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首批藝術家名單與策展子題
2022-08-02|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台灣美術雙年展」,自2008年開辦以來,今年來到第8屆,過去幾屆透過館內策展人或者邀請客座策展人的不同方式,調查研究或發掘臺灣藝術的研究議題,也因應當下的文化現象及藝術趨勢,甚至是疫情時代的新生活型態做出回應。本屆邀請策展人徐文瑞與張懿文共同組成策展團隊,以技術系統演變與其哲學觀點為策展主軸規劃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為題的雙年展內容,展覽預計將於今年11月5日於國美館正式開幕。
今(2)日臺北記者會邀請到本屆雙年展兩位策展人徐文瑞、張懿文,以及首波參展藝術家中的8位藝術家,包括:尤瑪.達陸、陳建北、蔡海如、葉名樺、許震唐、劉致宏、周代焌,及蔡國傑等代表出席,分享策展理念並介紹參展作品,也分享主視覺設計的理念與更多的故事。
延伸閱讀|「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內容揭曉,由徐文瑞、張懿文擔任策展人,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為題 ,帶領觀眾重新思考人類、物種和自然環境間的關係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上台致詞。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國美館長廖仁義致詞時表示,國美館歷年共辦理四個雙年展,除了台灣美術雙年展,還有亞洲藝術雙年展、國際版畫雙年展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他期待台灣美術雙年展可以提供一個臺灣當代藝術家展現才華的舞臺。
策展人徐文瑞。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策展人徐文瑞表示,本次展覽追問當代技術生態的宇宙觀:這個由數位物所充盈的自動化時代,「萬物有情」如何重新獲得意義,並且重新定義人與人、人與其他物種、世界過程,重估生命的意義。情,帶入了不確定的、流動的人性,可藉以挑動總體社會框架或自然或文化的範疇所給予的進步史觀,重新理解當代社會技術與人類環境之間的關係。
徐文瑞說,展題「問世間,情不為何物」,出自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其膾炙人口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詞句,在此轉變為否定問句,把兒女私情的一般意涵,打開為數位技術時代裡「有情眾生」的本性追問。本屆臺雙展從技術的角度,再次翻轉臺灣在不同主體語境下的歷史書寫,藝術家所呈現的是一個擁有多重宇宙觀的臺灣。
策展人張懿文。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國美館館長與策展團隊及參展藝術家合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長期從事泰雅染織技藝文化保存的參展藝術家尤瑪.達陸老師, 特於記者會現場獻唱一首泰雅族傳統歌謠,代表她參展的心情。這首歌謠敘述祖靈編織的網與祖靈的世界把族人組織在一起。她說,我今年60歲,已是部落耆老,耆老就像布一樣柔軟的舌頭,用智慧協助年輕人解決紛爭,將混亂的網絡抽絲剝繭。她說很開心參與本展,與大家分享她的創作。 劉致宏,〈聲音地誌 SoundGeography〉,2015-2021,相紙微噴鋁板裱褙、綜合媒材、聲音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過去同系列作品參考_圖像來源:TKG+ Projects
葉名樺,〈SHE O.S.〉,2022,3頻道錄像裝置,尺寸視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
本次展覽已進入細部的籌備階段,策展人與受邀藝術家們以各自不同的創作角度,探究世間之物及籠罩人類生活的種種技術及規訓,更後續追問:流動之情、亦或排除於技術框架之外的非物之物,如何界定?在此不停探問和相互討論的過程中,本次展覽聚焦了以下四個研究子題:
.「垂直城市:畸零地與現代技術的生態」
.「宇宙的再編織:當代原民現身」
.「身體作為戰場:歷史的規訓」
.「情為何物:跨物種與泛靈論」
各子題藉由參展藝術家對技術、身體、主體性、原民性等議題的創作實踐,進一步探索美術館場域和文化空間裡被隱藏的細微縫隙和未明之處,希望最終呈現出有關臺灣藝術豐富且多元跨域的展示樣貌。
蔡國傑,《半田計畫》(草稿示意),2022,複合媒材裝置,委託製作,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
蔡海如,〈我想看顧你到永遠〉,2014,氣泡布鉤織,尺寸依場地而定。
