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訪談美術館現代藝術策展

在檔案立體化與觀者的身體性之間,關於嘉美館「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在展場中轉換的美學慣性

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嘉義市立美術館畫都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蒲添生

2023-05-02|撰文者:王玉善

蒲添生(1912-1996)出生於嘉義市美街,為臺灣代表性雕塑家。二戰後因受大型紀念銅像委託案的關係,將鑄銅技術自日本引入臺灣,設立了臺灣第一家鑄銅工廠,創作了許多名人紀念雕塑,呈現了臺灣近代歷史人物的發展沿革。另一方面,自1949年起,其也開始在臺灣省教育廳雕塑講習會任教直到1979年(註一)。此外蒲氏也數度受邀,擔任全國美展、省展等重要展會的評審委員;整體而言,其作品兼具歷史文化意義及藝術內容探討,並為臺灣美術教育留下許多重要的紀錄。

2023年嘉義市立美術館延續「畫都」精神,將年度主題定義為「在變動時代中的創造」,其首檔和蒲添生雕塑紀念館合作,共同呈現蒲氏的藝術生涯及其和周遭的網絡關係;而蒲氏除了和嘉義地緣關係密切以外,其也為影響臺灣雕塑發展史上,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前輩藝術家。此次展覽由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許遠達擔任策展人,以「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為題,塑造蒲氏的生命經驗與藝術內涵立體化於展場的結構當中。

「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一樓展場入口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一樓展場入口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以蒲氏的美學性格形塑展場的動態構成

展覽策劃的一開始,便開始思考如何重新啟動有別以往的觀展形式,並將整個空間感和觀者的身體感融合在一起。-策展人許遠達

 

過去展覽呈現傳統雕塑媒介的形式,通常較具紀念碑式的展陳態度,並輔以編年史的排列,用以說明藝術家的生平發展,目的是讓觀者理解創作者在時間軸線下的歷史脈絡,然而就觀者的體感經驗而言,卻可能會顯得僅限於知識傳遞的功能。在觀者與展覽情境的作品與檔案,乃至展場設計之間,卻較少有彼此的對話狀態。也因此如何將「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擺脫過去詮釋雕塑展的美學慣性,便是此次展覽的核心概念之一。

一樓「來自米街走入雕塑」展區空間照。該展區呈現蒲添生學習雕塑前的其它媒材創作的藝術養成,如膠彩、水墨等,以及之後創作轉向為雕塑的過程。同時也傳達其娶陳澄波大女兒陳紫薇的藝壇佳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一樓「來自米街走入雕塑」展區空間照。該展區呈現蒲添生學習雕塑前的其它媒材創作的藝術養成,如膠彩、水墨等,以及之後創作轉向為雕塑的過程。同時也傳達其娶陳澄波大女兒陳紫薇的藝壇佳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許遠達指出,從一開始的選件標準到展覽主題命題,已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當代轉向之安排。像是在與館方討論要如何一次性的進行蒲添生的美學呈現時,就選擇以胸像系列為主體來進行詮釋,這一系列除了被官方認定為高品質的作品以外,同時也體現了時代的歷史背景和委託者的社會關係、地方網絡發展等。而在這些作品之間,也可以看到蒲式在捕捉人物的神情和氣質上的精準度,是故展覽主題便以「定神」為名,傳達藝術家將對象的氣韻,精準訂製到物件裡面去的狀態(materializing),如同把物質轉化為像人一樣的雕塑。

此次展覽由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許遠達擔任策展人,以「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為題,塑造蒲氏的生命經驗與藝術內涵立體化於展場的結構當中。圖/非池中藝術網攝此次展覽由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許遠達擔任策展人,以「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為題,塑造蒲氏的生命經驗與藝術內涵立體化於展場的結構當中。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另一方面關於「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的命題部分,「頭人」為台語「thâu-lâng」,指涉的是各領域之領導者的意義,同時也符合蒲添生在塑造這些對象簡史的概念。巨帙指的是鴻篇,為史詩之意,概念來自於蕭瓊瑞教授提到蒲添生頭像系列的作品中的觀察(註五),曾指出其是另類臺灣歷史書寫的一種成就及美學縮影。藉由上述,我們可以發現展覽製作從選件標準到展覽主題的定義,便以符號性的對應關係,另闢觀看蒲添生在美學性格上的路徑,像是胸像在過去的常被觀者以政治性的角度切入探討,然而實質上也富含藝術家的創作技巧與理念在其中。

