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礦工畫家:睽違35年,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開幕 策展呈現洪氏藝術實踐的多面性
2022-03-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陳晞整理
睽違35年,北美館再度舉辦臺灣前輩畫家洪瑞麟個展「掘光而行:洪瑞麟」。今年適逢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前輩藝術家——洪瑞麟(1912-1996)110歲冥辰,他的作品一直是臺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在他逝世後,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將當年移民美國時,由父親親自挑選的精彩家藏作品為捐贈基礎,另加上各系列代表作,於2020年捐贈北美館。
「掘光而行:洪瑞麟」導覽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洪瑞麟,《礦工頌(坑內坑外)》,1965,油彩、畫布, 63×86 公分,私人收藏。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這些鮮少曝光之作、罕見的留日素描,與重要的家人肖像等洪瑞麟一生的創作精華,回到藝術家思念的故鄉,由臺灣社會共享這份藝術遺產。」
——北美館王俊傑館長
不只是礦工畫家:掘光而行的洪瑞麟
「掘光而行:洪瑞麟」試圖從藝術史對洪瑞麟既有的評價基礎上,進一步以網絡化的展呈,開闊藝術家本身的多面性。該展由藝術史學者暨客座策展人白雪蘭,及館內策展人方美晶、高子衿共同策劃,除以洪氏家屬捐贈作品為核心之外,更結合館外佳作,展出350餘件精彩原作及文。包括展露其早慧才華的大稻埕時期作品、留日受到普羅藝術影響之作品,以及創作中少見之完整描繪礦場情景的大型油畫與礦工日記速寫等,皆將於此次展覽展出,當中多數作品已逾35年未出現於臺灣觀眾面前。
在今日的記者會上,北美館邀請遠在美國的洪鈞雄線上致意,他說:「我父親一輩子所畫之作,非常平凡、簡單、有創意,同時有著非常浪漫的情懷。本展『掘光而行』的命題,從地底的光,一直到人生的光,最後晚年追尋燦爛晚霞餘光,也真正地代表我父親一生追光的精神。」
【延伸閱讀│大稻埕啟蒙初心,追憶洪瑞麟成長之旅】
洪瑞麟長子洪鈞雄於線上致詞。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洪瑞麟作品〈星月〉,畫作呈現藝術家晚年的赴美生涯,使用了少見的用色來表現向晚的海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為了讓大家透過此次的「掘光而行」,認識到洪瑞麟不只是「礦工畫家」的一面,在展出的文史檔案與作品的選擇上,不只有洪瑞麟自己的作品展出在其中,更有許多他身邊重要的藝術家友人的作品。例如衫本幸太郎所做的〈洪瑞麟肖像〉(1943),又或者是他為倪蔣懷、陳植棋所繪的肖像。「讓大家用更立體的觀點認識洪瑞麟的藝術生涯。」除此之外,「掘光而行」邀請了台灣當代藝術家羅智信設計展場,他去年的個展以強烈、鮮明的空間氛圍構築展場,展覽期間獲得大眾與藝術界人士的好評。「不但讓老一輩的觀眾可以重溫作品 ,也讓年輕藝術愛好者透過不同的方式,認識洪瑞麟的藝術,以及他心中的美學真諦。」
除了回顧美術館策劃、研究洪瑞麟個展與作品的歷程之外,王俊傑也透露自己與洪瑞麟的一段緣份:「在35年前,白雪蘭女士時任北美館館員,當時的個展「洪瑞麟的藝術世界-礦工與裸女」便是由她來承辦。今日再度邀請她擔任客座策展,意義非凡。」王俊傑說,自己因為家人與洪瑞麟家人是同鄉,小時候也曾將自己的畫作拿去給洪瑞麟老師討教學習。「今天北美館能舉辦洪瑞麟的展覽,那份感動是無比特殊的。」
【延伸閱讀│洪瑞麟150件精選作品捐贈北美館】
洪瑞麟為陳植棋繪製的肖像畫,紅色背景呼應陳植棋繪畫中常用的朱紅色。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掘光而行:洪瑞麟」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洪瑞麟1912年出生於臺北大稻埕,從小藝術啟蒙來自擅於畫梅的父親洪祥海(字鶴汀),亦曾入日人稻垣藤兵衛創立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甚早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開啟對關懷農民、貧苦大眾的西洋畫家米勒、梵谷之關注,透過年僅12歲的臨摹之作〈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顯現其早慧的繪畫天賦。倪蔣懷於1929年出資設立洋畫自由研究所(1930年改名為臺灣繪畫研究所),並獲石川欽一郎贈送寓臺期間的風景寫生畫冊〈山紫水明帖〉予以鼓勵,洪瑞麟師承石川欽一郎,結識倪蔣懷、陳植棋等前輩。本展以〈自畫像〉、〈父親像〉為展覽開端,藉由多件水彩寫生作品,回望早期臺灣風土,18歲的洪瑞麟立志成為藝術家,一生堅持初心,追求藝術不懈。
