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撰文者: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今日(9/22)舉辦「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開幕式,展覽以「物質」作為核心,思考台北如何作為客家新原鄉進行歷史敘事,更企圖考掘客家人的美學意識與遷徙間的關係,同時將於9至11月間的週末,舉辦19場教育推廣活動,讓觀眾對展覽有更豐富且深刻的體驗與認識。
佈展工作畫面 (攝影:許博彥)。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佈展畫面 張猷琛 (攝影許博彥)。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今天開幕表演活動由舞蹈藝術家張猷琛帶來精彩的-「行路」登場,接著由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徐世勲致詞,徐世勲表示:「台北作為多元移民組合的城市,客家人約占五分之一的人口數,在這裡面二次移民到台北的客家人不在少數,而隨著時代變遷都會客家人對於客家文化的認識及認同流失更顯嚴重,希望透過這場展覽,幫助大家重新思考台北做為客家新原鄉所型塑出的當代都會客家內涵,也是本展覽的關鍵核心」。
接續活動由本展藝術家羅懿君策畫的「糖蜜、酒精、健身工坊」表演,精彩又生動的演出讓與會貴賓看得目不轉睛,緊接著由本次參展的藝術家以及與會貴賓一同上台進行開幕儀式將活動燈箱點亮,展覽也在此時正式地揭開了序幕。
張猷琛 《行路》 演出。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張猷琛 行路 (攝影:許博彥)。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羅懿君 糖蜜酒精健身工坊 (攝影:許博彥)。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羅懿君 作品《糖蜜酒精健身工坊》。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本次展覽邀請跨世代的藝術家帶出自己的客家經驗與客家關懷,在展覽中為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帶來對話空間,支持他們分享彼此的客家經驗,進而產生當代台北客家的認識與認同,展覽中可以看見已故導演李行先生的經典客家電影《原鄉人》以及邱子晏藝術家藉由補拍形式以回應李行導演的《小城故事》,還有資深客家紀錄片導演彭啟源與藝術家兒子致穎進行的跨世代合作《山誦》,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對話,讓台北都會客家展現繽紛且充滿活力的共融概念。
邱子晏 小城故事(攝影:許博彥)。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邱子晏 作品《小城故事》。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策展團隊與彭啟原之檔案研究。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致穎X國立台灣戲曲學院 演出。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藝術家羅懿君藉由其作品回應客家產業變遷、藝術家康雅筑從客家的織染文化轉譯全新創作、吳梓安導演《此岸:一個家庭故事》和港籍藝術家羅玉梅《客途秋恨》展現了離散與團圓過程的羈絆、舞蹈藝術家張猷琛為展現台北客家人的返鄉過程的精神狀態,結合金屬工藝進行作品《行路》演出,展覽現場結合香水品牌《迷香人Pure way》香氛,讓客家人產業-樟木、菸草等香味環繞於展覽中。
即日起,展覽現場將準備300份香水小禮品,只要填寫展覽滿意度調查的觀眾,就可以換取一份禮品喔,數量有限換完為止,更多詳細活動資訊可以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網站https://ssl.thcp.org.tw/與FB粉絲專頁查詢。
康雅筑 泥毯(攝影:許博彥)。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康雅筑作品《泥毯》。圖 /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