三樓「生活風景裡的蒲添生」展區空間照。此區以家庭人物塑像、吳稚暉銅像委託過程、動物塑像的分享為主體,探照蒲添生的日常。圖/非池中藝術網攝三樓「生活風景裡的蒲添生」展區空間照。此區以家庭人物塑像、吳稚暉銅像委託過程、動物塑像的分享為主體,探照蒲添生的日常。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再者在整體的展覽場域策劃上,為了讓觀者的觀看路徑不僅只停留在作品身上,同時也可以更加理解蒲添生的創作歷程,便安排了三個部分進行說明。其一、來自米街走入雕塑(如其個人生平及其藝術影響);其二、寫神入形(胸像主展區,展現其藝術成就);其三、生活風景裡的蒲添生(藉由不同的藝術型態,增加觀眾對藝術家更立體及多元的認識)。

二樓「寫神入形」展區空間照。此區與展題呼應,展出共22尊頭人像,包含杜聰明博士、邱德金博士、棒球之父謝國城、蔡培火、吳三連等知名人士,書寫出臺灣近代政商發展的文史縮影及網絡關係,同時也展出頭人母親之塑像,傳達蒲添生的藝術風格典範。圖/非池中藝術網攝二樓「寫神入形」展區空間照。此區與展題呼應,展出共22尊頭人像,包含杜聰明博士、邱德金博士、棒球之父謝國城、蔡培火、吳三連等知名人士,書寫出臺灣近代政商發展的文史縮影及網絡關係,同時也展出頭人母親之塑像,傳達蒲添生的藝術風格典範。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換而言之,展覽的重點之一在於創作的風格如何被形塑,或許我們從各個面向切入理解其創作經驗,對於我們認識蒲添生會有實質上的幫助。就像蒲添生和其老師朝倉文夫(Fumio Asakura,被讚譽為現代日本雕塑之父),兩者創作形式上都為寫實,但風格卻有所差異。而針對這個觀點,策展人許遠達也進一步說道:「蒲添生曾言,同樣是寫實,也會因為性格不同,導致完成品後的雕塑狀態也不一樣。

身體感的佈局與展場的穿透性

承自上述,可以發現本次展覽的概念以貼近蒲氏的美學狀態,進行展覽策劃。而當我們走進展場當中,也會進一步的發現此次展覽不僅呈現知識的傳遞,同時也藉由將檔案、作品、和設計等相關的現場性元素,以立體化的方式,提供觀者一個更具有穿透性的場域,延伸展覽視角的多元切片,並將空間的氛圍和身體感知結合在一起,達到感性經驗與理性陳述的展覽效益。

像是從展覽主視覺一進入展場時,第一件會看到的作品為《詩人》,其擺放於直接分隔入口與展場空間處,讓觀者的身體感直接與其對應,目的是降低其它物件對作品的干擾。而該件作品的前身為蒲添生為1939年(昭和14年)參與第十三回朝倉雕塑塾展覽會所展出之作品,當時定名為《文豪魯迅》(惜已佚失)。後來藝術家在1947年時,重新塑造一尊,於當年第二屆省展公開展出,並在白色恐怖壓力下更名為《詩人》,此作品的眼神充滿關懷人世之情。另一方面,該件作品的模特兒為陳澄波的長子陳重光(註二),它同時也反映了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位置。

蒲添生,詩人,銅,72x38x28cm,1947年。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蒲添生,詩人,銅,72x38x28cm,1947年。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接下來鄰近於《詩人》的雕塑作品為《蘇友讓先生》,其為嘉義木材商人,同時也為藝文愛好者及贊助者,此塑像製作於1939年(昭和14年),為蒲添生創作的第一件作品,也是打響藝術名聲的契機,更是媒合蒲添生和陳紫薇(陳澄波長女)姻緣的重要起點(註三)。而與《蘇友讓先生》呈現斜對角對應關係的作品為《妻子》,其為蒲添生於1941年(昭和16年)在日本為結婚兩年的妻子陳紫薇所塑之雕像,完成後不久委託岳父陳澄波帶回台灣,參加臺陽展雕塑部首展。該件作品可見藝術家將臉部以外的細節轉化為以肌理造型取向,體現藝術家個人主觀的創作意識與性格化後的美感(註四),在《妻子》後方的作品為《駱駝》,其為1939年蒲添生岳父陳澄波贈與的結婚禮物之一,寓意為期許女婿可以「刻苦耐勞,任重道遠」,並期待新人相互扶持。

