2021-10-10|撰文者:新竹市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新竹光臨藝術節越來越精彩「10月周周有活動」,除月底啟動重頭戲「光雕展演」點亮市中心9座建築,唯一室內沉浸式作品「風起夢境」也將於明(6日)起在新竹公園風livehouse開展至10月16日。新竹市長林智堅今搶先開箱體驗三種夢境,除了可以跟大鯨魚、新竹市立動物園明星動物「同框」拍網美照,還有互動裝置可與虛擬蝴蝶、花瓣揮手,背景還會出現動物叫聲,相當生動,希望透過光影投射,與多點位11個聲道的音效,讓觀賞者沉浸於藝術家打造的夢境,邀請國人前來打卡拍美照,在展間坐下觀賞,好好的體驗一場美夢。
林智堅市長表示,新竹光臨藝術節從4月起至今年底陸續展出,第二彈「科技未來」在東大路橋、新竹公園、中央公園及三民公園展出多座藝術裝置,展期僅至10月16日,民眾千萬不要錯過,其中由奧圖碼科技,以聲、光、電等技術,為風livehouse量身打造的科技互動作品「風起夢境」,明起加入展出行列至16日,展演時間平日18至22時、假日17至22時,一場次30分鐘,除了線上報名,現場也開放每場次90人現場報名。
林智堅市長今搶先開箱「風起夢境」展區,公開絕美拍照點。首先走進漩渦狀展區,共有三層走道,透過紗狀環形布幕投影,隔層拍攝時,光影投射在臉上、身上將營造出夢幻穿透感。其中,第一種夢境「花蝶彩舞」象徵愛與美滿,其中互動裝置讓人伸手揮舞時,花瓣會轉換成蝴蝶,可體驗與其共舞的靜美氛圍。
第二種夢境「千川百魚」則象徵財富,讓人身處靛藍深海中,當大鯨魚緩緩游過,心也跟著沉靜下來。第三種夢境「冉冉升騰」象徵希望與自由,在浩瀚星空的背景裡,傳統燈籠與氣球緩緩上升,輕輕揮舞雙手,燈籠便會幻化成新竹市立動物園的明星動物,有河馬、老虎等,不時還有動物的叫聲,相當生動。
最後走進展區中心時,林智堅市長邀請大家可以坐下,在「聚思盆」旁抬頭或低頭,體驗不同視角,在音樂與光影下,真的做一場美夢、釋放壓力。文化局表示,「風起夢境」以五感體驗打造,其中音樂為夢境式療癒性音樂,讓民眾可以緩慢地放鬆步調,隨著風吹拂,與多點位11個聲道的音場效果,讓民眾感受如真實的風引領,好好讓身心沉澱。
觀展結束走出展館後,策展單位還安排了一個彩蛋,在出口處設置的投影設備,將播放其中一種夢境,搭配風起夢境主視覺,讓民眾可再度留下美照。
文化局長張馨之表示,「風起夢境」科技互動作品是原2021臺灣燈會在新竹的展區,在燈會轉型光臨藝術節後,市府極力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邀請奧圖碼科技於新竹公園內的「風livehouse」空間裡「量身打造」的作品,透過聲、光、電技術造風作夢,盼帶給民眾全然不同的五感體驗。
文化局指出,「風起夢境」展期10月6日至10月16日,展演時間平日18時至22時、假日17時至22時,每30分鐘一場次,9月29日(三)中午12:00起開放線上預約(https://dreamreserve.optoma.com/),以預約者優先入館,1人申請最多可報名4位同行(含本人),為確保參觀者權益,請提前5分鐘至現場,逾時10分鐘未報到視為過號,需重新排隊入場;此外,現場也開放民眾等候,依場內容留人數彈性入場,但為避免現場排隊久候,建議民眾可多利用線上預約報名系統。
為了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二級警戒規定,展場實施總量管制,進入場館前需量測體溫、實聯制登記並全程配戴口罩,若體溫不符合規定者(額溫 ≧37.5°C)謝絕入場。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