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全基金會2023問問題計畫 藝術家李奎壁個展「香蕉幣」 探索全球化下的價值思辨
2023-09-27|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洪建全基金會2023年度「問問題計畫」將於10月28日開展,本次展覽中藝術家李奎壁將於基金會發表「香蕉幣」個展,展覽為委託創作的一組裝置,以經濟作物香蕉作為切入主軸,藉殖民地式經濟的狀態回應當代的交易機制及其矛盾。
「問問題計畫」為洪建全基金會的藝術委託創作項目,自2015年啟動以來,至今已累積八檔展覽。每年提出一個單純的問題,探討社會、文化與生命內涵。透過藝術家的新創作回應問題,挑戰當前既定觀點,啟發觀眾更多提問。「TRADE or TRAP?」則是今年度的核心命題,展覽透過藝術家李奎壁長期以來對跨境活動和殖民經濟的關注,挑戰我們所追求的經濟烏托邦,以及對於交易和貨幣的認知。
作為一種熱帶地區常見的經濟作物,香蕉也成為上個世紀殖民帝國擴張慾望的具體象徵。二十世紀中葉,日本帝國曾於北婆羅門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殖民地,短暫發行一種軍票「香蕉幣」。展覽的作品之一《香蕉園天氣預報》,便是結合「香蕉幣」的鈔票圖像,再連接至Google 天氣預報,將曾經作為殖民地香蕉園地點的天氣情況,同步呈現於展場的投影畫面之中。
▲李奎壁《香蕉園天氣預報》_裝置作品畫面. 圖/李奎壁提供
作品之二《香蕉幣計畫》則是以脆弱的殖民地式經濟作為原型,從軍票「香蕉幣」因為劇烈通貨膨脹而崩盤的歷史背景出發,李奎壁設計了一套交易系統,並邀請觀眾參與其中。觀眾可以通過在展場中的遊戲參與交換機制,獲得兌換以香蕉圖像重新轉換而成的兩種資產的機會:一是由現行貨幣轉化而成的金屬物件,二是NFT(非同質化代幣)。於是虛擬貨幣、現行貨幣與觀眾的參與,都將在這套交換系統中相互影響。經過這一連串對於持有貨幣的反思、以及去除象徵意義的實驗,關於交換系統的穩定性和信任機制都將受到考驗,同時,也讓觀眾重新思考今日經濟活動底下的種種關係和衝突。
▲李奎壁《香蕉幣計畫》_以金屬鑄造的香蕉. 圖/李奎壁提供
在2023年度,問問題計畫「香蕉幣-李奎壁個展」將持續向觀眾提問,當價值與價格的關係日漸偏離、交易的形象又不斷蛻變,現行經濟、金融體系的信任機制是否能打造人類的烏托邦?如果它早已注定要瓦解,我們又將如何從中挖掘出逃脫的通道?展期自10月28日至12月16日止。
▲李奎壁《香蕉幣計畫》_影像畫面. 圖/李奎壁提供
「香蕉幣 Banana Coin」展覽資訊
藝術家|李奎壁
展 期|2023年10月28日-12月16日(週一~週六,11 am – 6 pm )
地 點|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主辦單位、委託創作|洪建全基金會
多媒體設備贊助|台灣松下電器Panasonic Taiwan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關於藝術家
李奎壁(b.1991)出生於台灣,她在 2019 年獲台北藝術大學的藝術創作碩士學位,現工作與生活在台北。她的作品長期以來關注於在全球化底下為人所忽略的地景以及交換網絡,透過挪用自不同學科的田野調查方法、檔案閱讀以及重新演繹(reenachment)歷史,她以影像、物件及書寫作為呈現藝術計畫的主要方式。她將藝術計畫視為搭建溝通渠道並且誘發討論的方式。
⠀⠀⠀⠀⠀⠀⠀⠀⠀⠀⠀⠀⠀⠀⠀⠀⠀⠀⠀⠀⠀⠀⠀⠀⠀⠀⠀⠀⠀⠀⠀⠀⠀⠀⠀▲藝術家李奎壁. 圖/李奎壁提供
「洪建全基金會」Hong Foundation
洪建全基金會五十年來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等同於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
1953年,礦工之子洪建全先生創立了「國際牌」這個家電品牌,1962年,洪建全與松下幸之助合資成立「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的1971年,洪先生很有遠見地成立「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致力於提倡教育和文化。