蒲添生,蘇友讓先生,銅,50x30x20cm,1939年。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蒲添生,蘇友讓先生,銅,50x30x20cm,1939年。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妻子》與《蘇友讓先生》呈現斜對角的對應關係。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作品《妻子》與《蘇友讓先生》呈現斜對角的對應關係。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蒲添生,妻子,銅,24x11x10cm,1941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蒲添生,妻子,銅,24x11x10cm,1941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澄波,駱駝,油彩,53x31.5cm,193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陳澄波,駱駝,油彩,53x31.5cm,193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作品《詩人》、《蘇友讓先生》、《妻子》、《駱駝》在一樓「來自米街走入雕塑」展區中的對應關係以及動線安排當中,觀者可以在自身的體感經驗裏,感受到蒲氏的純粹藝術性格及美學養成。在視覺層面我們可以在典範的作品中,了解到其保留在雕塑上的手感溫度,以及簡潔化後的肌理狀態,與傳神的人物表情;在歷史性上,我們也可認識到其從學成之後,展現的雄心壯志與時代精神;在個人生平上,亦體現了其藝術創作與婚姻的相互關係,像是作品《妻子》墊高居中之後,除了被賦予崇高感以外,也是藝術家生命中相當重要的存在,並屬於創作生涯裡面相當純粹的現代式雕塑代表作。此外,這些內容更伴隨著場域同步展出的檔案資料之相互參照,將其個人的生命狀態立體化於現場性當中(檔案立體化和空間對應以及觀者身體性)。

此物件為蒲添生於1932年(昭和7年)在帝國美術學校習作的畫冊封面,右側有蒲添生的個人簽名。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此物件為蒲添生於1932年(昭和7年)在帝國美術學校習作的畫冊封面,右側有蒲添生的個人簽名。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為蒲添生進入朝倉文夫所開設的「朝倉雕塑孰」就讀的「孰生證明」,文字中寫出蒲添生的現居地與原籍地。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此為蒲添生進入朝倉文夫所開設的「朝倉雕塑孰」就讀的「孰生證明」,文字中寫出蒲添生的現居地與原籍地。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圖說:展覽結構中也呈現蒲添生一開始以東方媒材進行創作之作品,並在寫生當中以單視點透視的概念來進行細節的表現,詮釋東洋畫當時追求現代化的概念。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圖說:展覽結構中也呈現蒲添生一開始以東方媒材進行創作之作品,並在寫生當中以單視點透視的概念來進行細節的表現,詮釋東洋畫當時追求現代化的概念。圖/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進一步來說,在整體的展覽空間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作品之間的「穿透性」和「位移感」,目的是讓場域的氛圍更具有動態感與對話狀態。策展人許遠達也坦言主要的原因在於展臺使用了支架的方式進行呈現,而非傳統的片狀結構;過去的傳統雕塑的展示機制裏面,臺座和畫框的功能類似,主體提供作品一個自給自足的存在空間,並將現實空間隔絕起來,然而本次展覽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個整體性的感受,像是作品與設計物之間,是否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消失線,並將雕塑、空間、展臺是融合在一起。引導觀者以多重視角重新理解胸像系列之作品,在美學上的特殊性及其與文化歷史之間的對話關係。

二樓「寫神入形」展區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二樓「寫神入形」展區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註一:戰後「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成立(1946),蒲添生受邀為雕塑部評審。1949年受教育廳委託辦理「暑期雕塑講習會」長達十三年,培養人才無數。如:沈國慶、呂清夫、鄭善禧、郭東榮、吳長鵬、吳王承、陳一帆、游祥池、何昆泉、周月坡、劉顯威、王忠、康慈美、徐麒麟等人都曾是此講習會的學生。資料來源:「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展覽總論
註二:資料引自展覽說明卡
註三:資料引自展覽說明卡
註四:資料引自展覽說明卡
註五:蕭瓊瑞教授為國內知名的臺灣美術史研究者,知名著作有《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台灣美術史綱》、《圖說台灣美術史》系列套書、《台灣近代雕塑史》……等。(資料取自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訊|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
策展人|許遠達
展覽時間|2023/2/23-2023/5/28
展覽地點|600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本館1-3樓展廳

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嘉義市立美術館畫都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蒲添生
REACTIONS
喜愛

7

好美

0

0

0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