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影像藝術傳奇人物張照堂辭世,享壽81歲
2024-04-0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攝影藝術雜誌「Voices of Photography攝影之聲」今天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貼文並代家屬公告表示,曾獲第59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臺灣攝影家張照堂昨晚(4月2日)晚上11時逝世,享壽81歲。他的創作領域橫跨電視、電影、紀錄片等,曾獲頒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以及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2018年舉辦「回望─臺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_1970s-1990s」攝影展,攝影家張照堂為策展人之一。(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1943年出生於板橋的張照堂,攝影的啟蒙來自於從哥哥那裡借來的相機,自此開啟他對攝影的著迷。張照堂曾說:「拍照可以打發時間」,高中時加入了攝影社,與前輩攝影家鄭桑溪學習攝影,開始了他的影像探索之旅。張照堂於1960年進入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就讀,雖然他的專業是工程,但他的心卻更靠近文學和藝術,並受到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和現代主義等思潮的深刻影響,從而啟發了具概念性和實驗性的攝影創作,藉由攝影傳達自我意念,而後以獨特的攝影圖像,
張照堂在平淡無奇的地點編演各種荒誕行為,試圖以攝影作為藝術媒介,並探究表達自由,記錄同代人在臺灣戒嚴時期的百無聊賴和苦悶。張照堂每張照片均以地點和日期命名,既帶有日記性質,同時連結地域。而「無頭人像」是他作品的標誌,以此表現虛無主義或空無所有的感覺,在自家天台上利用斜射的陽光和自己的影子,造出斷頭的意象效果。人像與白色的背景、隱現的山峰並置,看似從容自在,「凝視」一片空虛。
張照堂,〈板橋 1962〉,1962。©M+
1965年,張照堂與鄭桑溪舉行「現代攝影雙人展」,其視覺風格穎異的作品有別於主流的沙龍傳統而引發注目討論。其後,他陸續參加「現代詩展」(1966年)、「不定型展」與《劇場》雜誌的電影發表會(1967年),發表攝影裝置作品與實驗影片,追尋前衛的藝術表現。
1968年起,張照堂開始在中視擔任攝影記者,參與製作眾多膾炙人口的電視紀錄專題並尋求突破。其中包括1970年代在《新聞集錦》單元中,以結合鄉土民俗與西方音樂的大膽嘗試,令紀錄片耳目一新;以及於《芬芳寶島》系列,攝製《大甲媽祖回娘家》等多部生動記錄台灣民間傳統的重要影片;作品《古厝》與《王船祭典》不但分別獲頒金馬獎及金鐘獎的肯定,1980年代他參與編導攝製的《美不勝收》和《映象之旅》系列,也以具文學性的音像表現和人文關懷,為台灣的影音紀錄敘事展開新頁。
1974年,香港導演唐書璇欣賞張照堂風格強烈、冷峻疏離的黑白靜照,邀請張照堂為電影《再見中國》掌鏡;該片描述中國文革時期四位年輕人偷渡到香港的故事,部分場景於台灣搭景秘密拍攝,為影史上首部直接處理文革的華語電影。
張照堂,〈萬華 1978〉,無酸性,纖維紙基相紙,1978,16X20英吋。©張照堂
張照堂,〈淡水〉,無酸纖維鋇基攝影相紙、數位輸出,1987,20X24英吋。©張照堂
除了攝影創作、紀錄片拍攝與教育工作外,張照堂另一成就在於其所彙整編輯、促成出版的台灣攝影相關書籍。其中較為重要者,包括1988年出版的兩大冊《影像的追尋:臺灣攝影家寫實風貌》,系統性地介紹、評析鄧南光、林壽鎰、張才、黃季瀛、徐清波、許淵富、許蒼澤、陳石岸、林彰三等三十餘位前輩攝影家,建立起台灣寫實攝影的歷史系譜。而兩套共13本、分別發行於1989年與1996年的《台灣攝影家群象》系列叢書,則仿效法國Photo Poche攝影書的小開本格式,介紹台灣老中青不同世代的攝影創作者,內容涵蓋鄧南光、鄭桑溪、張照堂、王信、侯聰慧、劉振祥、張才、李鳴鵰、林權助、梁正居、高重黎、吳忠維、周慶輝。這兩套書對於台灣老攝影家與影像新秀的重視與突顯,承先啟後地豐富了台灣攝影史的面貌。
REACTION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Makoto Lin《不盡.富士》 以攝影訴說對於心中淨土的情感與寄託
2024-12-30|撰文者:林侑澂2169
忠泰美術館國際巡迴攝影藝術展《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 跨國聯合製作約兩百件作品 反思人類的當下與未來
2024-03-15|撰文者:忠泰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67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迎接2025,聚焦「語言」探索文化,首推「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及「焱山之城」
2025-01-02|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485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迎接2025,聚焦「語言」探索文化,首推「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及「焱山之城」
2025-01-02|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485
2024年『世安美學獎』評審結果揭曉!
2024-12-31|撰文者:世安文教基金會2423
淬煉形體與時序:王尋在數位動畫縫隙中所孕育的雕塑哲思
2024-12-31|撰文者:張家馨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