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拍賣當代藝術訪談個展時事觀點

田崎太郎創造的「貓神」在可愛糖衣的包裹下,揉合來自東西方的神話傳說

晴山藝術中心田崎太郎貓神神獸陶藝

2022-11-07|撰文者:張家馨

日本藝術家田崎太郎與晴山藝術中心長期合作,在畫廊負責人陳仁壽先生的推廣下,其作品廣受臺灣藏家喜愛,不久前於台北世貿一館結束的ART TAIPEI 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台北藝博),帶來多件藝術家的全新創作。隨著疫情降溫、國境的開放,藝術家本人亦在展覽期間於藝博會現場親自向觀眾介紹作品,而作品在展覽第一天便全數完售,顯現田崎在臺灣的高度人氣。
田崎太郎於2022台北藝博晴山藝術中心展位展出現場。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田崎太郎於2022台北藝博晴山藝術中心展位展出現場。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田崎太郎。今年(2022)十月於晴山藝術中心和笠谷耕二舉行雙個展「藝想陶現」。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田崎太郎長時間對東西方神話傳說的研究,將不同神祇形象進一步作為藝術家創造「貓神」的參照源頭。在他的操作下,這些神獸的造型不完全歸類於肅穆或莊嚴的氛圍,更多的是帶有超現實的故事想像。因此在圓潤的外觀造型下,表面佈滿裝飾性的符號實質上承襲著中國青銅器時代的元素、馬雅時期的記載文字,以及每一隻頭上都附有代表太陽、水、風、土等九大元素的「九曜紋」印記,上述的種種表現都是在提醒人,即使附著在富饒可愛童趣的外表,祂仍作為一隻帶有靈性與力量的神獸。
田崎太郎說,各國文化流傳的神話故事對眾神的描述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共通性,雖然承襲不同的歷史脈絡或地域差異,但是對祂的想像卻是相互流傳與影響。就像是古埃及文化中將獅子視為王權的守護神、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外型似獅子的狻猊、佛教東傳中國後寺廟常見的石獅子、臺灣金門獨有的風獅爺等,皆以獅子作為力量、守護、避邪等象徵;除此之外,在日本使祖神伊邪那岐(又稱伊奘諾尊)的左眼為太陽的外觀,與中國神話開天闢地的創世神盤古亦有著相近的外觀。
田崎太郎作品-〈空中飛翔的親子貓神〉,2022,35x22x24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田崎太郎作品以貓為主體發展出同樣具有守護與祈福作用的神獸,並且在祂們的背上刻畫另一隻左眼,以呼應日本文化中左眼具神聖和力量的意涵。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田崎太郎以此進一步研究日本神社的石雕,發現能夠覓得狐狸、高麗犬或是龍的神像,但卻不見貓的身影,就連在十二生肖也沒有貓的一席之地。本著這樣的前提,藝術家以貓為主體發展出同樣具有守護與祈福作用的神獸,並且在祂們的背上刻畫另一隻左眼,以呼應日本文化中左眼具神聖和力量的意涵。而隨著他關注的議題、對世界各國神話故事進一步的認識,這些神獸也將隨之有著不同的外觀變化。而在近期的新作〈親子捕魚企鵝〉、〈跳舞的白狐狸神〉、〈虎神戰士〉等作品已然可見田崎其創作方向不再侷限於貓的創作,漸漸地朝往不同的嘗試發展。
而此次難得於臺灣的展覽,田崎太郎也特地以本土文化連結出發。作品〈虎神 Tiger God〉在造型上擷取本地寺廟常見的石獅子,轉譯成具藝術家個人語彙的造型,並遞延他創作中慣以在外型妝點的符號紋飾,融合不同文化的神話寓意,重新詮釋具有鎮守、避邪、驅魔等民俗意涵的神獸,帶給觀眾對石獅子的全新想像。
田崎太郎作品-〈龍神〉,2022,30x16x29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田崎太郎作品-〈跳舞的白狐狸神〉,2022,25x20x24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田崎太郎作品-〈親子捕魚企鵝〉,2022,26x20x20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田崎太郎作品-〈虎神〉,2022,19.5x17.17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本次展覽田崎太郎亦展出近期的新系列創作,過往以貓為出發改以使用企鵝的形象抒發,並將其故事背景設定於南極企鵝因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向北尋找新家園,開啟一連串新文明發展的過程。而在這段虛構劇情中文化與文明的重新啟航,對藝術家而言就像是個人創造貓神獸的這段過程,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抽絲剝繭地尋覓各國神話傳說的發展,並漸漸地勾勒出多重時間脈絡共構的神獸。
