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形狀到形象:彼得·奧普海姆的繪畫,與探險者的族裔
2022-03-17|撰文者:陳晞
並不「可愛」的探險者們
彼得‧奧普海姆(Peter Opheim,b.1961)的作品並不「可愛」──至少,不是動漫或都市藝術(Urban art)那種意義上的可愛。
「彼得.奧普海姆:探險家與他的同伴」個展展場。圖/紅野畫廊提供
它們是某種生物或生命能量藉由不同形狀所堆砌起來的肖像。紅野畫廊的負責人李博文坦言,在2018年開始與奧普海姆合作,並邀請他來台舉辦個展至今,有許多家庭會帶著孩子來看奧普海姆的作品。然而,這些小精怪蘊藏的童趣,兒童相見不相識。
「當小孩子看到奧普海姆的畫時,他並不會像是看到卡漫那樣興奮,而是有點疑惑的看著那些形象。」李博文說,「他們在思考。因為奧普海姆畫中的形象與內藏的感性,並不是他們平常會接收到的情緒。」 那屬於長大後回望才更顯滋味的童趣,成年人遺忘許久的東西。
從2011年以來,彼得.奧普海姆便持續以多彩的軟陶土捏塑不同形象的偶,作為完成油畫之前的素描物。藝術家以相同材料造出土偶,若只看單件作品造形中的拙樸,我們也許會聯想到維倫多夫的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又或者是日本繩文時代的土偶等舊石器時代藝術中的形象。
然而,藝術家並不只是為了要親近那種原始與素樸的天真美感。團塊與團塊之間的接縫處接連幾何線條的視覺向量,豐富這些對象物的造形特質。這些由不同形狀的軟陶堆疊的形象,11年來已經逐漸發展成一整個鄉村大家族。
彼得‧奧普海姆 Peter Opheim,〈Explorers with Friends - Chains〉,油彩、畫布,107 x 102 cm (42 x 40 in),2022。圖/紅野畫廊提供
在此次「彼得.奧普海姆:探險家與他的同伴」個展新作中,藝術家在畫面留下一些使形象鬆動的筆觸痕跡,並且在表面詮釋光影。在這些繪畫中的形式語言,透露了藝術家不甘於讓他的繪畫成為對形象的忠實再現。一如他的形象都是以軟陶堆疊,而不是捏塑一整塊軟陶─在繪畫的世界裡,它們有屬於自己的另外冒險。
奧普海姆會為每一件作品中的形象,賦予不同的名字。
這位內心保有純真、但不天真的藝術家,會依照形象與想像,賦予這些精怪們添加不同的稱呼。例如身前漂浮著許多菱形寶石的〈Croix Gem Miner〉(2021)、或是看起來體格強壯、總是氣噗噗的〈Brother Jon〉(2022)...等。在這次個展中,藝術家大多帶來暖色調、低彩度的繪畫作品,〈Skog - Traveling Alone〉是他較少在台灣展出過的暗色調作品。這個醜怪又可愛的形象,帶著狗獨自旅行,背景的陰翳與整體的土綠色氛圍,像是置身在冷冽黑森林中的山怪。
彼得‧奧普海姆 Peter Opheim,〈Skog - Traveling Alone〉,2021,油彩、畫布,91.4 x 91.4 cm (36 x 36 in)。圖/紅野畫廊提供
畫廊團隊分享了奧普海姆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奧普海姆的亞洲藏家多喜歡比較明亮、暖色的作品,他在歐洲的藏家則偏好暗色調。然而,不管是甚麼色調,奧普海姆總是以色彩與有機與幾何塊體構成的形象,在繪畫中創造一個屬於他們的世界。
我們可以進一步從他的創作方法,來理解他藉由這樣的創作如何思考繪畫中的形象與意象:
我會考慮這個生物的大小,它呈現在畫布上的尺寸,是他若真實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大小。假如畫中的生物是1公尺高,那麼它在現實生活中就是1公尺高。從這個意義上說,繪畫的功能更像是雕塑,而不是繪畫。
當我在畫這幅畫時,我會直視自己創作的軟陶雕塑。我從不先拍下照片再根據照片臨摹。我相信眼睛看物體的方式與相機不同。這個生物應該有個性,我希望這個生物在腦海中是真實、有存在感和具有靈魂的。當我從雕塑延伸成繪畫時,我並不是拿一個很小的物體把他放大,因為我只是把他畫成他的實際大小。
彼得‧奧普海姆 Peter Opheim,〈Farmer〉,2021,油彩、畫布,91.4 x 55.8 cm (36 x 22 in)。圖/紅野畫廊提供
在這樣的創作方法中,形象先是以唯心論出發,軟陶雕塑反而是素描草稿,畫布則是創作誕生之後的世界終點。奧普海姆之所以將這些對象物視為大家族,或許是因為它們在因每次個展而被創造出來的時候,都在彼此身上有著似曾相識的身體部位。造型參雜幾何與有機,使我不禁開始從中猜測藝術家對形象組構的想法,似乎是在無止盡的、不重複的形象創造當中,推衍出一種超越抽象的意象。
