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體系的構想與實踐 關於ART SOLO 2023藝術博覽會市場再脈絡化與進行式
2023-05-0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玉善編輯整理
ART SOLO 2023 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已於5月5日至5月7日於臺北花博爭艷館(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一號)正式開展,在VIP當天便以湧入相當不錯的觀展人潮。ART SOLO一開始的規劃即是以藝術家個人特色及創作脈絡為基底的展會設置,並結合畫廊的策展觀點,讓藝術家的特質可以在展會的場域裏面,發揮最高的效益,同時持續推動台灣藝術與文化的發展,提供藏家精準的選件標準,與建構自我的收藏體系。另一方面,這樣的展會形式除了讓藏家對於找尋新的藝術收藏體系有所幫助以外,對於藝術家也是積累自我展經歷的契機,同時也是畫廊詮釋自我品牌主體價值的重要場域。
預展當天觀展人潮踴躍。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也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畫廊推出自身長期經營較為資深的藝術家,抑或者是全新代理的類型,進而向觀者詮釋自我的空間品味與調性。而相較於兩三年前,因為新進場的收藏客群,而導致推出的藝術品流行化,或者藝術家年輕化的現象而言,在本次展會的呈現上,可見展商們選擇呈現創作脈絡較為穩固與作品品質較穩定,且市場廣度較高的藝術家之創作為主,藉此向觀眾說明自身對於品牌經營的價值與觀點。
Marco Gallery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是故本次展會當中我們可見許多創作技法精湛或者媒材處理方式特殊的藝術創作受到許多的關注,並且有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而具有獨特氣質的藝術創作更是受到藏家們的青睞,像是作品型態與觀點打破視覺維度及媒介上的框架等。不過展商品牌形象鮮明化,且對於藝術媒材處理有更高追求的過程中,也逐漸的影響了藝術市場再次脈絡化的進行式產生,其中也包含收藏客群的分眾化更為明顯,如部分展商指出藏家年齡層較多聚焦在40歲、50歲以上的客群(其中也包含新進場的藏家),他們對於自我喜好的風格類型明確;而40歲以下的收藏族群過去喜歡有新意的創作概念(或稱之為有梗)之選件轉向,相信也會是我們日後值得關注的現象。
阿波羅畫廊(Apollo Art Gallery)|陳昭宏(Hilo Chen)
阿波羅畫廊(Apollo Art Gallery)展出國際重要的照相寫實藝術家陳昭宏(Hilo Chen,1942-)的作品,其曾經為首位華人抽象藝術團體「東方畫會」裏面最年輕的成員,並於1968年時期在巴黎羅浮宮見到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作品《瓦平松的浴女》(The Valpinçon Bather)後,創作轉向為具象繪畫。隨後於70年代時期,開始創作《海灘》系列的作品,受到國際間的關注,並奠定自身於紐約藝壇的定位。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雖然看似寫實,然而卻在畫面的氛圍掌握及構圖當中,創作出屬於自我的符號性,像是藉由模糊化的邊界與背景,進而突顯前景主題的動態構成,抑或者是透過光線的明暗,呈現瓣的細節和紋理。而之所以有如此的效果,除了對於畫筆精湛的技巧呈現以外,同時也透過噴槍的使用,增加媒介本身的層次與張力,打破了繪畫與攝影,具象及抽象之間的思考框架。
阿波羅畫廊展覽空間照。圖/阿波羅畫廊提供
陳昭宏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E01 小暮畫廊(GALLERY KOGURE)|若佐慎一(Shinichi Wakasa)
小暮畫廊(GALLERY KOGURE)呈現藝術家若佐慎一(Shinichi Wakasa,1982-)的個展,其曾經於廣島市立大學美術繪畫系研讀日繪畫。當時他採用大和繪(やまとえ)的基底樣式進行創作(屬於日本十世紀前後產生於日本的民族繪畫),並加入當代流行文本的變造,讓動漫風格與日本傳統繪畫進行融合,詮釋其個人主體的風格語彙及創作意識。而在這次ART SOLO 2023當中,則將其繪畫的內容延伸到三維空間,首次於海外呈現其木雕作品,呈現「雕塑繪畫」的系列。除了延續之前具有日本吉祥圖像的作品內涵以外,同時也展出了植根於日本山岳崇拜和泛靈論(Animism)的作品,像是「熊」與「兔子」的形象及「角」的狀態元素,代表著日本文化對於「神(kami)」的信仰模式。整體而言,他的風格特點在於看似詭異中卻又帶給觀者部分療癒性。
小暮畫廊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若佐慎一近期新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C11 秋刀魚藝術中心(Fish Art Center)|劉欣宜(LIU Shin Yi)
秋刀魚藝術中心(Fish Art Center)呈現藝術家劉欣宜(LIU Shin Yi,1992-)的個展「羽毛與山」,其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在她的創作風格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擅長將作品主體的詩意表述與雕塑本身的造型進行完美的融合,也因此形塑出相當鮮明的個人語彙,像是她的作品中總帶有些微微的哀傷,但卻又具有溫和且撫平人心的治癒性。而這些溫暖的感受也體現於她對於木質本身肌理的處理,以及造型上的動態構成,比如她將身體感融入雕刻的線性與片狀的塊面量體當中,進而搭配多層次描繪於其上的油畫顏料後,將木質較為厚實的質地,轉化為近似繪畫性的輕盈感。藝術家也曾言:「花,是結果之前的過程,為了讓新的種子落於土壤而凋零。如同人向外界宣告自己即將蛻變,與過去告別並重生。藏起花,象徵著將這些鮮豔濃烈的情感內化,以平靜的姿態面對過去,與未來。」
