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桃源美展」獎項揭曉!攝影與錄像類躍升為年度亮點,引動創新實驗 塑造美展新生態
2021-11-06|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桃源美展自1982年起開辦,是為桃園歷史最悠久的視覺藝術競賽,透過每年公開徵件,鼓勵並發掘更多藝術新秀。自2020年由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後,改制為兩年一輪的方式辦理,每一年聚焦於十類中的各五至六類,探索類別內的創新與實驗性。
今年度「桃源美展」以「立體與影像多媒體類」為徵件主題,收件數量達402件,並從中遴選出56件優質藝術品,「桃美獎」由吳佳容(立體造形類)、黃翰柏(攝影與錄像類)、陳恩澤(科技新媒體類)脫穎而出;另外,今年選出不分類「年度特別獎」共2名,由李毓琪、吳芸頡獲頒獎項。所有得獎及入選作品即日起至11月21日(週日)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中壢藝術館、桃園區公民會館,共3個展場同步展出。本(110)年的頒獎典禮暨記者會於11月6日下午2時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1樓大廳舉行,現場頒發年度特別獎與前三名、佳作等獎項,另邀請評審團代表進行現場作品導覽,深入了解精彩作品。
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劉俊蘭與2021桃源美展五位首獎合影。左起吳佳容、黃翰柏、陳恩澤;右起李毓琪、吳芸頡。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1桃源美展」展覽現場(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桃源美展為增加展呈的多樣性,分別於桃園市文化局、中壢藝術館和公民會館三方地點展出。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得獎名單 :
【年度特別獎】李毓琪(攝影與錄像類)、吳芸頡(攝影與錄像類)
【桃美獎】吳佳容(立體造形類)、黃翰柏(攝影與錄像類)、陳恩澤(科技新媒體類)
【第二名】葉誌航(立體造形類)、張哲榕(攝影與錄像類)、吳柏瑤(科技新媒體類)
【第三名】謝明機(立體造形類)、吳芸頡(攝影與錄像類)、李佩芬(科技新媒體類)
【佳作】石孟鑫(立體造形類)、許容瑄(立體造形類)、鄭文豪(立體造形類)、梁廷毓(攝影與錄像類)、李毓琪(攝影與錄像類)、龍玉蘭(攝影與錄像類)、汪正翔(攝影與錄像類)、黃萱(攝影與錄像類)、蕭合萱(科技新媒體類)
新增錄像類與科技新媒體類 回應當代藝術發展
「桃源美展」自2020年起調整賽制。「2021桃源美展」以「立體與影像多媒體類」為徵件對象,甄選「立體造形」、「攝影與錄像」、「科技新媒體」三類作品。本屆特別新增錄像類與科技新媒體類,鼓勵更多元藝術表現的作品參賽,並依作品調性分項聚焦於三個場地展出,讓展覽兼具整體性與殊異向度,回應當代藝術的變動和發展。另外今年選出不分類「年度特別獎」共2名,頒予彰顯當代性或實驗性作品,提供參賽者更多自由揮灑創意的空間,豐富桃源美展的多元面貌。桃美館劉俊蘭館長表示,本次得獎之作品貼近臺灣當代藝術發展並回應時代趨勢、挖掘媒材創新實驗的可能,其中,跨類別的「年度特別獎」邀集專業學者嚴謹評選優秀作品,展現當代藝術中開放與多元的表現。
評審團針對本屆桃源美展的表現評論:「不少作品是直接搭架於物理空間中,呈現出形態美學探討的積極關係,開啟了當代藝術發展中之『物與場』存有的擴張提問。」攝影與錄像類是本次美展最多投件的單項類別,主題內容多元,可見入選創作者相異背景所形塑的多元的影像思維,而本次「年度特別獎」亦由攝影與錄像類作品獲獎,足見該類別逐漸於時下形成蓬勃的創作生態。評審團亦指出,從入選作品中,可見年輕創作者側重思考科技新媒體在「藝術」創作中的角色,從而建構屬於自己的創作形式與思維脈絡。
本次「攝影與錄像類」於桃園市文化局展出。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巨觀演算x浮世微觀
吳芸頡以社群媒體的社交櫥窗為題材,由數位河流中的數據「亂流」,嘗試隱喻社群網絡之於當今人類的的主客辯證;吳柏瑤藉由人工智慧生成立體街景模型,將台北的景觀以演算法進行再現、重塑,繼而構築無限街景的影像生成,匯流為一座虛擬場域;李佩芬以城市景觀計畫的觀看作為研究,於搜尋引擎利用攝影測量法製作24個台北101時間雕塑,並結合戲劇表演中反覆誦讀的技巧,重新帶領觀者凝視這座在地又國際的地標;蕭合萱取單擺公式的運算及其摩擦力的能量耗損,借喻人類生活的固有生存模式─起床、工作、睡覺,看似規律無機,卻能借由不同的動能重新啟動;謝明機以象徵氣球的玻璃纖維、攝影輸出限地裝置,打造以「浮沉」對比「人世」的百態觀照。王宗欣透過自行研發的「狹縫中的連續微觀」,以空拍縮時捕捉自然及城市景觀,並運用長鏡頭記錄及放大時間的流逝感,讓「瞬時」的景觀產生無縫的流動性。
年度特別獎,吳芸頡,〈Cyberiver〉。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媒材實驗x藝術本質論
媒材實驗的多元性,為本次參展作品值得關注之處。陳恩澤的聲音展演裝置,透過動態展示,將聲音的型態、痕跡即時呈現於實體上;張哲榕使用「螢幕」作發光載體,蒐集光的媒材──意即攝影,他將記憶片段與人物、場景拼接,塑造視覺和感知混種的時空錯位,探索攝影中的擬態現實。本次作品中,不乏以藝術本質論為創作觀照的藝術家,李毓琪透過攝影嘗試捕捉實像與虛像中「無可辨識」的原始性,探索主客之間的拉鋸;許容瑄將「書寫」的動態概念帶入立體裝置,以紅銅、黃銅、白陶、筆芯、塑膠線,嘗試以媒材軌跡進行轉譯,探索圖樣與文字之外的感性記敘形式。
汪正翔為探究數位時代的肖像權,結合AI判讀和解碼軟體,嘗試探索數位時代攝影之於「靈光」的處境;石孟鑫以「工具」本體為作品,推演在創作之前的功能性物件、現成物,翻轉藝術本質的既有認知。鄭文豪使用輔具作為身體延伸的暗示,並選取日常物件重新拼裝為「類家具」的抽象造型,進而探索身體與雕塑、空間的量體關係;黃萱以「chair」以英譯的「椅子」和法譯的雙關「肉身」,作品將雕塑與肉軀的關係調度,藉由「椅子」作為中介的反轉概念實踐
陳恩澤,科技新媒體類桃美獎,〈多股合奏系列:行光〉。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集體記憶x景觀社會
吳佳容以毛線編織「山、鳥、人」的形態打造限地裝置,作品構築自身經驗的再生與挪移,並藉童年於家庭代工的集體記憶,重新拆解自身文化和家族情感的傳承。龍玉蘭以消費社會景觀為命題,將資本主以下的食衣住行育樂場景以個人視角的「快門」捕捉時代光景。
