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023年的Art Central於22日開幕,本屆展會移師至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以「中點」主展區、「過位」特選展位及「獨特」個人展覽三大展區為主體,呈現70餘間藝廊、超過300位藝術家的豐富作品。展會期間也規劃了異體:雕塑及裝置項目、青喉:開始攪動、楊永梁《極夜花火》與大華銀行藝術空間及藝術探索等等活動展區,展開了豐富的藝術饗宴。
2023 Art Central 展會入口。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的Art Central在維持海內外參展商比例的同時,更加強調香港當地藝術家的推廣,給予了許多新生代的藝術家們機會。並且可以明顯察覺到,由於公部門的大力支援,來自韓國的參展者比例大幅增加。這樣的現象再次展現了韓國官方,一步步要將「K ART」比照「K POP」向外文化輸出的企圖心。而本屆台灣並未有藝廊參與展會,與之相對也可以成為一個觀察公部門策略的指標。
【A10.A Gallery】
Angel Hui,《Embroidery on the plastic bag - Gold Fish 1》,Plastic bag, thread, red string,50x30 x9 cm,2022。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香港藝術家Angel Hui(1991-)作為一位新銳,近年在香港與北京發展藝術事業。擅長將具有東方意象的青花瓷、金魚等等意象,以多元的媒材形式轉換為具有當代詩意的藝術創作。在作品《Embroidery on the plastic bag - Gold Fish 1》之中,以傳統的工藝手法,出乎意料地在塑膠袋上進行刺繡。並且以機械裝置的技術,讓塑膠袋中、透明的液體隨著霓虹光線變化。以此回應著在繁華的中環酒吧、商業大廈之中,遊走於旺角金魚街、彷若置身於一個大魚缸的經驗記憶。這樣的記憶屬於藝術家,也同樣地回應著藝術家所處世代的共同記憶。
【A16.ATELIER AKI】
Jeong Seongjoon,《My precious acorn》,Oil on canvas,112.1 x162.2cm.,2022。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韓國藝術家Jeong Seongjoon(1981-)自美國完成學業後,就以感性與理性兼具的寫實油畫語彙廣受矚目。長期以來關注於自然動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反覆地探詢兩者共存的可能。在作品《My precious acorn》之中,狐狸、北極熊與企鵝再次組團前往香港觀光。搭乘電車穿梭於這座繁華的人類城市,似乎試圖尋找某棵珍貴的橡子(Acorn)。細觀作品的用色,灰階與全彩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而動物們頭頂的問號、車身上GOOD JOB標語和各處的文字符號,就像是某種隱然的警語。在看似和諧的視覺效果之中,以反諷的角度輕聲提醒著人類:應該對於大自然更加友善或謙卑一些。
【A27.Number 1 Gallery】
PAT YINGCHAROEN,《Angel and Demon》,Oil on linen,195 x 120 cm.,202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泰國藝術家PAT YINGCHAROEN(1993-)在泰國與新加坡完成學院訓練後,創作就備受肯定、並回到學院中擔任教職。創作的題材聚焦於宗教性的精神追求,經常在東方與西方的宗教形象中,重新構建新的劇情敘事。作品《Angel and Demon》延續著濃烈的群體關懷,以經典的天主教天堂意象為基礎,融合了知名的拉奧孔石雕、泰國佛教中的魔鬼面容、被換上惡魔翅膀的天使與受難的凡人等等符號構圖。在壓抑甚至晦暗的氣質中,本來應該二元均等的天使與惡魔彷彿失去了平衡。在沉重嚴謹的畫風之中,藝術家表述著對於所處社會的沮喪感與無力感。
【A32.Illuminati Fine Art】
明畫廊展場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彭慧婷,《風》,水墨設色紙本,100x240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來自香港的明畫廊(Illuminati Fine Art)帶來彭慧婷(1986-)的作品,其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主體以水墨設色紙本進行創作,並在層層堆疊的線條筆觸的畫面裡面,調和均質的色調與柔和的筆感,進而帶給觀者在快速變遷的當代都市裡面中,感受到平靜與溫暖的氛圍;而在畫面當中我們看到類似山水意境的結構,實際上是藝術家將樹、山石、流水等自然元素的重組後,進而再現的視覺語境。有趣的是,她的創作由於用色與筆觸堆疊層次豐富的關係,讓其媒材本身轉換成更具有厚度與肌理感,達到部分材質轉換的效果。
【B3.Alzueta Gallery】
Alzueta Gallery展場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Guim Tió,《無題》,油畫,57x48cm,2023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來自巴塞隆納、馬德里的Alzueta Gallery帶來西班牙近期受到歡迎的年輕藝術家Guim Tió(1987-)的作品。他的作品特色是藉由溫暖的色調,描繪許多看似侘寂的景緻,他的作品相當的詩意,闡述人類共同語境中,隱藏在內心深層對於孤單的感受,以及自我主體性和世界之間的對應關係。這些情感在他和緩的筆觸與色調當中,被以看似第三視角的方式記錄下來,進而闡述寂靜、自身一人的美學觀點,如其曾表述,真正讓這些場域美麗的元素,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熱門新聞
1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揭開序幕!釋出多項預告專案,設立「專業日」 打造國內外藝術專業人士深度交流平台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全球藝術市場衰退三成,成交量卻持續增長:Artprice 2024年度報告評析
路易威登基金會舉辦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 史上最大型展覽,展出超過400件作品 縱覽藝術家的創作與探索
全球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真跡畫展首度登台 首波限量套票、預售票開搶
誰讓藝術被看見?從策展人、藝術行政、燈光師、保全人員等角色,看藝文產業的支持系統如何形成關係網絡
翻開一本書,走入一座城 兒美館邀請你一同走進桃園繪本世界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書畫展全新登場!精選院藏緙繡珍品與顏真卿罕見書蹟 見證千年書畫風華
作家劉墉再捐國寶級藏品 林玉山代表作《虎姑婆》入藏國立故宮博物院
透納作品中的崇高美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藝博會Art Central 2025 參展畫廊與藝術家亮點出爐!迎接第十屆里程碑,將呈現超過 100 間畫廊及備受期待的異體雕塑與藝術裝置
2025-02-12|撰文者:Art Central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