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4-05-30|撰文者:王襦萱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自2010年起舉辦「堤頂之星」藝術徵件計畫,旨在於提供年輕藝術新秀一個展演的舞台,讓其創作內容可以被更廣泛的被觸及,也因此許多藝術家在此發表後,受到了不同性質之機構關注,促成創作路徑上的多元發展。到了2022年,有鑑於臺灣社會各類藝文贊助風氣的提升,基金會希冀獎項機制與時代精神可以延展出更多的對話框架,因此升級轉型為「堤頂之星2.0」徵件計畫,其核心精神乃是鼓勵新世代的藝術創作者,提出具有策展思維的藝術實踐,以跨領域、共創的藝術行動來回應社會中不同層面的問題意識;以文化發展的角度,實踐對於社會的永續關懷。

" You see that mountain over there? Everything seems really close. That's the future. And now... everything seems really far away. That's the past."〔註1〕

過去總是遙遠,而未來臨近在眼前,這一句電影台詞顯示出了人類對於時間存在著某種感性的錯覺,而這份錯覺所帶入的情境,又總是雜揉進一點扼挽,人類不曾真正的準備好面對眼前所及的事件。儘管原先這段台詞與本次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策辦的2024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明日再生:永續.環境.想像」的命題並無緊密關係,但這句台詞卻像是合腳的鞋子,服貼的攀附著看完這檔展覽的情緒。此次展覽的核心圍繞的核心是什麼?它既不是政令宣導式的展覽,也非俗套的去呼籲環境之於人類的重要性。
2024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明日再生:永續.環境.想像」展場照片。圖/張晴文提供

當人的無限性直面世界的有限性,而時間簇擁著文明的進程,什麼是人類應當察覺到,且規避的歷史,進而思索明日該如何到來。策展人張晴文在論述中就提到了塞荷(Michel Serres)的論點,在過去,人類認為自身與外部環境的關係是趨於脆弱、被壓制,受困於有限的發展裡,現在這個意象來到當代則是有了翻轉。就如人類讓地球的地質在短時間內積累出的人類世,高強度的進步,伴隨不可逆的環境影響,人類從內在狀態的擴張,乃至對外部世界的涉入,徹底地體現出人類事實上是無限的,技術與技術物的革新,反之自然卻是有限的,展覽在此所提出的是全球人類應當「做點什麼」。策展人接續分享到塞荷經常提到的論點,他表示新的世界、時代的性質是軟性,同時也是跨越性的。人類之間的爭鬥,已經一改過往的模式,世界做為一種必須被考慮的新關係,以第三方之姿加入了人類間的戰局,導致權力本質的移轉,輸贏也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結果,如何在利益之間取的共榮,才是當代競爭中應有的理解。
狸貓換+徐紹恩《明日如生:(1) 芻狗》 2024 感測器、線材、錄像、植物。圖/張晴文提供

此次在展覽的選件上從兩個部分來作切入,一為藝術家的部分鎖定在年輕輩分,也正因為策展人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因此藝術家大多從學院中挑選,且能夠簡易劃分為視覺造型藝術以及科技藝術兩類,藝術家們根據自身所掌握的材料與技術進行拓展,穿刺於現況和未來。另一方面為藝術家在創作中所使用的材料,本次展覽中有一部分的作品是取材於自然物質,這類作品所強調的是回扣一種身體感知和經驗,就如吳念勳的作品,使用了撿拾的貝殼與落葉,試圖去召喚過去自己行走,亦或是作為人類身體在這些環境裡面互動的經驗。葉家綺的作品則是以回收的玉米葉為素材進行編織,彰顯一種萬物可循環利用的信仰,反之一切終將回歸自然,也順勢探討了價值在這之中的流變。
吳念勳《痕跡》2023 保麗龍、木板、貝殼、拾得物 112×162cm。圖/張晴文提供

展覽中我們可以很直接地將回收材料作為媒材的創作,直接連結至永續價值的層面,策展人期望透過材料語彙讓觀眾產生共感,以此來促使他們進入到本次主題的想像。因此在展覽的空間佈署上面,這類與身體感知有關的作品會分布在展場前半段,從人跟自然的感知為起點,發起探問與回應,而後半段則是安排與數位視野有關的創作,藉此延伸對於過往、未來的想像。策展人提到,展覽中這些帶有自然意象、身體感強烈的作品,可以視為理解展覽的重要步驟,旨在透過一個提醒或是啟發,使觀眾得以重新回到一段經驗裡面,強調先開啟對於環境的感知,除了先前提到的兩位藝術家外,周俞均、伍品潔的作品也同樣屬於這類範疇。
葉家綺《幻境─果》 2024 玉米葉、竹條。圖/張晴文提供
伍品潔《花園》 2020-2024 布料、馬蘭、化纖棉、塑膠盆、珍珠石 300×35×183cm。圖/張晴文提供
周俞均《幽徑》2023-2024 棉線、金屬棒。圖/張晴文提供

