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時事觀點二戰後塑造兩大洲藝術景觀的藍籌畫廊「Marlborough Gallery」,將於今年 6 月停止運營
2024-04-0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
擁有近80年歷史、被認為是全球最悠久且知名的其中一間藍籌畫廊-馬爾堡畫廊(Marlborough Gallery),近期在藝壇投下震撼彈,日前其董事會宣布將於今年六月關閉旗下在紐約、倫敦和馬德里和巴塞隆納分支機構的運營。Marlborough畫廊因代理多位知名藝術家和藝術遺產而聞名,包括攝影家比爾·布蘭特 (Bill Brandt,1904-1983)、雕塑家黛博拉·巴特菲爾德(Deborah Butterfield,1949-)、畫家文森特·德賽德里奧(Vincent Desiderio,1955-)以及西班牙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等人的作品。
馬爾堡畫廊(Marlborough Gallery)位於倫敦空間外觀。 ©Marlborough Gallery。
自2020年起,Marlborough 經歷了一段不穩定的時期,包括內部動盪、疫情爆發初期的撤退以及與前總裁Max Levai的法律糾紛等,這些紛擾與挑戰成為董事會做出結束運營決定的主因。畫廊表示,爾後將不再在一級藝術市場上舉辦展覽或代理藝術家,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分散其多年來積累的庫存。
Marlborough畫廊的創始人之一Franz Plutschow於新聞稿中說到:「這一決定是在長時間考慮後做出的決定,標誌著畫廊近80年歷史的終結。我們對所有一直處於Marlborough核心、並對其傳奇歷史有著不可或缺貢獻的藝術家深表感激;亦對我們專業和敬業的員工表示謝意,特別是那些將在我們結束營業過程中繼續與我們合作的人員。」
根據外媒報導,該畫廊接下來計畫將以私下銷售、拍賣或其他渠道出售其庫存,並已聘請顧問指導這一段過程。銷售所得的部分收益將捐贈予當代藝術家的非營利文化機構。除了出售藝術品庫存外,Marlborough畫廊還計劃出售位於美國、英國和西班牙的黃金地段的館舍。畫廊過去的庫存估值高達2.5億美元,包括從紙上作品和攝影作品到50多位藝術家的重要繪畫等。
Marlborough 畫廊紐約內部空間,現正展出「Teruko Yokoi:A Panel Discussion」。 ©Marlborough Gallery。
Marlborough畫廊於1946年在倫敦由奧地利猶太移民法蘭克·勞埃德(Frank Lloyd)創立,他於1938年逃離奧地利,並在戰爭期間服役於英國軍隊,遇到了奧地利書籍商人哈里·菲舍爾(Harry Fischer),成為畫廊合夥人。最初,Marlborough主要聚焦於法國印象派、後印象派和現代作品,但在勞埃德的領導下,決定轉向代理當代藝術家,與此之後向許多英國戰後重要藝術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包括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亨利·摩爾(Henry Moore)、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班·尼科爾森(Ben Nicholson)等。
Frank Lloyd, Gilbert Lloyd, 和藝術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75年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Marlborough Gallery。
1963年,Marlborough擴展至紐約市,成為當今藝壇領航的重要國際畫廊。「Marlborough New York」以其代理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而聞名,展出了理查德·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rn)、阿道夫·戈特利布(Adolph Gottlieb)、菲利普·加斯頓(Philip Guston)等藝術家的作品,並代理了弗朗茲·克萊恩(Franz Kline)、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等人遺留下來的作品。
在未來幾年Marlborough陸續擴張其畫廊版圖,並在1970年後,陸續於全球多地設有畫廊支點,包括羅馬、蘇黎世、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東京等。1980年,Marlborough在馬德里建立了當前的畫廊,2014年擴展至巴塞隆納,成為了西班牙和南美藝術家的重要代理畫廊,如安東尼奧·洛佩茲(Antonio Lopez-Garcia)、胡安·格諾維斯(Juan Genovés)等。2000年,亦在摩納哥也建立了畫廊,透過專門從事版畫和攝影的「Marlborough Graphics」,旨在以更好入手的價格為藝術愛好者提供服務。
Marlborough Gallery位於倫敦空間內部,圖為過去展出「Lapsus Calami」藝術家聯展展場一景 。©Marlborough Gallery。
關於畫廊結束營運、庫存分散和未來計畫等的的進一步細節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宣布。然而,此次的消息引來各界討論,它不僅標誌著一個重要藝術機構的終結,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代藝術市場和藝術界內部結構變化的動盪與新趨勢。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