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撰文者:THE BRIDGE ART/蕭志中
「捨本築墨」蕭志中書墨首個展在1月5日至1月28日於cafe noote 展出。蕭志中畢業於中原建築系並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建築與都市碩士,小學於彰化鄉下初識書法,感受到水墨的趣味,但也在國小畢業後很少再提筆寫字。直到北上就業,工作之餘向李蕭錕書法家學習,對於書墨有更開闊的思維,而不侷限於文字的書寫。也於國外求學期間,漸漸將文字解構,將直觀圖像的意念滲入創作之中,跳脫了框架,讓作品的樣態與觀者產生更深層且直接的鏈結。
蕭志中作品〈日日〉〈同框〉〈高處不勝寒〉〈伴〉〈浪流連〉〈雨〉,2020-2021,水墨,(18x18cm)。圖 / 蕭志中 THE BRIDGE ART提供
在留學於英國時,蕭志中用隨身所攜帶的簡易水墨用具,開始在筆記本上創作,一方面藉此一解鄉愁,也無意間成了重新組構文字的起點。在異地的一次小的聯展中,深深地體會到,在不識中文的外國人眼中,只能從圖案去感受創作者的意念,筆順及構成似失去了絕對規則性,可以拆解後重組,賦予它新的生命;而對於看得懂中文的華人來說,重組的文字則如解構一道似曾相似的符碼,試著拼湊隱藏其中的線索。
蕭志中書墨首個展「捨本築墨」展場實記。圖 / Ines Lin提供。
蕭志中笑著說:展覽期間,有興趣上前詢問、購買的都是外國人。這讓他發現藝術無國界,而水墨或是書法的意念傳達也無須執著於某種書體,當作者完成創作,觀者自然會有其相映的感受,而兩者之間更無須同步翻譯。
『捨本築墨』
「捨」去對事物原「本」的預想,重新以空間構「築」水「墨」。
取同音『捨本逐末』,原指棄農桑而事工商,泛指做事舍棄根本,而追逐枝節。 然而對蕭志中來說世間萬物的所有枝微末節,其實可能都蘊含其深刻的意義, 細細斟酌甚至可能翻轉整個概念。此展覽亦以此為軸,以新的思路重新展開。 傳統中文書寫本具有其空間虛實,傳達出其獨特美感;然而當筆畫重新組構, 墨白重新分配,輕重重新調劑,文字將跳脫框架,傳達新的意念, 即捨本 • 築墨。
蕭志中作品〈山〉- 綿綿千山,交疊相嵌。2021,水墨, (70x70cm)。圖 / 蕭志中提供。
蕭志中作品〈水〉- 波光粼粼,相連不絕。2021,水墨, (70x70cm)。圖 / 蕭志中提供。
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包含了圖像符碼式的作品 —「山」、「水」、「林」、「森」、「牛」、「階」,皆創作於疫情期間,主題都環繞著自然及生活。蕭志中在創作過程中,試想著當人苦悶獨坐於室內,而盼望貼近自然,尋求回到原始生命的慰藉,藉由感受自然得以在心靈上重獲新生。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創作,源於中文字的源頭 — 甲骨文,他覺得文字的創造來自溝通及記錄,如果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山的交疊相嵌、水的波光粼粼,又何必執著於是圖還是字?
蕭志中作品-〈牛〉- 牛轉乾坤,是動詞、名詞、形容詞? 2021,水墨,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蕭志中作品-〈階〉-上階下階,一期一會。2021,水墨,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另外的一個系列是文字組織上的重構,如「當下」、「儀式」、「顛覆」、「墨」、「寬廣」、「太極」。在看展的過程中「當下」很容易讓人感受到熟悉而又陌生,無法在第一眼讀出。蕭志中解釋,這是從小在教室裡養成的書寫習慣所致,一格一個字才是正確標準的寫法,「當」一個字被拆成三個字並與最後一個「下」組合,就會讓人在一時半刻無法辨讀,然而從皺眉到恍然大悟後會心一笑的「當下」,就是此作的創作源頭。
蕭志中作品-〈當下〉- 小-冋-田-下,當-下-即-是。2021,水墨,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蕭志中作品-〈顛覆〉- 反著看,哭臉就變笑臉了。2021,水墨, (70x70cm )。圖 / 蕭志中提供。
在展區亦留下一道牆,展出了14幅紀錄生活感受的隨筆創作,補足了整場的思維脈絡。保持著生活的簡單創作,不錯過任何一個不經意的靈光乍現,如其中一幅作品「日日」的註解,日日平凡,然而平凡其實不凡。也正如蕭志中曾說的,他只是在建築與水墨之間,試圖尋找彼此連通的渠道,而作品只是記錄下這探索未知的歷程。
觀者可以選擇一個悠哉的午後,在cafe noote這輕鬆的空間中點一杯咖啡感受這不同的空間氛圍,體會水墨與空間的交融、疊合,也許喚起了你對書墨記憶新的想像,亦或是在其中遁逃於山林之間,短暫的脫離世俗的枷鎖,回到生活的初「心」。
蕭志中書墨首個展「捨本築墨」展場實記。圖 / Ines Lin提供。
《捨本築墨》蕭志中 個展
展期|2022.01.05 - 2022.01.28
展出咖啡廳|Cafe noote ( 配合店家一杯飲品低消)
藝術家個人網站: https://www.instagram.com/zac_xiao/
REACTIONS
1
0
0
1
3
熱門新聞
1
從電影「無雙」看藝術與金錢的真假、善惡和現實(含深度影評解析)
2023香港巴塞爾Art Basel HK現場聚焦,非池中16件嚴選作品解析!
帝圖2023迎春拍賣會0326盛大登場,溥心畬六十周年臺靜農舊藏《溥王孫茂林秋色圖》及「中國眼鏡公司珍藏」重量領銜,聚焦清乾隆翡翠龍紐蓋瓶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由Delphine Pouillé獲頒「桃創獎」首獎!入選作品於桃園展演中心盛大展出至4月30日
赤粒藝術《人間樂園》蕭珮宜個展:在無法妥協的工法中,感受生死、人性與希望
ART TAINAN 2023 台南藝術博覽會:在藝術原創和城市映像之間探尋美學關係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宣布展覽主題「小世界」與部分藝術家名單
2023 Art Central 開幕:深入現場,分享10件精選作品及趨勢觀察!
2023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Art Basel HK 亞洲觀點的漸進擴張與藝術型態轉向
黃土水最大規模個展!國美館推出「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匯聚藝術家短暫卻璀璨一生的創作心血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時事觀點高雄藝術能量持續綻放!高美館《2023高雄獎》頒獎典禮今(25)登場 580件作品中脫穎,洪瑄、翁榛羚、蔡佳宏各獲首獎50萬元
2023-03-25|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