有關於科技藝術方面,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展覽中的藝術家並未刻意把自身作品所導向的議題定調在與永續相關,而是很自然的透過媒材本身的特性就會去觸碰到這些東西。我們可以說人工智慧以及科技本身所勾勒的未來輪廓,一部分始終會與人類生存環境有所交疊。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凌采彣的作品使用ChatGPT來對環境議題進行詰問,再將結果輸入AI繪圖軟體生成動態影像,貫徹了人類於現今處境下,擬想出來的未來究竟離我們多們相近。同時她在另一件創作中假設地球因某種病毒徹底汰換掉了原先人類的生存模式,人類進化成可以共感萬物的物種,最後卻仍是步入滅絕。在新生存技術開展的時刻,這般新技術也伴隨著某種風險,一如命運總是以變裝過的面貌到來,但內在卻從沒變過,一種驚人的相似。這類作品所提供的想像,不難推敲出來自近年來爆發的疫情,時代中間的搖擺給予了這一世代的刺激和啟發。AI技術的生成抑或是其他技術的加入,某程度上也是一種發出觀點的討論。
凌采彣《夜婆》2024 AI動畫、印刷物。圖/張晴文提供

林欣怡的作品透過像是裝飾性的表現,事實上裡面卻隱藏了大量的文化內容。在本次創作中,藝術家以刺繡、穿刺圖像為主,隱寫關於文化縫補以及數據物質化的生產脈絡與歷史意涵。林欣怡將《番俗六考》中關於原民歌曲的紀錄轉碼,除了呈現外來者對於平埔族的紀實,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將語言進行跨文化並置的書寫,形構出多主體的交互理解與共感可能。
林欣怡《鯓語:刺碼》 2024 織物。圖/張晴文提供

在本次展覽中,除了命題上給予的刺激,我們也可以順勢瞭解到藝術家們是如何在各式各樣脈絡裡面,把這些感知或是材料重新進行編排、延續。「永續」之於當代世界,似乎不免被認為過於俗套,這份俗套事實上導向的是,它總是輕易的淪落為權力關係間談判的籌碼。聯合國所制定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當中,對於文化的顧及也是相當缺乏,而藝術作為一種文化手段,我們也可經由這次展覽認知到它確實具備與世界同步關注,甚至喚起溝通、討論的功能。
林倚琤+楊健生《創作之後,我們創造》 2024 回收木料。圖/張晴文提供

於是乎,當我們順著脈絡的進程深入時,展覽中比較抽象或是與文化永續相關的命題將會顯得更好被理解。造形藝術向來能夠更強而有力的從視覺經驗上勾起對於環境的感知,而展覽探討環境變遷的面向則是直指人類對於新世界的想像與觀點,在這般的脈絡下也觸及到了偏向文化的議題,一部分的藝術家透過作品來談論創作和創造上的永續。總體來說,藝術家們的作品並非回應單一特定的策展理念,因此也可以理解展覽為何沒有發展出條列式的子題,這樣一來觀眾便可以相對自由地找到符合自身視點的詮釋和理解方法。
吳聯吟《我在垃圾山上駐村》 2024 現成物、攝影、文件。圖/張晴文提供
林家鴻《勞作,森林的守護者》2024 原木、機器手臂 110×40cm。圖/張晴文提供


〔註1〕取自電影《年輕氣盛》(Youth 2015)中台詞。

展覽資訊
2024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明日再生:永續.環境.想像】
ReGenerating Tomorrow: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 and Imagination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新竹市府文化局、國立清華大學、財團法人智邦藝術基金會、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策展人|張晴文
藝術家|伍品潔、吳念勳、吳聯吟、周俞均、林欣怡、林倚琤+楊健生、林家鴻、凌采彣、狸貓換+徐紹恩、葉家綺、蔣維珊
展期|5月6日至7月12日
展場I 王道銀行藝廊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99號
週一至週五10:00-18:00
藝術家|伍品潔、林欣怡、狸貓換+徐紹恩
展場II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藝術家|伍品潔、吳念勳、吳聯吟、周俞均、林倚琤+楊健生、林家鴻、凌采彣、葉家綺、蔣維珊
完整展訊請見:https://www.o-bankef.org/events/1156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堤頂之星2.0明日再生:永續.環境.想像張晴文Michel Serres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臺中市立美術館與城市的跨域對談:開館前系列講座開放報名中

2024-07-24|撰文者:臺中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