洪瑞麟1932年入學帝國美術學校(現武藏野美術大學)西洋畫科,接受不同藝術思潮的洗禮,並受官展體系之外的新興美術運動,與獨立美術團體如春陽會的在野精神影響,札根風土民情、勞動階級的謳歌,從作品〈日本貧民窟〉表現東京社會底層的生活樣貌,佐證他對普羅美術思潮的相映。著名的巨幅畫作〈山形市集〉呈現出洪瑞麟對於「天寒下蕭瑟的勞動者」感動之情懷,描繪在冰天雪地中,山形當地農民艱辛維生的情景。留日期間每年往返臺、日之間,多次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與臺灣總督府美術展,傳達出他對臺灣土地的濃郁情感。
【延伸閱讀│如光隨行 洪瑞麟畢生作品捐贈文化部】
「掘光而行:洪瑞麟」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洪瑞麟,《山形市集》,1937,油彩、畫布, 120×162 公分,私人收藏。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人性之光:礦工、部落、畫室
1938年回到臺灣後,為了擔負家計,也感謝倪蔣懷資助後期留日學費,受邀至其經營的瑞芳二坑(後稱懷山煤礦),30餘年的工作生涯中,記錄礦工的生活點滴成為礦工日記,洪瑞麟以一副筆墨勾勒礦坑中最真實的人性光輝,透過〈坑內工作〉、送給前總統蔣經國的〈敬業勤勞的阿坤伯〉,或經典的〈礦工頌〉等畫作,遒勁的筆觸速寫他的夥伴肢體勞動的美感,呈現「陽光照射不到」的生命尊嚴,顯露出勞動者樸實率真的精神。洪瑞麟深刻體驗採礦工作的危險辛勞,為臺灣1940年至1970年代的礦業黃金歲月,留下珍貴的紀錄篇章,因此他曾提到:「這一切都強迫我必須用最簡潔的筆觸,將他們駝了的背、長久勞動而畸形的關節,整個身體因用勁而誇張的線條,真實的速寫下來。」
除了礦工之外,原住民也是洪瑞麟創作中獨特的人物題材。早在1930至1970年他便曾至屏東探訪排灣族人、造訪蘭嶼雅美族(達悟族)藝術,並在東海岸原住民部落旅遊寫生,如〈蘭嶼原住民〉、〈原住民婦女〉。同時,洪瑞麟1964年受邀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素描、水彩、油畫,藉由東方水墨與毛筆,加上西方的粉彩,運用中西合璧的媒材描畫裸女,他曾說:「畫裸女的心情跟畫礦工不一樣,一邊是很激烈的,裸女則是比較寧靜、安靜的實體,是很大的對照。」
「掘光而行:洪瑞麟」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洪瑞麟,《原住民婦女》,1972,水彩、紙,32 ×25公分。白省三收藏。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長年處在不見天日的地底,使洪瑞麟特別嚮往陽光,晚年他定居美國加州海邊小鎮,如願與終年明媚的陽光為伍,從作品〈彩霞滿天〉或數張親手繪製賀年卡可見他離開黝暗地底後的天光雲影,成為藝術家人生最後階段的創作主題。本展透過洪瑞麟的眼與筆,結合文獻、照片、影音紀錄及首次播出的自述影片(1990年代錄製),延續洪瑞麟對土地的情感,以及礦業歷史等大時代脈絡,進而交織出臺灣現代化進程的時代縮影。
「掘光而行:洪瑞麟」將於3月19日開展當日舉行「不是你想的那種老派歌謠」開幕限定演出,邀請到金曲製作人柯智豪、民謠創作歌手張雅淳與同根生樂團,以洪瑞麟畫作描繪的景象作為靈感,重新演繹臺灣歌謠,展期間亦將於3月25日至3月26日美術節與4月2日兒童節於北美館大廳舉辦「速寫人生」春天藝術節活動,以及舉辦各2場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專家導賞活動,同時推出衍生商品「精選明信片」,邀請大家一同探究洪瑞麟筆下追求的「真」、「善」、「美」,透過立體化的展出與活動重新認識洪瑞麟。「掘光而行:洪瑞麟」自3月19日至7月31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洪瑞麟晚年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洪瑞麟,《坑內工作》,1954,水彩、紙, 27.4×39.2 公分,私人收藏。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坑外群像》,1959,油彩、畫布,63.5x77.6x5 公分,私人收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掘光而行:洪瑞麟」周邊活動
一、不是你想的那種老派歌謠!|「掘光而行:洪瑞麟」開幕限定演出
時間:3月19日(六)17:30-18:00
地點:2樓展覽室206
活動免報名,17:00過後免費入館參觀
活動介紹:
