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 ART《去罢,野草》特展:閱讀王薇薇從台北、上海到倫敦的佈局與理想
2023-03-06|撰文者:林侑澂
【倫敦基地籌辦中】
Adrian Wald,《16 paintings》,2020,40 x 40 cm,Oil paint, canvas, wood, screws。圖/Bluerider ART提供
藉著特展,王薇薇也預告了2023年下半年-Bluerider ART將會於倫敦 開設第四個空間基地。而倫敦無疑是國際藝術產業的一級戰區,也是全球趨勢與觀點的關鍵起源之一。相較於上海可以借鑒台北的營運,前進倫敦後Bluerider ART將會面對台灣畫廊從未接觸的挑戰。
以選件而言,Bluerider ART對於任何背景的藝術家都是歡迎的。而對於倫敦空間的規劃,則並非是向西方世界介紹亞洲藝術。而是擱置地域概念,再再專注於作品。王薇薇相信,Bluerider ART的策展團隊及經紀藝術家,有能力在國際間取得更好的定位。即便屆時將不再具有「來自海外」的前綴,但憑藉作品自身的實力,依舊能夠觸動觀眾。於是即便充滿未知,王薇薇依然對自家的藝術家陣容懷抱信心。相信旗下「藝術家與作品加總」所呈現的質感,會有實力與倫敦當地的同業競爭。
Nick Veasey,《Rose》,2004,841x841mm,C-type Print。圖/Bluerider ART提供
其實依照Bluerider ART當下的狀態而言,不飛往倫敦冒險也能夠穩健成長。但是不斷邁向更高的境界,一直以來都是王薇薇對於藝術家、收藏家和團隊成員的承諾。
或許是由於科技業的創業背景,王薇薇在運營或佈局上都展現了更高的動能。於是就算「去倫敦開畫廊」聽起來壓力不小,但對於Bluerider ART而言卻顯得自然甚至必然。(Bluerider ART營運上海空間預算約在台北的2-3倍,倫敦空間約3-4倍)對於倫敦計畫,王薇薇認為各種條件的完備當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勇氣。而這份勇氣,往往也就是決定未來最重要的決勝點。
【與藝術家之間】
Ruprecht von Kaufmann Kreiseln,《Es geht weiter》,2020,123x153cm,Oil and collage (mylar) on linoleum on panel 。圖/Bluerider ART提供
長期專注經營當代藝術的一級市場,Bluerider ART九年多以來曾與大約80位藝術家合作,如今旗下大約有50位合約經紀的藝術家。每當談及藝術家陣容,王薇薇都顯得愉快自信。事實上,凡是與Bluerider ART簽下經紀合約的藝術家,至今未曾有一位離開合約,
與Bluerider ART簽下經紀合約的藝術家,平均年齡大約50歲,在他們的作品當中,總是能感受到藝術創作者穩定成長的軌跡和自我要求。也由於經過人生起伏後堅持創作,他們被藝術界認可為專業的藝術家,在國際間有著被公認的定位,並且藏購的價格與折扣均透明單純。而這樣的穩定性,也成為了Bluerider ART建立口碑的基石之一。
Tim Freiwald,《Marillo Spy》,90 x 66.4 cm,202,Chalk, Pigment, Binder on Wood, Rigid Foam and Acrylic Glass。圖/Bluerider ART提供
雖然說並未刻意設定範圍,但試著觀察Bluerider ART所經紀的藝術家,似乎就更能理解王薇薇所堅持的精神性為何物。這些藝術家們在創作上條理分明,作品往往具備了「以特別的理念反應時代」、「無法複製的表現方法」和「清晰明確的敘事脈絡」等等特質。當將這些特質被不斷淬鍊到較高的層次,作品所蘊含的中的品質、品味自然而然會與眾不同。其中價值的底蘊源於時間的堆疊,進而顯露出了更加真實而雋永的氣質。
Kari Anne Helleberg Bahri,《Close(d)》,2015,17x153xca 100 (3 pieces)cm,Three textile objects(wool mittens, quits etc)in wooden frames 2。圖/Bluerider ART提供
在《去罢,野草》的場域之中,50位藝術家的作品型態多樣。說明了Bluerider ART的選件並非以媒材或題材為導向,而是更在意其中的成熟度。要與國際間的專業藝術家的互信合作、簽下經紀合約並不容易。在溝通前完整進行研究、溝通中爭取理念上的認同,甚至讓藝術家相信這個團隊會「為了自己拼命奮鬥」,這其中的工作量龐大,並需要高度的誠意與專業。這個環節是Bluerider ART團隊相當關鍵的工作。也唯有以最嚴謹的方式完成相關的任務,才有可能與藝術家之間建立更穩定的互信基礎。
REFERENCE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2023-11-16|撰文者:李竺恩9297
續寫「藍騎士」精神:Bluerider ART十年一刻,品牌里程碑插旗於倫敦梅費爾
2023-09-08|撰文者:張家馨4279
阿拉貢 Riera i Aragó 亞洲首個展《The Voyage》, Bluerider ART在美學中呈現人本哲思
2023-06-29|撰文者:林侑澂6421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75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60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