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時事觀點

「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 再現四十餘年的創作軌跡,考掘攝影與影像機器之本質

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重黎生活決定意識李威儀Re-Present

2023-03-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唯有贏得我們自己的影像機器才能贖回我們的歷史與未來,這一場抵抗現代啟蒙的鬥爭與勝利」-高重黎

「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於3月25日起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正式開展,由李威儀策劃,爬梳臺灣資深藝術家高重黎40餘年的創作軌跡——以攝影、電影、裝置、動畫、影音機器等技術,考掘影像與影像機器之本質,不斷審視影音生產之實踐,並回應第二次工業革命至今,人受到自造物的影響與變革的歷程。「生活決定意識」中文展名引自馬克思(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洞察歷史唯物論的關鍵名句,強調物質生產條件的重要性。而英文展名以「Re-Present(再現)」為題,回望2007年個展展名「At Present(目前/呈現)」,相隔16年後,創造自身記憶與圖像的生產關係。
高重黎,《瑪琍有隻小羊羔》,2019,工業時間客體/留聲機、蟲膠曲盤、頭骨模型,50x3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高重黎,《消相與顯相的耳語》,2023,實物投影機、玻璃纖維、動力裝置,120x93.8x127.5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重黎1958年生於臺北,1979年於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為臺灣影像實驗創作的先驅之一,同為1980年代前衛展覽「息壤」的創始成員。他早年因就讀印刷科系,開始大量接觸攝影,亦受到西方影像歷史的啟發,不斷研究影像生成原理,手工實驗屬於自己的影像生產工具,希望將馬克思的唯物理論引進視覺藝術來討論,並建立自己的影像機器文化與思維,他曾說「我們是屬於一個沒有影像文明的民族或文化,可是我們有圖像歷史,所以透過技術生產圖像是一個值得發展的關鍵,可以連結電影、攝影、動畫,也可以藉此創造自己的影像。」因此他長期進行媒介考古,關注感知、影音技術與歷史的生產辯證,並持續在當前的生產體制中尋求解放。
高重黎,《ASA的N次方》,1983,壓克力顏料、X光片、拍立得、義肢、影印物、鏡面壓克力、玻璃纖維,125x245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出作品逾40件,包含早期作品《ASA的N次⽅》、《滅飛蚊香》和《手,可以是一張照片》,自1983年於臺北美國文化中心首次個展後再度公開呈現,以及精選「⾁⾝與魂魄」、「光化學機械式活動影像裝置」、「幻燈簡報電影」「明箱電影院」、「物象書」、「時間的位置」和「⼀卡⽪箱電影院」等系列代表作品,乃至專為本次展覽發表的7件大型動力機械裝置。本展見證高重黎長久以來的創作觀點,以及多元的創作形態,不僅包含手繪動畫、雕塑、攝影與實驗電影,甚至有發明專利的視覺玩具等等。他使用自行產製的光化學機械動力裝置,結合蒐集之歷史圖像、底片與影音工業機具,映現視聽的感知條件,並挑戰著影音技術生產的概念。
高重黎,《整肅儀容》,1983-2023,75吋螢幕、網路攝影機、深度攝影機,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83年首次個展開啟了高重黎對於「何謂攝影」的追索,多件作品回應他對影像光學的思索,如《整肅儀容》為其首件錄像裝置與雕塑,本次亦以2023年新版作為展覽開端,改由網路攝影機、物體辨識的深度攝影機(Depth Camera)和螢幕所構成,觀者看著螢幕上自己多重的延時鏡像,挑戰觀看的主體性。高重黎表示:「陽光之下一切時間中的存在,稱為『物』;當物(體)反射或發出的光成像於平面(如投影),這時它若是個天地、左右相反的可見,稱為『物影』;按照光學理論被製造並賦子它意義的人造物,則稱為『影物』。」這個展覽,就是對於「物、物影、影物」的探討所組成與展開的。
高重黎,《逆旅的三段旅程》場景照,1987-2012,錄像裝置,41分鐘。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高重黎,《我的陳老師》場景照,2010,單頻錄像,22分27秒。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重黎重視實驗電影中攝影和電影的生成意識,力圖檢視影像與時間、政治、歷史的關係。展出作品《逆旅的三段航程》其中一部《家庭電影》紀錄父親的生命經驗,曾獲1988年金穗獎最佳八釐米紀錄片。他也在1989年參加人間出版社所辦的讀書會,結識作家陳映真,2010年創作《我的陳老師》,融合日記電影、家庭電影、手繪動畫等多元影像手法,展現個人記憶、國族與歷史的影像書寫。
高重黎,《反.美.學 002》,1999,化學機械式活動影像裝置,68x68x115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外,他擅以手工組裝機械式的影像機器,創作「光化學機械式活動影像裝置」系列作品,藉由八釐米放映機結合手繪動畫及實攝影像的手法,回應西方圖像繪畫史所思辯的問題,其中代表作《反.美.學 002》以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936年的作品《洞察力》為靈感,揭示「眼睛看見的,不一定是真實。」的哲理,改以轟炸機、十字架和戰鬥機等元素,體現反對西方霸權及視覺文化的宰制,此作曾於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自由的幻象」展出。