本場開幕限定演出活動特別邀請金曲製作人柯智豪操刀,再現臺灣民謠〈桃花過渡〉、〈勸世歌〉,並由以臺灣歌謠為創作養分的同根生樂團、音樂人張雅淳重新演繹。在洪瑞麟長子洪鈞雄的印象中,在大稻埕江山樓附近長大的父親,聽到傳唱的〈勸世歌〉等臺灣民謠覺得感觸良深,歌詞旋律加上傳唱者的生活艱辛,讓年少的洪瑞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演出由新世代音樂人以藝術家洪瑞麟的繪畫為靈感,創作首次亮相的作品〈勞工〉以及同根生樂團精選作品〈雪山隧道-致2001.05.11〉和對臺灣民謠〈勸世歌〉、〈桃花過渡〉的重新詮釋。提到「說唱音樂」一般可能首先聯想到饒舌音樂,而〈勸世歌〉可說是臺灣民間早期的說唱音樂,歌詞以勸人向善為主,當年的賣唱藝人會自彈自唱即興編的詞;也因為即興演繹的特色,坊間流傳許多不同版本的〈勸世歌〉。本次全新演出的版本是由張雅淳親自填詞。
二、「掘光而行:洪瑞麟」教育活動
3月|策展人來了! 掘光而行導賞
3月26日將邀請客座策展人白雪蘭導賞,帶領觀眾來趟洪瑞麟的藝術之旅。
3月至4月|「速寫人生」
藝術家洪瑞麟常為他所熟識的礦工進行速寫,也時常與畫友學生到臺灣旅遊寫生。本館將於春天藝術節期間(美術節公眾場及兒童節親子場)於一樓活動大廳舉辦百工速寫活動,邀請不同職業類別模特兒來館,邀請觀眾一同體驗動態速寫活動。
4月至5月|啟蒙初心˙追憶洪瑞麟成長之旅
洪瑞麟出生於百年前繁華的大稻埕,這裡更是其藝術啟蒙的成長之地! 邀請觀眾以走讀的方式,重探洪瑞麟求學、成長環境,重新認識洪瑞麟。
5月至6月|跟著洪瑞麟入礦坑—走讀礦區
從日本留學歸國後的洪瑞麟,便在倪蔣懷承包的瑞芳二坑(後稱懷山煤礦)工作,因為工作的緣故,讓他有機會就近觀察到礦工們的生活,開啟他35年來以礦工為主題的勞動者繪畫之路,日後更獲得「礦工畫家」美譽。
5月至7月|專家導賞
將提供您用另一個角度、另一個觀點,用不同的視角/主題的方式觀看展覽,邀請您來一趟藝術之旅,翻轉您既有想像,通向未知的美麗邂逅。
「掘光而行:洪瑞麟」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以人本思考定義劇場的未來一步: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雲門基金會專訪
藝時代畫廊以《維度侵越—文化表象的當代譜寫》為題,ART TAIPEI 2024隆重呈現洪易、陳建發、葉哲瑀之作品
區塊鏈為引,在Web 3留下觀展足跡!藝術展演的「在場證明」背後還有哪些影響力?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Volume DAO專訪
高美館30週年,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推出《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典藏展
「奇異點」來臨!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四章節探究AI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
在塗鴉的世界中構築自由恣意的遊戲人生:塗鴉藝術家夢裡那兔(MAR2INA)專訪
拾幻輿圖—張媛媛繪畫中的霽光浮生
她的藝想世界:新媒體創作中的女性意識與藝術革新
大英博物館彙集有史以來最完整的畢卡索版畫作品,揭示藝術家鮮為人知的創作面向
第二屆「伊斯蘭藝術雙年展」主題節自《古蘭經》,展示超過500件歷史文物與當代藝術作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洪瑞麟: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國美館「做工的人:洪瑞麟作品與礦工身影」於文化部藝廊展出
2022-09-28|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39
鏟出生命莊嚴的躍動 國美館推出「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2022-05-12|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14
臺北市立美術館:大稻埕啟蒙初心,追憶洪瑞麟成長之旅
2022-02-22|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515
北美館「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從典藏作品出發,探索跨世代女性藝術內在情狀與生命故事
2024-10-0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35
北美館2024TFAM年度個展:倪祥、陳以書、徐瑞憲、蔡咅璟揭示社會與歷史的多重面貌
2024-07-26|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07
楊三郎首次日本回顧展「臺灣的至寶 楊三郎展」於東京銀座泰明畫廊開幕
2021-07-0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