陳建北,《助產序曲》,2019,8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藝術家自藏。圖像來源:台北當代藝術館。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展覽規劃邀請30多組藝術家/團隊,從多重角度來切入上述子議題,藝術家的組成企圖跨度不同世代與族群,並且多元含括表演、行為、裝置、影像、舞蹈、聲音裝置、VR,與跨學科的生物藝術等,更有強調實踐與參與的互動工作坊等創作形式,試圖將國美館從典型的展示空間轉化為實驗平臺,展示出藝術家各自獨到的宇宙觀與技術命題。
陳彥斌Fangas Nayaw,〈拉什麼龐克〉,2021,四頻道有聲錄像,16分11秒。軟硬倍事、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收藏。圖像來源 藝術家提供。
孫瑞鴻+陳武康,〈強制對話〉,2016/2022,雙頻道錄像,尺寸依空間而定,藝術家自藏。圖像來源:孫瑞鴻+陳武康。
今日記者會首先公布第一波展出藝術家:包括尤瑪•達陸、王秀茹、洪梓倪、東冬•侯溫、周代焌、許震唐、徐嘉駿、梁廷毓、陳米靖、孫瑞鴻+陳武康、陳彥斌Fangas Nayaw、陳建北、葉名樺、劉致宏、蔡海如及蔡國傑等人,跨領域的創意組合相信將能開拓對美術館展演之想像。值得一提的是,劉致宏不僅是本次參展藝術家,也是「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主視覺意象的設計者,在與策展團隊展開多次密集討論之後所產生的視覺意象,貼切地表現出策展主題:有情者於數位時代的相遇。主視覺的絲絲縷縷猶如「情絲」,像是蜘蛛建構的網絡世界,將所有萬物連結在一起。
陳米靖,〈黏菌、爛泥、原初〉,2022,複合媒材裝置,尺寸依場地調整。藝術家自藏。圖像來源陳米靖提供
許震唐,〈漁夫〉,2022,藝術微噴,75cm x 50cm,圖像來源藝術家提供。
梁廷毓,〈斷頭之谷〉,2020,單頻道有聲錄像,27分02秒。藝術家自藏。圖像來源梁廷毓提供。
有別於全面且無所不包的水平式現代治理狀況,本屆台雙展將視點拉回個人,除了強調技術個體對於世界的主動性追問外,也藉由原民性所蘊含的螺旋時間觀而拉出垂直面向的論述結構,讓我們重新思考世俗與神聖、人與非人、物與有靈的新共生系統,重新望向這塊土地與有情眾生。因此,技術性演進所帶來的萬物連結,是本屆主視覺設計的核心意象:不斷增生、繁殖,與分岔的有機網絡,回應策展概念所欲探討的,在此數位充盈的時代中,人與人、與物的相遇與其各種可能。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預計於11月5日盛大展出,更多的參展藝術家及作品亮點分享,將於9-10月陸續公布,詳細資訊請詳國美館網站(https://www.ntmofa.gov.tw/)。
洪梓倪,〈直角〉,2022,鋁、電子材料,尺寸依場地大小而定。藝術家自藏。
周代焌,〈芭蕉葉・圍籬・咕咾石〉(局部),2022,畫布、檜木,尺寸依空間而定,Makotaay生態藝術村收藏。
周代焌,〈芭蕉葉・圍籬・咕咾石〉,2022,畫布、檜木,尺寸依空間而定,Makotaay生態藝術村收藏。
東冬・侯溫,《遊林驚夢:巧遇Hagay(研究計畫)》,2022,陶瓷雕塑、錄像裝置、短版預演、討論會。藝術家自藏。圖像來源: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王秀茹,〈我們在這裡-港口部落〉,2020,油墨、代針筆,160 × 293公分。藝術家自藏。圖像來源:王秀茹。
尤瑪・達陸,〈生命的迴旋VI—如布之舌〉,2021,苧麻紗線、棉麻紗、不鏽鋼漆包線、金屬色紗,尺寸依空間而定,藝術家自藏。圖像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11/5隆重登場 多元展演活動開拓全新雙年展視野
2022-11-04|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074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完整名單暨首波表演節目公布
2022-10-06|撰文者:國美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242
「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內容揭曉,由徐文瑞、張懿文擔任策展人,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為題 ,帶領觀眾重新思考人類、物種和自然環境間的關係
2022-05-30|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043
國美館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盛大開幕 當代科技洪流中如何安放靈魂?
2024-12-04|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62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11-15|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779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