D05 加力畫廊(InART Space)|杉浦康益(Yasuyoshi Sugiura)
加力畫廊(InART Space)呈現藝術家杉浦康益(Yasuyoshi Sugiura,1949-)的作品,其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陶藝碩士學位,為日本知名的當代陶藝家,其曾於2012年得到日本陶藝協會獎,2013年於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發表裝置作品等。他擅長以極度精細的塑形及擬態技巧,將自然界中植物生命力度轉譯到當代陶藝的造型之中,進而引起觀者思考人類、自然、土地之間的對話關係。像是我們眼之所見的各類花卉,如牡丹、百合、山茶、杜鵑、沙羅、向日葵等等,其實都綻放在我們每日移動的路徑或日常當中,但都可能往往被自身所忽略,同時這些看似美麗的植態,也終有榮枯的一天之再思考,進而詮釋生命的力度,饒富禪意。
加力畫廊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杉浦康益,芍藥,陶藝,70x70x40cm,2022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D08 傳承藝術中心(Chuan Cheng Art Center)|黃敬中(JingJhong HUANG)
傳承藝術中心(Chuan Cheng Art Center)呈現藝術家黃敬中(JingJhong HUANG,1984-)的作品,其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近期受到許多的關注,如入選文化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第15屆MIT新人推薦特區」、藝術111年度購入計畫作品等。他的創作媒介主體是以大小不一的木炭與筒形竹炭進行維媒介,進而結合自義大利學到古典馬賽克鑲嵌技法與台灣傳統剪黏工藝後,規律性地排出視覺上的線性結構,同時輔以筒狀的不規則交錯,讓視覺產生向外擴散的爆破性能量狀態。而這樣的狀態也隱藏哲學性上的詮釋,如在歷經痛苦與磨難之後,生命依舊會持續成長。而這樣的概念也正巧與藝術家將灰暗屬性的媒材轉換成具有撼動人心的視覺感受相呼應。
傳承藝術中心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敬中,不要進進走入#3,炭、水泥、木板,102x157x23cm,2022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D14 丹之寶(Tansbao Gallery)|金柏麗(Zimbiri)
丹之寶(Tansbao Gallery)展出藝術家金柏麗(Zimbiri,1991-)的作品,其畢業於美國麻省惠頓學院(經濟與藝術雙學位),為史上首位於不丹舉行個展的不丹女性藝術家,同時其另一個特殊的身分為不丹皇室成員。其國際展經歷豐富,如曾受邀參與印度藝術博覽會(2017 年)、香港巴塞爾國際藝術展(2018年)、德里當代藝術週(2019年)及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2022年)等。本次於ART SOLO 2023帶來藝術家近期的新作,其中我們可以看到老虎是金柏麗經常使用的圖像文本,不過在她筆下的老虎並非僅是反映力量與權威的象徵,同時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安穩的狀態陳述,像是老虎在不丹的神話歷史中是即將滅絕且珍貴的存在。再者老虎的圖騰也具有多重語意的文化及政治地理區位的指涉,像是在其著名的「Box」系列中,可見老虎被擠壓在有限的空間維度裏面,而其中也隱喻了不丹的地理位置及區域情形。
丹之寶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Zimbiri,Puzzle E,96x97,2023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資訊
▍購票連結:https://lihi2.com/ytuub
▍展覽日期:2023 / 5 / 5(五)- 7(日)
▍貴賓預展:2023 / 5 / 4(四)12:00-21:00
▍展覽時間:11:00 - 19:00(5 / 7 至 17:00)
▍展覽地點:臺北花博爭艷館(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一號)
.延伸閱讀: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展商名單公布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在多元創意與競爭共存的展呈脈絡中,ART SOLO 2023 繽紛謝幕
2023-05-09|撰文者: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459
ART SOLO 2023 藝之獨秀藝術博覽會 首次與文化部共同主辦,序列化的展位呈現78位藝術家個展
2023-05-04|撰文者: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06
ART SOLO 2023 以個展為基調,在清晰的觀展動線下,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2023-05-05|撰文者:張家馨24924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2024-11-02|撰文者:巴塞爾藝術展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95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39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