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墨倒置」蕭志中個展:翻轉「墨」空間,重新觸發觀者與作品的情感連結
2023-12-11|撰文者:THE BRIDGE ART / 蕭志中
當墨的流向失去重力,空間將重新翻轉,情感亦隨之觸發。
此展為蕭志中 書墨藝術家 的第二場個展,距離首個展約莫兩年時間,創作的內容也從文字主題拓展到圖像。將傳統書墨的布局在空間中釋放,跳脫書法書寫的框架,挑戰了觀者習慣的閱讀方式,作品彷彿失重,失去絕對方向性,讓觀者以不同角度感受書墨帶來的心靈觸動。其中唯一一件跨越兩次展覽的作品「墨」,也在主視覺中以倒置的方式呈現,成為銜接展與展之間的渠道,象徵著「墨」空間的翻轉,觀者與藝術品的情感連結也重新被觸發。
藝術家蕭志中。圖 / 攝影師 林蔚絨
蕭志中作品〈墨〉- 墨韻四開,四平八穩。2021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當一段中文句子,不再只是一串文字。」
「醉生夢死」將四個字相連在一起,表達了在汲汲營營忙碌的生與死之間,也應保有微醺時的自在以及作夢時的自由;而「歲月」時光的流逝無聲無痕,也如一把刀,一個不留神大半的歲月已被切去,時光的珍貴無從交換。
蕭志中作品〈醉生夢死〉-有人忙著生,有人趕著死,但別忘了偶爾的醉生夢死。2023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蕭志中作品〈歲月〉-時光歲月,流逝無痕。2023 (70x70cm )。圖 / 攝影師 林蔚絨
蕭志中作品〈思念是一種病〉-拆解思念,療癒自我。2023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蕭志中作品〈你我他〉-彼此關係的疏密,永遠的人生課題。2023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作品中以漢字拆解重組的三件作品 —「思念是一種病」、「你我他」、「陰陽」。「思念是一種病」作者拆解了思念之情,將情感隱藏在解構、錯落的筆畫構成中,潛在抒發了在異國進修時的思鄉情懷;「你我他」一作,則是詮釋了人際關係三者之間的互動,巧妙的將「我」字的筆劃與其他二字融合,並保持著游刃有餘的彈性;「陰陽」則是將兩字倒反,將相同部首環繞於外,陰陽調和的意象直接的與圖面相映。將書墨筆劃重組,進而化作闡述的意念,藉由文字參入新的涵義,給予觀者不同的思維角度。
蕭志中作品〈凹凸〉茫茫人海,尋找專屬你的契合。2023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凹凸」、「心流」則是藉由文字及物件的重複組成,以蔓延的方式延伸開展於畫布上。「凹」、「凸」這兩個漢字直觀性的呈現了其本身的意涵,傳達在了形形色色、茫茫人海之中,尋找到與自己的契合;「」則不預設心靈流動的方向,順著愛心輪廓的方向不斷地推進,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如果當觀者直視藝術的時刻,可以將人的想像空間帶到另一個領域,那就會是個好作品」---蕭志中
蕭志中作品〈澍森〉及時甘霖,樹木繁生。2023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蕭志中作品<欲霸不能> 欲霸,而不能。2023 (110x110cm)。圖/蕭志中提供
在大自然系列裡「澍森」從中心出發向周圍蔓延,記錄下森林在雨後繁茂生長的一刻,甲骨文的「木」以環生方式呈現,逐漸向外不止息的衍生。「浮光掠影」則呈現飛鳥於空中飛過映在湖面上的瞬間,虛影卻真實。在本展中尺寸最大的作品「欲霸不能」則呈現了作者對於大自然生態的崇敬,也連結了藝術家過往在抵達大霸尖山時的心路歷程,雖過程痛苦艱辛但當回過神,對於自然的招喚仍欲罷不能。此作運用書墨中的乾筆細膩的呈現了在陽光照射下,蒼勁的岩層紋理,並藉由點綴前景的山徑,傳達了人在自然之中的渺小。作者刻化自然界中的物件原型,以此與觀者的心靈相連。
蕭志中作品〈疊〉人生履歷,一層一層的不斷疊砌。2023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蕭志中作品〈擔〉歲月的歷練,甜蜜的負擔。2023 (70x70cm )。圖 / 攝影師 林蔚絨
