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撰文者:宜蘭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冬雨.遠山.近海―宜蘭當代女性藝術家」,以宜蘭的人文特色,好山好水,加上各個女性藝術家都對宜蘭有許多的淵源記憶和故事描述,將對故鄉的情懷轉化成對當代藝術的觸角,延伸更深廣的美學內涵,注入更多元的創新面貌,繼而眺望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藝術家以她們敏銳的內心思索方式,運用各種不同媒材詮釋故鄉的人文記憶和感情對話,喚起對地方的濃厚情感。
宜蘭美術館一樓大廳。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1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1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1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本展覽聚焦於「當代女性藝術家」,邀請12位宜蘭在地女性藝術家,以2022年當作時間節點,透過宜蘭美術館的地域性特色,以藝術展覽與教育活動,回應臺灣女性藝術家在歷史上的表現,同時進行宜蘭女性藝術家相關資料整理與出版。
性別與身份(gender and identity)的議題,在當代藝術領域中一直佔據著很大篇幅,尤其是1980年代之後,因為全球化的擴展與衝擊,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關注身體與性別的駁雜性(hybridity)與流動性(fluidity),鬆動原始的性別男女二元論的認知,解構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呼應著當下「後性別主義/postgenderism」的探論與梳理。而女權運動在當代藝術的創作主題,也從20世紀中期的女性主義(feminism)所指涉的女人(women),透過許多藝術家的創作積累,伴隨著社會運動與性別平權,推演至當下泛指具有「陰柔特質」(femininity)的對象與角色,著重於自我覺察與認同,而不僅僅只是先天的生理構造,或是社會性別的框架產物。
1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1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2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2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展覽標題「冬雨.遠山.近海」是透過策展人與藝術家問卷訪談,記錄藝術家個人生活與宜蘭記憶相關的文字組合。以藝術家自身的感知經驗,取代社會群體對於「女性」既有的觀看與閱讀方式。因此,本次的展覽重點,除了建構宜蘭當代女性藝術家的展覽平臺之外,也同時透過策展機制,嘗試將「女性」在藝術史上的角色重新定位,呼應當代藝術在21世紀初期對應性別與身份等議題的多元觀點。
展出藝術家:李雅雯、李瑋、李翡文、林思瑩、郭慧禪、梁曉勤、游幸姍、黃湘智、楊林、蔡旻芸、盧嬿宇、簡吟如(按姓名筆劃排序),有些在宜蘭出生長大,有些在宜蘭居住生活並從事創作。創作形式媒材多元,包括平面繪畫、水墨、雕塑、陶瓷、影像、綜合媒材、裝置等等,創作的主題也相當廣泛,從自身創作實踐到當代議題面向。宜蘭美術館冀望透過本次展覽,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地方美術館對應當代藝術議題的重要性與歷史意涵。
2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201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202展覽室展出現場。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展覽資訊
展覽:冬雨.遠山.近海―宜蘭當代女性藝術家
展出藝術家:李雅雯、李瑋、李翡文、林思瑩、郭慧禪、梁曉勤、游幸姍、黃湘智、楊林、蔡旻芸、盧嬿宇、簡吟如(按姓名筆劃排序)
日期:111.12.3-112.4.9
地點:宜蘭美術館(宜蘭縣宜蘭市中山路三段1號)
「冬雨.遠山.近海―宜蘭當代女性藝術家」展覽主視覺。圖 / 宜蘭美術館提供。
REACTIONS
3
3
0
2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