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的第30屆ART TAIPEI 202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2023年10月23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完美謝幕。延續著自2021年所觀察到的藏家趨勢、2022年的視覺審美風格轉型,今年新興藏家進場的情況持續升溫。不僅青年藏家持續進場,其份額更佔據將近觀眾比例6成,進而將ART TAIPEI形塑為一場貼近生活與大眾、平易近人的藝術博覽會。展商的選件從古典、當代、寫實、抽象、日、韓、東南亞藝術家等不同風格,結合疫後時代國際展商進場,共同深化並拓寬展覽層次。過往單件大師亮點作品的時代逐漸消逝,轉向青年藝術家以及中生代藝術家奠基實力的展呈,默默宣告藝術欣賞「換代」的來臨。
相關閱讀|展會結束了,還有線上展廳可以逛
第30屆ART TAIPEI 2023 現場盛況。圖/畫廊協會提供
ART TAIPEI 2023 人潮。圖/畫廊協會提供
第30屆 ART TAIPEI 排隊人潮。圖/畫廊協會提供
ART TAIPEI 商業模式的改變
過往ART TAIPEI常見高價的大師作品主導市場,由於單價高昂,僅限少數財力雄厚的藏家,這樣的市場格局在潮流藝術的衝中以及疫情解封的影響下逐漸變化。重要的轉變之一是單價的下降,使更多人能夠進入藝術市場。據畫廊協會訪問藝術媒體、藏家與畫廊,最常見的平均成交單價約在新台幣50-70萬之間(此數字僅為平均,會依單一畫廊調性與藏家結構不同而有變化)。
年輕一代藝術愛好者的蓬勃崛起,標誌著藝術欣賞的大眾化。這意味著藝術不再僅限於少數貴族收藏家,而成為廣泛大眾可以參與的文化領域。據畫廊協會統計,今年購藏藝術作品的年齡層,最年輕的為18歲以下,雖然僅佔微不足道的比例,但這個數字的出現代表藝術的力量已大量結合日常生活,並與更多人互動;這個趨勢不僅為藝術家帶來了更多機會,也豐富了藝術的多元性,這種多樣性也讓觀眾更容易找到自己所喜愛的藝術風格。在ART TAIPEI可看到作品多元性,圖為MIT藝術家王俞晴展間。圖/畫廊協會提供
根據統計,ART TAIPEI最受歡迎的是抽像作品,圖為采泥藝術展位。圖/畫廊協會提供
在ART TAIPEI常見不同風格搭配展出,圖為日升月鴻畫廊展位。圖/畫廊協會提供
ART TAIPEI 2023 展場中也出現大型雕塑作品,圖為安卓藝術展位。圖/畫廊協會提供
換代更新的藏家結構
據展會統計, ART TAIPEI 2023的觀眾觀展經歷在3年以下的佔比高達57%,此項數據在2022年的統計為34%,反映出一波新的藝術愛好者正大量走進藝術的大門。同時可以發現,觀展經歷超過五年的觀眾約佔27%,此項數據在2022年則為48.9%,在入場人數變動不大的前提下,代表進場觀眾的「換代現象」更為明顯。3-5年觀展經驗的比例在2023僅佔15%(2022年為17.1%),藝術欣賞的中間份子所佔比例,不僅較少且看似正在減少,值得所有的藝術產業界人士討論。觀眾可在多樣的作品中尋找自己喜歡風格,圖為日本展商COMBINE / BAMI gallery展位。圖/畫廊協會提供
年輕觀眾持續進場,喜愛的風格也非常中心展位廣泛,圖為晴山藝術。圖/畫廊協會提供
而在大會的統計中,主力收藏群體雖仍然是超過45歲的中生代觀眾,但34歲以下的收藏家則超過25%,若加入35-44歲的群體,則超過58%,與以往進行藝術收藏印象中都是事業有成的50歲中年人士印象有明顯的出入。
ART TAIPEI 2023突顯了台灣藝術市場正在走向多元化的過程,對一個藏家出手單價調整、大眾審美角度拓展,並面臨市場大幅更新、轉型的藝術市場來說,ART TAIPEI的30周年也以台北藝術產經論壇拓展了更多的想像,並針對未來藝術產業發展提問。ART TAIPEI 2023 台北藝術產經論壇其中之一 - 數位憑證標準化與國際貿易: 藝術產業篇。圖/畫廊協會提供
文化部長史哲參觀ART TAIPEI 2023數位雙生特展區。圖/畫廊協會提供
ART TAIPEI主辦方畫廊協會身兼政府公部門與產業對接的平台,同時也肩負著社會藝術教育的使命,在維護自由市場機制的前提下,ART TAIPEI勢必將在國際展會與強化在地特色的兩個路線之間不斷平衡,並在眾多國際藝術博覽會的競合下,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式,以呈現台灣藝術產業的獨性之處!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9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