立體造形類桃美獎-吳佳容,〈我本是仰臥的青山一列〉。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地緣觀照x社會反思
黃翰柏從地理學誌出發,將「埤塘」的地形連結早期生活與當代型態的象徵縮影,探討水文及人文環境變遷、水利治理至社會經濟的阡陌連結。葉誌航以時下交友世界的觀察,藉由植物的演化優勢為象徵符碼,展呈四組似達爾文進化論的「性徵」,以揶揄、玩味的趣味性針砭社會異色。梁廷毓以桃園大溪地區為探勘地誌,藉由地形色譜的佈置,結合耆老的口述歷史,在記憶、地理與死亡事件間編織幽微歷史。
黃翰柏,攝影與錄像類桃美獎,〈碎裂的藍圖〉。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主題觸角多元 「桃源美展」全新觀展體驗
參賽者來自不同世代與多元的背景,各以其身處當今之景觀社會、集體記憶、地緣觀照和社會反思的經驗作為創作養分,並以獨特視角或微觀、或宏觀地創作出精彩的作品。展覽中不乏見到多位創作者對於媒材形式探索,超越以往對單一媒材的延異、表現手法和哲思辯證,更屢見重新關注藝術本質論的作品,探討特定媒材在現下時代的處境;參賽者亦因應時代脈動,觸角更及於巨觀演算之命題,包含人工智慧、數位匯流等觀照。本次展覽以題材豐富性、靈活的媒材表現,打開桃源美展的嶄新觀展體驗。本次3位第一名(「桃美獎」)得主,分別為立體造形類-吳佳容〈我本是仰臥的青山一列〉、攝影與錄像類-黃翰柏〈碎裂的藍圖〉、科技新媒體類-陳恩澤〈多股合奏系列:行光〉。「年度特別獎」的殊榮由李毓琪的〈幼小者〉和吳芸頡的〈Cyberiver〉獲得。
年度特別獎,李毓琪,〈幼小者〉。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年度特別獎,李毓琪,〈幼小者〉。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年度特別獎,李毓琪,〈幼小者〉。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三個展場同步展出 延伸藝術新據點
所有入選作品即日起至11月21日(週日)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展出攝影與錄像類、中壢藝術館展出立體造形類、桃園區公民會館展出科技新媒體類,3個展場同步展出,此外,配合「2021桃源美展」延伸藝術新據點,110年10月26日至11月21日期間,在桃園區公民會館同時推出「桃園市立美術館快閃店」,集結桃美館文創品及出版品首次公開展售,誠摯歡迎各方藝文愛好者親臨現場!
本屆評審團名單:(評審團依姓氏筆劃順序)
【立體造形類】召集人:
劉柏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
【立體造形類】評審團:
張乃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廖秀玲/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副教授、
陳明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蔡懷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攝影與錄像類】召集人:
侯淑姿/國立高雄大學的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
【攝影與錄像類】評審團:
王鼎曄/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邱國峻/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崔廣宇/藝術家、
陳建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科技新媒體類】召集人:
曾鈺涓/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教授
【科技新媒體類】評審團:
林珮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
陶亞倫/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曹筱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教授、
陳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年度特別獎】召集人:
蘇瑤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年度特別獎】評審團:
李明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郭慧禪/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講師、
劉俊蘭/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
簡子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桃源美展】展覽介紹:https://tmofa.tycg.gov.tw/ch/exhibitions/upcoming-exhibitions/50
【延伸閱讀 : 「國門之都與館群結構」-桃園市立美術館的國際交流策略與當代性實踐】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4桃源美展獎項揭曉!高安柏、張天健獲年度特別獎
2024-10-22|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32
2024桃源美展「繪畫與書寫類」徵件開始,自6月3日起至6月28日止開放線上報名!
2024-05-29|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092
流‧形‧書:桃源美展書篆選粹 見證臺灣三十年來書法流風
2024-02-05|撰文者:橫山書法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046
突破、實驗與挑戰,2020桃源美展今年8月3日開放線上徵件
2020-06-11|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070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38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