田崎太郎作品-〈企鵝博士設計師〉,2022,28x21x22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田崎太郎非美術科班出生,成為專職藝術家之前研讀遺傳基因學相關,但在某次騎車環島經過陶藝家工作室參訪後,開啟他對陶藝的研究與認識,並赴東京北部櫪木縣益子町學習益子燒的技術,共花了十二年對陶藝的沉潛和專研並逐漸研發出屬於自己製陶的方式。
田崎太郎的作品沿襲益子燒質樸豐滿的特性,保留未有過多雕琢與過飾色彩的鋪陳,而是盡可能地偎依於大自然的風格、溫度與質地。他說,多數陶藝創作者希望挑戰作品色彩的框架、突破既有用色的可能,但在田崎的創作中則反之;他更加專注於如何表現出更接近大地的顏色,因此選擇使用揉雜著鐵、沙與金屬元素的土灰釉。而隨著釉料裡鐵與金屬含量的不同,將影響最終色彩的生成。因此在田崎的作品中可以看見釉料多豐富多變的可能性,時而呈現拙樸如紅土般的褐色、時而則演變為厚實且剛硬的深棕色。
而每隻神獸的眼睛是作品的「靈魂之窗」,需要掌握好燒製的溫度,並且要經過二次燒製,才能夠有光亮潔淨的色澤。如此的作法與藝術家作品售出後的儀式有著相輔相成的關聯性。回溯到日本奈良時期東大寺的大佛,曾舉行過一個開眼供養會,和尚們聚集在一起,希望這個大佛可以庇祐這個城市、為人們帶來平安,而這個開眼儀式也成為日本最先有的祈福傳統儀式。田崎太郎深信這些創作富有特殊靈性,替人們帶來好運與平安,因此在藏家購藏他的作品後,將開啟一段開眼(又稱開光、開光眼)的祈福儀式,希望神獸能夠替這些買家帶來好運。
田崎太郎作品-〈貓神旅行〉,2022,24x21x20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田崎太郎作品−〈大貓神與聖劍〉,2022,38x28x25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田崎太郎作品-〈操作貓型無人機的貓神〉,2022,23.5x17x21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非科班出生的田崎太郎,其創作方法與其他藝術家不同的是,第一步驟並非草圖的描繪,而是實際走訪日本各地神社或世界各國廟宇對神獸的刻畫,透過觸摸祂們的形狀與質地,將那些粗糙的、顆粒表面的、近乎於一比一動物尺寸的立體造型,全部收納進他創作的素材資料庫。但是對於田崎來說,他要做的不只是「再現」動物的造型、也不是要擬訪過去曾經出現過的神獸,而是重新製作帶日本東方底蘊精神、結合虛構的傳說背景,發展出具古今共融的新文化符碼。
田崎太郎鍾情於各地民間流傳妖怪與神話傳說的故事,那種神秘、文化相通、難以溯及既往歷史記載的記事。然而,他的作品雖以神獸為主體,但從角色的創立、造型結構、故事的安排,皆顯現了藝術家長時間在卡漫或御宅文化薰陶下成長的印記。即使在現今藝術市場雕塑商品化,將其翻模成具有多件版數販售的藝術公仔,田崎仍舊選擇不遷就於藝術市場、選擇有別於神社或廟宇常見石雕,改使用需要高度耐心與製作技巧的傳統陶藝工藝,將神聖的聖像敘事化,讓日本的神祇美學容易進入一般大眾日常。
田崎太郎作品-〈企鵝戰士〉,2022,25x20x17cm,陶瓷。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就像是日本知名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於1970年刊載、並於1993年改編成動畫的科幻作品《叮噹貓》,依循狸貓在日本作為招來好運的象徵,以此創造一隻會施展法術的狸貓,在故事劇情中成為討喜、俏皮、淘氣卻又能夠解決困難的叮噹貓。而在田崎太郎的創作中,有著類似的脈絡手法,節選過往神話故事中的符號成為作品中具有神聖與靈性的象徵,同時寫落每一隻神獸的故事背景或象徵寓意,這也是為什麼在田崎的作品中,這些神獸可能駕駛著無人機、可能拉牽著小巴士,以擬人化的方式詮釋,成為一連串由藝術家個人虛構與記載的神話故事。
田崎太郎將各國神話故事對穹靈的描述轉譯在自我創作中,透過動物的形象扮演眾生的守護神,在褪去嚴肅外觀後衣著的是親人的外表。藝術家將其視為一種能量本身,深信這些作品不僅能帶來祝福與平安,同時也能夠安撫我們那個看不見世界的魂靈,因此田崎於世界各地旅遊時也將帶上一隻貓神陪伴他走向四處。隨著這份堅定的信念,亦將提供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持續踏尋與挖掘更多關於不同文化對神話的詮釋,透過研究與審視,再次成為個人作品中的全新語彙。

晴山藝術中心田崎太郎貓神神獸陶藝
REACTIONS
喜愛

4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