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文跨界現代藝術策展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嘉義市立美術館人.間陳澄波畫都藝文跨界

2022-05-12|撰文者:王玉善

畫伯與地理老師

正當地理老師想著這些零零碎碎的念頭,畫伯早下樓去了,他跟著皮鞋橐橐聲,追到二樓展間,望見畫伯面對著那幅〈展望諸羅城〉。畫伯與畫靠得愈來愈近,像要檢查樹叢油彩塗抹的筆法和走向,或是要追看煙囱飄出的煙霧那般,查看畫面的四周。
畫伯回頭對著地理老師露出笑容,輕聲說了さようなら(再見)。隨即走進自己的畫裡。-擷取自黃崇凱《畫伯大夢》

文學家黃崇凱為《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創作了一本小說,名為《畫伯大夢》;最初的念想起自於「希望陳澄波父子能一起到家鄉的美術館,逛逛自己的作品展」,而其中小說內的角色「畫伯」便是陳澄波,「地理老師」為陳澄波長子陳重光。故事的進行搭配著實際展出的空間結構與作品內容,帶領著觀者隨著父子倆一起回憶當年的人事與風土空間,並從歷史文獻、作品線條的運用,逐一揭開陳澄波與當時期的藝術觀點呈現。
展覽情境照。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展望諸羅城,畫布油彩,91x72.8cm,1934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文學家黃崇凱為展覽創作的小說作品《畫伯大夢》。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區二樓《畫伯大夢》之閱讀空間。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有趣的是,這本小說裡面有很多關於記憶與情感的召喚,可以幫助觀者從更多面向理解本次展覽的感性經驗,甚至民眾的集體共鳴。也因此,當我們逛展覽的時候,從一樓的「以文會友」到二樓的「現代生活的觀察」,再到三樓的「筆畫與形體」之後,大致上可以由「理性研究」的層次中,認識當時候陳澄波和他周圍的人事及時空背景網絡。但透過小說的縫合後,卻又幫助觀者以穿梭於古今的方式,搭配當代詮釋後的視角,提出了更多展覽內容細節上的可看性。
一樓展場「以文會友」。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二樓展場「現代生活的觀察」。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三樓展場「筆畫與形體」。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關於「畫都」的重新理解

「這次陳澄波的展覽很不一樣……。」這樣的感受大概會是觀者們在觀看此展的心聲之一。在過去我們見到有關前輩型藝術家的展陳方式,較多的方法為搭配文獻與時間軸線,來進行單向的敘事,藉此闡述藝術家的生平發展,從中觀察作品風格的演變,然而卻較少以較完整的方式,詮釋藝術家和其周遭各種不同層次的網絡關係,如都市的現代化發展、藝術贊助者、友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等。而針對展覽從研究內容到策展方式的呈現,嘉美館館長賴依欣指出:「過去『畫都』比較像是一個口號,我們要如何從這些作品當中的線索,讓『畫都』這個概念更為立體?而且可以『重新』去了解當時後的網絡關係。」(註一)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也因此展覽的學術研究與台灣美術史學者蔣伯欣合作,以「人.間」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拜訪與藝術交流,重新勾勒畫都的輪廓;並聚焦討論陳澄波歷經東京留學,上海執教,返回嘉義後的創作狀態與人際網絡。再者,此一詞彙延伸自台灣哲學家洪耀勳(1903-1986)的「風土文化觀」,該概念受到京都學派哲學家和辻哲郎(1889-1960)著作《風土:人間學的考察》(1935)的影響(註二)。 蔣伯欣的研究以近似風土人類學的方式,梳理歷史性與藝術生產的環境關係,並為展場主軸擬定,將其區分為三大區塊,分別為「以文會友」、「現代生活的觀察」與「筆畫與形體」。
台灣美術史學者蔣伯欣。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賴依欣館長進一步補充說明,這個展覽的重要性,不僅僅只在於陳澄波本身,更是可以藉由陳澄波的作品和這批捐贈的作品,來去重新理解「畫都」。同時當我們觀看這啟動展覽關鍵的五十九件作品中(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捐贈嘉義市立美術館),會發現其中有十幾件並非陳澄波的作品,也讓團隊在研究的過程裏,梳理出了三大有趣的脈絡。(一)畫都的形塑;(二)陳澄波在嘉義時期的油畫創作,特別是部分和地景及民俗有關者;(三)裸女圖及人物素描、淡彩。