蕭志中作品〈迷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2023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疊」、「擔」將日常的生活物件入畫,以乾筆飛白的方式呈現後背包歷經歲月所留下的痕跡,以及老書堆疊的場景。在消費主義當道、資訊迅速更迭的時代,身歷其境所留下來的痕跡以及累積到身體內的人生歷練,反而值得被記錄下來不斷反芻,重複思考。「迷宮」則以傳統書墨詮釋了當代最常使用的數位印記QRcode,作者藉重新書寫此印記,夾帶自己的創作源頭及歷程,展現傳統與數位時代共存的可能性。倘若跳脫對QRcode的既定印象,將人縮小放入其中,彷彿真人版的大型迷宮,人群在其中尋找著出口,從不同尺度或是不同時空去解讀,則會有全然不同的想像空間。
蕭志中作品〈夫妻〉相愛互持,撐起一個家。2023 (18x18cm )。圖 / 蕭志中提供
本次展出,仍依循著首展的調性,保留日常創作軌跡的小幅創作,以筆劃與圖像產生連結,試圖讓觀者在會意之後感同身受。一樓展間裡,「冉冉」藉由文字向上浮動的布局,讓人感受到逐漸冉冉上升的氛圍;「夫妻」則藉由筆劃相互交疊,構成人字房屋的屋架,撐起了一個家庭;「苦」則將筆劃轉化為人的五官,當感覺痛苦時,就緊閉雙眼大聲吶喊,讓情緒徹底紓發;「藥」拆解成了上部的「艸」與下部的「樂」,傳達了大自然山林之間,是帶來快樂的解藥;「修行」將筆劃調整為接近平行的方向重複書寫,強調修行是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著相同的舉動,才能逐步產生成效。「日子」將「日」轉變為球體在上滾動,「子」呈現平衡狀態,暗示著每天過的日子,不過就是保持潤澤、維持平衡就好。
蕭志中作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心轉而境轉,無處不是美景。轉念了,就不用急著轉身了。2023 (18x18cm )。圖 / 蕭志中提供
其中有的「雲」將筆劃向左右輕柔的隨風飄移,感受到自在的雲淡風輕。「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小件作品中文字數最多的一件,原文源自王維 五言律詩《終南別業》,描述著詩人興之所至隨處而行,不知不覺間走到了水流的盡頭,沒有路可前行了,那就坐下來休息一下;休息期間,抬頭望向天空,就看見白雲悠悠的從山間升起,隨風而去。在構圖上也是順著筆劃架間的組合拓展,遇到邊線就下轉,無預設性的走筆,自然的呼應了語意。
蕭志中作品蕭志中作品
圖 / 攝影師 林蔚絨
圖 / 攝影師 蕭志中
在Congrats Café的二樓展示空間裡,挑高及灰色混凝土質感的牆面,讓作品與空間十分相映,部分自然光從屋頂滲入,剛好打在「欲霸不能」的山頂上,也帶入了部分自然的情境。希望觀者可以啜飲著道地的咖啡,感受著獨特的空間,並讓藝術帶你進入不同的世界。
《捨本築墨》蕭志中 個展
展期|2023.12.02 - 2023.12.27
展出咖啡廳|Congrats Café ( 配合店家一杯飲品低消)
藝術家個人網站: https://www.instagram.com/zac_xiao/
藝術家作品收藏連結: https://www.tba.tw/artist/595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一生書寫臺灣山川靈韻:臺灣藝術巨擘林惺嶽辭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蕭志中書墨首個展「捨本築墨」喚起書墨記憶的新想像
2022-01-19|撰文者:THE BRIDGE ART/蕭志中3993
立法院裁減文化經費:文化部預算削減衝擊視覺藝術,畫廊協會、視盟呼籲應審慎處理
2025-01-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94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72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2025-01-1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783
「串門子——大溪街區找藝術」開展,百年街區老屋與藝術創作的對話,邀您以“串門子”的方式 探索大溪之美
2025-01-17|撰文者: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9
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