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9|撰文者:2022年桃園科技藝術節策展人 / 曾鈺涓
秋天的光影、埤塘的水波、記憶在腦中跳舞成為清澈的故事。
2022年桃園科技藝術節「秋光‧塘水‧舞鮮鮮」,是以文本中的女性為主題,透過舞與劇,討論女性在生命過程中的存在與創造,並透過2件光與影的科技互動裝置,呈現在地水文網絡系統「埤塘」之生命意識體,思考環境與生命之間的共生關係。
銀妹與妙玉-科技跨域展演的主角
銀妹是鍾肇政小說《濁流三部曲》的第三部曲《流雲》中的童養媳,當男主角陸志龍在台灣光復後回到家鄉-龍潭,愛上客家放牛賣菜的鄉下女人銀妹,陸志龍將銀妹視為滿足其慾望的對象物,銀妹為了四位男人(兩位弟弟、痴呆未婚夫與陸志龍)打拼與忍受生活中的苦難,直至為了逃離嫁給痴呆未婚夫的命運而離家。「婆娑舞集」團長陳淑卿以銀妹為本,以舞蹈動作建構身體與女性記憶,透過羅惠瑜的影像創作,結合科技藝術家江元皓的燈光與音樂科技裝置創作,以合作創作的方式,以肢體語言、影像敘事與光影景觀,呈現銀妹的意識流動、掙扎與自覺。
婆娑舞集/《佇流。雲》劇照。©婆娑舞集。
婆娑舞集/《佇流。雲》科技藝術家江元皓舞台設計。©婆娑舞集。
妙玉是《紅樓夢》十二金釵之一,「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導演劉亮延以台灣詩人楊牧(1940-2020)於1985年發表的經典長詩《妙玉坐禪》為本,進行轉譯呈現妙玉居於櫳翠庵深宅内院,帶髮修行卻又愛慕賈寶玉的執念,邀請水墨畫家簡翊洪,以妙玉居所及其故事,繪製長軸《櫳翠庵圖》,呈現庵內場景擺設的當代想像,再由VJ視覺執行與動畫設計團隊:林宸萱與參壹玖映像有限公司,以簡翊洪的繪畫元素,呈現眩目迷幻的影像動畫創作,搭配金曲獎作曲家柯智豪的爵士風格的音樂創作,以及京劇妝髮與唱腔,打造出具魔幻感,跨越單一劇種的視覺與聽覺饗宴,在妙玉的瘋癲與雜唸嘮叨中,沈醉魔幻聲音視覺中,進入妙玉的心理思緒中。
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妙玉》/劇照。©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
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妙玉》/簡翊洪《櫳翠庵圖》,紙本設色,265 x 37cm,2020。©簡翊洪。
「埤塘」-大地之母創造的生命網絡系統
希拉里・哈特(Hilary Hart)在《女性的身體智慧》一書中,提醒女性要相信自己的天賦之力,透過女性自己身體的力量,發現自己身上如同螢火蟲的細小閃光點,那是女性的靈性力量,存在於身體與能量系統當中,滲入我們的心靈與心智,如同網絡一般,將身體與萬物連結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埤塘」是先人的智慧,也是大地之母於桃園所創造的回饋調控體系,維持人們生存所需的水文系統,創造出具生命力的自然狀態,成為一個生命網絡系統。
走路草農藝團《是田水》與大橋頭藝術工作室《粼光》分別以科技互動裝置,打造以自然為題,並透過工作坊邀請民眾共創的作品。《是田水》以傳統纏花工藝創造「魯冰花」,結合鏡面金屬物件與機動動力裝置,打造埤塘景觀風景,將記憶與文化透過民眾參與一起創造保存,呼應這片田水的記憶,並與大地對話。《粼光》以光結構裝置創造光影流動的動態互動控制系統,將民眾以埤塘水為材料所描繪之抽象繪畫,經由數位再現的影像創造,轉換為波光粼粼的流動風景。
走路草農藝團/《是田水》作品局部-纏花。©走路草農藝團。
大橋頭藝術工作室/《粼光》。©大橋頭藝術工作室。
2022桃園科技藝術節「秋光‧塘水‧舞鮮鮮」,以女性的生命故事為主體,透過跨領域合作創作的方式,集結文學、視覺、聲音、舞蹈、劇場、燈光與傳統文化的策略,邀請藝術家們發揮各自領域所長,並超越自我疆界,邀請觀眾來到光影舞台中,一起感受故事、喚醒記憶,讓記憶在腦中跳舞成為清澈的故事,隨著水中粼光蕩漾,沈澱成為心中的風景。
參考資料:希拉里・哈特。 (2017)。女性的身體智慧。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佇流。雲》、《妙玉》索票資訊:
.ACCUPASS線上索票: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07290648452046828085
.實體票索票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中壢藝術館、桃園光影文化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每人限索四張,索完為止)
2022年桃園科技藝術節「秋光‧塘水‧舞鮮鮮」展覽主視覺。©桃園科技藝術節。
延伸閱讀 | 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前進之路」科技藝術跨域展演,8/18起開放索票!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5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