前輩型藝術展的當代轉向

那麼在根基於展覽研究內容多元性的情況之下,要如何在策展上有效的形塑「畫都」各種可被探討的空間層次,並可以讓觀者在理性知識與感性經驗中了解展覽,便是很重要的呈現環節。換而言之,單純美術史的展覽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也需要考量創造出更多層次的「對話性」,提供不同的思考模式。
賴依欣館長指出,其實最初這三個主題是沒有順序性的,團隊花了許多時間在討論「以文會友」、「現代生活的觀察」、「筆畫與形體」彼此之間於展場空間中的狀態,以及觀看順序,還有擺放位置。以一般常見的策展方法來說,通常會先將陳澄波的作品放在前端,之後再來回顧其網絡關係。但回歸到嘉義市立美術館目前扮演著醞釀「畫都」立體性層次詮釋的角色,選擇一開始即可以讓觀者理解廣義「畫都」的整體狀態可能為最佳的選擇,便安排「以文會友」為第一展區,同時該展區也呈現較多書法、書畫類的作品,讓我們可以先理解大環境的網絡狀態。
一樓展場「以文會友」。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李德和致陳澄波之名信片,1934年,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嘉義書畫同仁合作畫《送別圖》,水墨設色,1949年,林玉山家屬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一樓展場「以文會友」。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張李德和,壽山福海,水墨、紙本,150.9x40.2cm,1943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玉書的《畫中八仙歌》指出陳澄波繪畫技巧高超,多次入選帝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這個網絡裡面,呈現了當時候嘉義仕紳、文人贈送給予陳澄波的作品及文獻,以及部分具有描述陳澄波的書法紀錄,比較重要的人物如張李德和、林玉山、莊伯容、蘇友讓、蘇孝德等。其中張李德和的作品比較少見,在過去其主要扮演著重要的藝術贊助角色,從資金、城市空間、創作空間等不同的層次面向來探討當時候的社交狀態,倘若沒有張李德和,一切將較難以被突顯。同時展場也展出了和張李德互動下之藝術家創作與社交網絡狀態,如當時訪問嘉義的中國書畫家王逸雲(1948年曾加入青雲美術會)、王亞南(1928紀念訪台的鴉社書畫會)等人發展的藝術社群。
王逸雲,牡丹,彩墨、紙,134.5x35cm,年代不詳,私人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亞南,牡丹,彩墨、紙,134.5x32cm,1928年,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一樓展場「以文會友」。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友讓,帝國艦隊臨高雄有感,紙本書法,137x33.9cm,年代不詳,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蒲添生創作之蘇友讓先生雕塑,50x30x20cm,1939年,蒲添生雕塑紀念館典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第二展區「現代生活的觀察」,呈現了陳澄波從早期到創作質量巔峰時期的作品內容,不過館方選件的標準並不全然聚焦於視覺上的考量,更多的層面是在反映了陳澄波獨特的觀物美學與面對環境變遷的自身處境詮釋。如展區可見陳澄波早期對於風土景緻的描繪,像是第一件水彩《測候所》(1914)與《北回歸線立標》(1924),從中可以隱約觀察到其早期對於選擇畫面視角上的特殊性及物觀。而在歷經日本求學的訓練之後(1924年3月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對於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的觀察,也就更明顯的在入選帝展的《嘉義街外》系列作品表現出來,當時嘉義正面臨街改正與城鎮化過程(入選帝展的為嘉義街外(一),於陳澄波罹難後佚失);而其它面對現代化過程的諸如《嘉義街景》、《嘉義遊園地》(可和方慶綿特定街景攝影參照)。
二樓展場「現代生活的觀察」。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日治時期嘉義文人士紳活動空間位置示意圖。相較於其他城市來說,嘉義市的藝文活動空間較為緊密,也奠定了地方美術史發展的基礎,如陳澄波故居到琳瑯山閣舊址的距離僅300公尺,離嘉義美街步行約20分鐘。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澄波,測候所,紙本水彩,31.2×23.8cm,1914年,私人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北回歸線立標,紙本水彩,24×28.5cm,1921-1923年,私人典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澄波,嘉義街外(二),畫布油彩,65x53.4cm,1927年,私人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嘉義街景,畫布油彩,91x116.5cm,1934年,私人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綠蔭,畫布油彩,80x100cm,1934年,私人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方慶綿,廟會遊行經過新高寫真館,銀鹽相紙、複製,37.2x27.3cm,1929年,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典藏(方重雄、方智諒、方智弘先生捐贈)。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特別喜歡倪雲林與八大山人兩位的作品,倪雲林運用線描使整個畫面生動,八大山人則不用線描,而是表現偉大的擦筆技巧。我近年的作品便受這兩人影響而發生大變化。-擷取自陳澄波1934年受《臺灣新民報》訪問之內容

有趣的是,在作品《八月城隍祭典》(1932)及《展望諸羅城》(1934,該件作品畫題定為「展望」未來,看的卻是嘉義古稱的「諸羅」),逐漸可以看到陳澄波試圖融合以線性為主的東方筆法和西方的油彩筆觸,試圖詮釋自我藝術觀點的呈現,同時也與自我長期處於傳統與現代化的心境相呼應。策展團隊安排這樣的展陳也為三樓的展區「筆畫與形體」,揭開了篇章。
陳澄波,八月城隍祭典,畫布油彩,37.5x44.5cm,1932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展望諸羅城,畫布油彩,91x72.8cm,1934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三展區「筆畫與形體」,看起來貌似另一個子題,實際上它在整個展示結構當中,體現了陳澄波更為個性化的一面。尤其當我們觀看完一、二樓的作品之後,在三樓的展示內容裏面,會很明確的可以藉由陳澄波裸女畫的線條運用與形體的形塑,進而去理解他如何將這些元素帶到他的油畫創作。特別是在作品之間,部分以斜向筆觸,消失的形體,與色彩明暗的方式,來形塑整體畫面的動態構成的方式。
三樓展場「筆畫與形體」。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三樓展場「筆畫與形體」。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三樓展場「筆畫與形體」展出陳澄波素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澄波,立姿裸女-32.1(42),紙本淡水彩筆,36x26.5cm,1932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重要的捐贈典藏品《側臥閱讀裸女》首次於此區展出。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視域之外的跨域「縫合」,創造連結過去與現在的城市紋理及美術史

