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王襦萱整理
2023年10月11日倫敦海沃德畫廊舉辦「杉本博司:時光機」展覽,同時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杉本博司回顧展。展覽呈現了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的諸多經典作品,其中也囊括一些較為鮮少曝光的作品,綜觀來看,整檔展覽凸顯了杉本他對攝影歷史脈絡、數學以及光學,甚至是科學的豐厚興趣與觀點。《海牛》,1994。圖取自designboom
「時光機」(Time Machine)闡釋了杉本對時間和記憶的感知與理解,開拓出哲學性的探索,另方面也論及至,攝影作為一種既用於記錄又用於創造的媒介,這種模糊的雙向性。杉本博司表示:「相機是一部能夠呈現時間感的時光機…相機不僅可以捕捉單一時刻,還能捕捉歷史、地質的時間,甚至是一個永恆的概念,包含時間的本質…每當我加以深入思索這種時間感,越覺得這可能是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人類的關鍵因素之一。」《基諾沙戲院》,2015。圖取自designboom
展覽以藝術家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的黑白攝影系列為開端,此系列的題材圍繞在自然、歷史景觀之上。這些景觀照片影響到後續杉本對於時裝的關注,同時也開展出杉本提出的「存在的脆弱性」(fragility of existence)。展覽聚焦探討時間這一概念,特別是杉本博司的《戲院》(Theaters),該系列在電影宮和露天戲院中取景拍攝,用長時間曝光的方式記錄下整部電影,因此螢幕上看到的所有戲情,都將壓縮成一片白色圖像。他著名的《海景》(Seascapes),在畫面上平均分割了海面和天空,形塑出一種沒有任何人類痕跡存在的世界,然而這似乎也喚起了抽象繪畫的表現經驗,同時表達了杉本博司某程度上關注「人類之前和人類之後」的世界狀態。
《UA 戲院》,1978。圖取自designboom
《海景》,1980。圖取自designboom
在《建築》(Architecture)中,呈現給觀眾們的是一個有關模糊現代建築的畫面,從艾菲爾鐵塔到雙子星大廈,作品中展現了特有的均質模糊,傳達了「末世後的建築」情境下如幽靈般的形象。《肖像》(Portraits)這一系列,則是將鏡頭對準了蠟像館中那些著名的歷史人物蠟像,以黑白攝影來呈現出更為生動人物狀態,從伊麗莎白女王到王爾德再到達利,這一系列的作品突顯了我們看待事物的潛力。正如藝術家所說:「無論被觀看的對像多麼相似,一經觀看,它就像真實的一樣。」
《薩爾瓦多·達利》, 1999。圖取自designboom
《戴安娜王妃》,1999。圖取自designboom
展覽的最後一部分則是聚焦在藝術家試圖透過攝影作品,來喚起不同且無窮的時間觀念,包括他的《佛海》(Sea of Buddha),該系列是他獲准在京都自十三世紀建立的著名佛教寺廟內拍攝,除了影像呈現的時間感,以及莊嚴肅穆氛圍,更是導入到更深一層的含意,在這個信仰大多已經式微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佛教雕像?而這對今天的人們又有什麼意義。《閃電之地》(Lightning Fields)透過讓感光相紙暴露在范德格拉夫起電機(Van de Graaff generator)的電流中,藉此創造了非攝影機拍攝的顯影相片。《佛海049》 , 1995。圖取自designboom
《閃電之地225》, 2009。圖取自designboom
而展覽的最後以《光學》(Opticks)系列作為結束,這是一組色彩強烈的經棱鏡折射的光線的照片。受到牛頓對於各式光線屬性的研究、啟發,同時借鑒了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等藝術家的色彩運用與觀念,《光學》呈現了滲透深入的各種微妙色調。除了他的照片外,還展示了山本博司的兩件拋光金屬雕塑,其造型使用了蒂尼曲面,顯示了它的概念既是指向了數學方程式,又暗示了現代主義的抽象形式。
《數學模型 002 》,2005。圖取自designboom
海沃德畫廊的主理人拉爾夫.拉戈夫表示:「杉本博司是一位出色的視覺詩人,作品在感性的表達中,擅長生長出一種悖論,同時他也是一位富有才華的後現代主義者,他藉由承襲細緻的老派工藝,製作出高品質的作品」。而這些無法一眼看透的照片,借鑒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方法,以及融合抽象藝術和肖像形式。在不同時間維度的觀點下,合併出了從原始時期到文明末日的時間軸線,他的攝影作品巧妙地重新彙整了我們對所謂創造性的想像,並改變了我們對歷史、時間本身存在的認知。在眾多攝影師之中,杉本的作品總是有著深刻和獨特的思想蘊藏在其中。
REFERENCE
REACTIONS
2
1
0
0
2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