這種對於意象的追求,在當前不少藝術家的繪畫作品中,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方法與路線。既不想讓繪畫服膺於寫實圖像,而抽象若缺乏對象,最後往往會指向一種概念化、摘要化後的虛無。追求意象,並不代表畫家們一定要以印象派作為探索繪畫真實的依歸,更不是要回歸到一種傳統中國畫中的文人式美學與心性。奧普海姆的繪畫觀裡面強調的是,意象的追求如何作為個人經驗在繪畫表現中更具主動性的反芻,在自我風格化的過程中,拒絕流派化的態度:
在創作生涯的早期,我曾創作過一些抽象畫。它們很迷人,對我來說以此進行創作也很重要。但是在完成某幅畫時,我到了臨界點,我對自己說:好吧,我受夠了,不要再畫更多的抽象畫了。但我不知道要畫什麼取而代之。
我知道我想創作更具體、更個人化的作品,我想更直接地表達作為人類的普世意義。對於這將是什麼,我有幾個想法。舉例來說,就像一幅抽象畫,我想創造所有我自己的意象,還想要那種觀看的特殊性,且要有一個現實世界做為參照。
最終,經過幾年的過程,我得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畫作。某種意義上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想像的世界,而我必須尊重這些想像的形象。我知道我在這之中有一個角色,但實際上是什麼角色,是未定義的。
奧普海姆提出了一種繪畫個人主義的態度,這是繪畫身處在全球化世界時的一種姿態。在以往,創作者可能因風格與手法類似而成為一種群集,但在高度市場化與全球化的藝術世界中,個人原創是被市場價值肯定的,抄襲與模仿成為了違背市場倫理與智慧財產權的罪。繪畫個人主義成為了反對創作者群體流派化的積極力量。
儘管藝術創作的時代性是一群人的探險,但藝術實踐是每個藝術家各自的旅程。當奧普海姆聲稱畫中的小精怪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時候,並不是說這些形象是刻意與它者斷絕關係的「原創」,相反的,他們是家族、血親,繼承著相同但排列方式各異的基因,有著相似但不完全一樣的五官、四肢,以及身型,而這一切都表現在奧普海姆將形狀排列轉化成形象的構成方法。
在同樣的基因庫中進行永不重複的創作,一如所有生物在彼此之間的相同與相異。奧普海姆是這個族裔的創造者,畫布是它們的伊甸園。
「彼得.奧普海姆:探險家與他的同伴」個展展場。圖/紅野畫廊提供
「彼得.奧普海姆:探險家與他的同伴」展覽資訊
展覽地點│紅野畫廊
展覽地址│10491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64巷11號
展覽日期│2022/3/5-4/3
更多資訊詳見紅野畫廊官方網站│Instagram│Facebook
藝術家簡介│彼得‧奧普海姆 Peter Opheim
彼得·奧普海姆(Peter Opheim,b.1961)生於美國,自聖尤拉夫學院畢業後便朝專職藝術家發展,1995年曾獲得美國帕洛克基金會(The Pollock-Krasner Grant)的研究獎助。早期的創作以優美、繽紛而不紊亂的抽象繪畫為主,2011年起從抽象轉往探索具象的繪畫語言,至今已在許多知名當代畫廊和國際藝術展中曝光,包括洛杉磯的Zevitas Marcus Gallery,首爾的Columns Gallery以及東京的hpgrp GALLERY。
「彼得.奧普海姆:探險家與他的同伴」個展主視覺。圖/紅野畫廊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存在於真實之外:彼得·奧普海姆的繪畫,與繁花中嶄露的氣氳
2023-08-15|撰文者:王襦萱3809
意識星雲與內觀宇宙 — 鄭瓊娟繪畫裡的抽象性與生命狀態
2023-02-03|撰文者:胡鐘尹 HU Jungyi7763
人與動物的對照記 :黃柏仁雕塑中對人性的探詢
2023-01-06|撰文者:張家馨6477
嘉美館推出《起始的地方─謝牧岐個展》,對話藝術史的創作與延續
2024-11-13|撰文者:嘉義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21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86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