對於展覽的回應方式,就視覺的角度而言,其實從很多層面都已經展開,那麼我們還可以從哪些面向,來回顧「畫都」時期?而當我們探討過去的創作者,會發現他們的創作領域不局限於視覺、表演、文學的範疇裏面。因此我們也開始思考從當代的角度切入時,可以有哪些感知體驗,以及提供哪些觀看方式,來增加展覽的「對話性」,賴依欣館長說道。
故邀請三位當代跨領域創作者,分別從文學、音樂、劇場等不同領域,來縫合展場之間的感知體驗。包含前文提到的文學家黃崇凱的小說《畫伯大夢》,並將其特別安排於館內二樓展間外,創造一個內外空景可以進出的空間,提供觀者舒適,可以作夢的場域。
黃崇凱的小說《畫伯大夢》閱讀空間。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音樂創作者應奇軒的《變與不變》,進行了田調,回顧嘉義七十五年來歷經現代化景物變遷之後的城市語境,創作了四首曲目〈嘉義〉、〈異鄉人〉、〈練習〉、〈回家〉。每日撥放兩個場次,分別為上午十一點與下午三點,音樂作品脈絡動線為二樓、一樓、二樓、三樓。帶領觀者在觀展的過程中,進入一個當代(音樂)與過去(作品視覺性)交織旅程。
應奇軒於嘉義公園蒐集聲音素材。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賴依欣館長特別與我們分享,當我們開始聆聽音樂的時候,可能會感到聽覺上較大的起伏,一般對於觀者來說,展間的調性可能要搭配比較古典的音樂。但團隊安排應奇軒的目的,並非是要創造一個氣味相合的觀展與狀態,而是希冀將觀者帶往其它聽覺的空間狀態,讓我們可以用不同角度來觀看這些作品,重新疊合我們的生活經驗和當時陳澄波繪畫中的對話關係。
驫舞劇場的部分為工作坊,展覽期間在館內舉辦「畫筆下的身體」肢體開發工作坊,將舞蹈的身體置放於風景中,連結身體性和作品中的繪畫性,啟發多重感知。
再者展覽的細節考量諸多,關於前文提到的「對話性」,也延伸到了本次展覽主視覺上。主視覺由大中設計操刀,該團隊指出,如何將傳統繪畫及當代視覺符號之間找出一個均質的狀態是主要的考量要素。因此便擷取一些具有辨識度的符號來喚起觀者對陳澄波的記憶連結,如《北回歸線立標》、《展望諸羅城》、《嘉義街外》等,重新堆疊組構出具有透視感、時間感、筆墨與油彩、傳統與現代交錯的視覺空間,提供觀者於視覺空間來回穿梭,並回應「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之策展概念。
色彩選用上,提取陳澄波描繪日常風景經常使用的中性綠色,再以其補色PANTONE805C賦予畫面鮮明新色,透過對比色塊的交疊產生閱讀的層次與空間,同時保留繪製產生之肌理,呈現陳澄波特有的筆觸與律動;標準字則參考其書畫文字之行氣輪廓,加以描摹並重新建構標準字之字體,採用東方直行格式,保留東方筆墨之意,並與背景圖塊空間產生對話性、與空間層次。 (註三)
展覽主視覺(執行單位:大中設計;設計總監:劉大中;視覺設計:王一修)。

展覽資訊(廣告)

人.間-陳澄波與畫都
展覽地點: 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展出期間:2022/03/19(六)~2022/06/26(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館
展出者:川島理一郎、王亞南、王逸雲、方慶綿、吳文龍、林玉山、林玉書、陳澄波、陳重光、陳碧女、翁崑德、張李德和、莊伯容、黃百祿、黃燧弼、黃瀛豹、羅峻明、蒲添生、盧雲生、蘇友讓、蘇孝德
跨領域創作:黃崇凱、應奇軒、驫舞劇場
學術研究: 蔣伯欣
指導單位:文化部、嘉義市政府
主辦單位:嘉義市立美術館
合作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立美術館、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尊彩藝術中心、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美術館、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註一:「畫都」之名源自1938年《台灣日日新報》以「嘉義乃畫都」為題,報導嘉義藝術家入選首屆「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之人數即占兩成。
註二:資料參考展覽說明手冊。
註三:設計理念由大中設計提供。

嘉義市立美術館人.間陳澄波畫都藝文跨界
REACTIONS
喜愛

11

好美

2

0

3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

嘉美館推出《起始的地方─謝牧岐個展》,對話藝術史的創作與延續

2024-11-13|撰文者:嘉義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