七〇年代,洪建全基金會以《書評書目》雜誌開啟了文學評論的先聲;並首開當時台灣新局,以台灣收藏最豐的音樂黑膠唱片和電影資料,帶起了台灣民俗音樂的復興;在台灣經濟成長指數激增的八〇年代,基金會以「文經學苑」開創了人文與企業合一的先河;九〇年代以「敏隆講堂」為名設立的現代學堂,人人在此學習文史哲藝課程與深度閱讀;到了2000年後期,透過委託及直接贊助,支持跨越各學科領域、當代藝術家的「覓計畫」,正式啟動;2023年更與荷蘭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合作設立台灣藝術獎學金計畫,作為國際合作的開端。在基金會多元經營又不斷開展的精神裡,始終有個核心價值是:藉著支持當代創作者來激發「創作文化」;創作者以作品來表達他們持續求新求變的典範。
過去五十年來,基金會影響了各領域的作家、音樂家、電影製片人、編舞家、藝術家……,自初期的陳達、雲門舞集、楊弦,到黃翊、許家維、鬼丘鬼鏟等等,持續不斷地支持台灣傑出的藝術創作者。
延續洪建全基金會之開創性傳承至下一個五十年,我們決心擴展並整合不同概念的多元發展,透過多面向的贊助,為當代深耕創作者的生態系統,深入培育「創作文化」的核心目標。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我們追求並擁護整體性、跨學科、未來創造者和創造未來者的理念所驅動的社會。因為,沒有創造者,就沒有文化,也就沒有未來。
※ 基金會網址:https://hongfoundation.org.tw/
「問問題計畫」The Question Project
「問問題計畫」每年提出一個單純的問題,探討社會、文化與生命內涵。透過藝術家的新創作回應問題,挑戰當前既定觀點,啟發你我更多提問。在「問問題計畫」中,藝術家以不同形式呈現所關注的議題,具公共性與教育性,吸引跨世代一起互動對話、參與體驗的方式來了解藝術家創作理念。
※ 問問題計畫網站:https://projectseek.hongfoundation.org.tw/the-question
▍2015年「WALKING or SEEING」Debbie Carlos
「致路過的女子-Debbie Carlos個展」
▍2015年「WALKING or SEEING」李勇志
「工業盜版-李勇志個展」影片 https://reurl.cc/WGlgbL
▍2016年「DO or DONOT」張碩尹、鄭先喻
「棲息地-鄭先喻、張碩尹雙個展」影片 https://reurl.cc/p6O2vQ
▍2017年「LOST or FOUND」朱駿騰
「八月十五-朱駿騰個展」影片 https://reurl.cc/kXD2r3
▍2018年「CERTAIN or UNCERTAIN」李明學
「邊界-李明學個展」影片 https://reurl.cc/N0V925
▍2019年「REAL or IMAGINED」張永達
「WITHOUT COMPOSING-張永達個展」影片 https://reurl.cc/2LpVQm
▍2020年「TRUTH or MYTH」劉玗
「假使敘述是一場洪水-劉玗個展」影片 https://reurl.cc/EoEeZk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藝術家李亦凡獲第八屆「銅鐘藝術賞」 觸探AI工具和創作之間的未開之地
2024-07-24|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589
全球視野下舉步維艱的鬼魂 強權迫使移轉的生存技術:致穎個展「鬼魂與深藍海」
2024-05-03|撰文者:王襦萱3240
洪建全基金會第七屆銅鐘藝術賞,「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探討技術發展與勞動控制體系間的錯綜關係
2024-03-13|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301
【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香蕉幣》|李奎壁
2024-05-1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2081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11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