高重黎,《雙目視覺投幣機》,2023,燈片、日本投幣街機,31.5x26x5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高重黎,「一卡皮箱電影院系列」桌上一景,2006-2015。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高重黎,《3D活動影像觀視器》,2008,數位輸出、手繪圖、立體攝影、壓克力,21x12x20 cm。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重黎除了是創作者,同為美術教育者,他延續自身創作的方針,發展出一系列「⼀卡⽪箱電影院」視覺玩具來作為課堂教具,探索靜態手繪圖像動起來的圖像生成原理(如動畫)。其中包含「掌中型物理性活動影像裝置」和「3D活動影像觀視器」,前者如幻盤(費納奇鏡 Phenakistoscope)構造,後者如眼鏡般的外型,兩種不同造型的影像機器經由快速翻轉圖像的動作,形成手眼協作的連續動態影像,使平面靜止的圖像活動起來,藉由左右兩眼的視差產生立體的幻覺。而展場中可見一臺街頭遊戲機所改裝的機械裝置《雙目視覺投幣機》,拉動吊繩切換畫面,藉此互動讓觀者意識到自身為雙目構造的視覺機器,與雙眼視線交錯之下所實現的影像畫面。
高重黎,《數據⽜仔或遠離烏克蘭》,2023,發泡海綿、機械動力裝置、PC塑膠板、燈,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高重黎,《御賜義肢》,2023,工業時間客體、動力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首度展出的全新作品中,在《數據牛仔或遠離烏克蘭》可見兩位與人等身且拔槍對峙的牛仔,其原型來自美國科幻影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的人形機器人Data,他在劇情中意外連結到一遊戲程式,化身為美國西部牛仔之反派角色。透過影像運動的切換,我們的眼睛成為一部影像機器,在視網膜上自動完成了牛仔對決戲碼的攝映。作品《御賜義肢》在光影中⺎自來回擺動,義肢來自二戰時期日本軍人使用過的物件,帝國主義所造成的戰爭而遺留下來的人造物。藉由時間韻律與光影投射,讓行走的義肢上演了一場起伏錯落的光影劇場。
高重黎,《十六小時的情事》,2023,內投有聲幻燈機、電影膠捲、數位程式,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生產力與控制力共謀發展的技術資本主義時代裡,高重黎長期對於影音工業的光學和產生的聲學所造成的情感/美學政治敏銳探問。他自行發明及手工產製影音機械裝置,主張重新把握自身與物的關係,重啟自我與生產的關聯,去創造自己的歷史。從而如馬克思與恩格斯所言,「發展出自己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人們,會隨著他們的這個實際狀況而改變他們的思想和思想產物。」由此,「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
藝術家高重黎。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左至右)策展人李威儀、藝術家高重黎與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合影。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期間將舉行展覽漫遊活動,館方亦於4月1日舉辦兩場別出心裁的活動,分別為「藝術家對談 | 高重黎x大衛·克拉耶伯(David Clearbout)」與「走路的時間—手繪動畫工作坊」,不僅透過對話認識兩位藝術家手法各異的影像裝置作品,亦邀請大人小孩一同探索光學影像的奧祕。詳細活動辦法及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關注。
「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主視覺。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簡介

高重黎,1958年生於台北,作品展現感知與影音技術的歷史辨證,在創作中進行媒介考古,探討影音機器歷史中的權力結構,並持續在當前的生產體制中尋求解放。他自行產製機械裝置,結合蒐集之圖像、底片與影音工業機具,映現視聽的感知條件,並挑戰著影音技術生產的概念。他曾參與2002、2012年之「台北雙年展」,亦曾於2005年受邀參與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的展出。亦曾於1984至1988年連續獲頒七項八釐米「實驗」、「動畫」、「紀錄」類電影金穗獎。

策展人簡介

李威儀,從事編輯、設計暨出版工作,他於2011年成立「影言社」,創辦影像文化刊物《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並擔任主編至今,同時發行攝影及視覺文化相關之文論和譯叢,致力推展影像的閱讀、書寫及研究。曾獲金鼎獎最佳主編獎與最佳設計獎。

REFERENCE

臺北市立美術館 【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

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重黎生活決定意識李威儀Re-Present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1

0

2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生活決定意識:高重黎

2024-05-13|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童詠瑋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