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聯展藝文跨界策展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探險未來!」勾勒青埔新景,從一座新生的藝術山丘探見城市未來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探險未來!桃美館山本理顯移居城市

2024-06-15|撰文者:李竺恩

今年兒童節前夕,位於青埔的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正式開館營運。由甫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籍建築師山本理顯與臺灣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團隊共同打造,兒美館全棟建築以富有自然氣息的山丘造型為設計主軸,並在一旁青塘園生態公園的景觀綠意映襯下,將與預計在兩年後竣工的桃園市立美術館建築,形成兩座相互呼應的「城市門戶」(city gate)意象,成為桃園市的新興地標。隨著兒美館率先揭幕,也吸引不少群眾上前一探究竟,並關注在這座自然融入於青埔地景的巨大三角建築內,將有哪些新鮮、有趣的事物萌生於其中。

由日籍建築師山本理顯設計之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建築主體。圖 / 吳欣穎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與周圍環境。圖 / 吳俊毅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同步兒美館建築及園區的對外開放,兒美館本次串聯目前八德館空間,共同呈現開館展覽「探險未來!」。延續兒美館於上一檔展覽「外掛學校」中對於城市紋理的關注,本次展覽在包含:REACH、李文政、邱杰森、段存真、鄧文貞、三明治工、劉文琪、蔡坤霖、王秀茹、Alie Tamapima金陳怡蒨、簡子倫、盧建銘,共十二組藝術家的參與下,邀請孩子、家長們一起來兒美館探索桃園這座城市蘊含的多元面貌。

兒美館現正展出「探險未來!」一展。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八德館平行展「移居城市」展場實景。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綜觀臺灣近年來成立的城市美術館,大部分機構在方向上多是有意識地去著重發崛城市自身具有所謂「在地性」(locality)的人文特質。除了經由研究型企劃來爬梳在地藝術史的發展脈絡,另一方面亦透過委託製作、參與式/共製型藝術計畫等操作方式,期待透過當代藝術的介入和群眾參與的力量,為其所在的「地方」打開新的詮釋可能。

關注兒美館位處的青埔特區,近年來在都市開發計劃的背景下,轉型發展為新興都會聚落。包含高鐵、捷運等多元交通建設落成、生活機能日臻完善,不少人口逐漸移入並帶動地區成長。然而不完全隨著土地開發而失去原有的環境資源,政府亦留下過往因農業需求而開發的埤塘,並將其重劃為生態公園設施,使青埔得以保留其獨特的水文脈絡。面對地方因地理環境、人口移入等因素共構形成的多層次紋理,作為開館首檔展覽的「探險未來!」便策劃從:「容器」、「地圖」、「自然」、「移居」四大主題為切入點,帶領孩子們探索青埔區域、乃至整個桃園城市所內涵的多元文化面貌。

「探險未來!」展場實景。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三明治工作品〈種子城市〉。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落成的兒美館建築在結構上共分為四個樓層使用,本次「探險未來!」一展則涵蓋美術館一至三樓的空間進行展呈。先是著眼於城市擁有承載能力的「容器」特質,位於一樓展區的「容器城市」,帶領孩子認識作為容器的城市,是如何容納形形色色人事物的存在於其中。在此,李文政於〈泡泡好厝邊〉打造了一座吸引大小朋友目光的繽紛遊樂場。其取材臺灣地方常見的動物形象,譬如鴨子、土狗、石虎等來建立角色原型;並設計電子遊戲機台、軌道車與積木等遊具,讓孩子與他人在遊戲間串起交流,跨越虛實維度探索城市場域。一旁牆面正展示塗鴉藝術家REACH的壁畫創作〈City Map〉。從個人招牌的「貓手」元素延伸,REACH將桃園「千塘之鄉」意象轉化為帶有流動感的水藍色塊符號;同時在圖面中融入傳遞給孩子的訊息,透過卡通圖案、英文單詞以及穿插孩童塗鴉的彩繪木片,讓帶有街頭、潮流感的視覺語彙多了許多童趣的連結。

REACH作品〈City Map〉。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二樓展區則是以「地圖」概念為索引,藉著藝術家們對於地景的詮釋,孩子們能探見地理空間於時間序列下的變化軌跡。好比鄧文貞在〈青埔時間行旅〉,從查閱歷史地圖、向社區居民訪談之調查開始,再運用手工刺繡、織染布料、機器縫紉等方式,重新敘述青埔地景於百年時間下的流變。透過三幅並列的圖面,可以看見如交通建設的進駐、公共設施的新建或移除,呈現因時間轉動而變化的地方風貌。而以桃林鐵路為靈感,邱杰森在〈時光圖景〉實地踏查鐵道遺址並蒐集廢棄材料,並將個人的情感經驗揉雜進物件、圖像符號的組合過程,製作獨一無二的記憶地圖。散佈於館舍三樓與戶外空間,「城市自然」主題則帶來三明治工、劉文琪、蔡坤霖三組藝術家的作品。其以兒美館為中心關照城市蘊含的豐富自然資源,藉著視、聽及觸覺經驗的開啟,促進孩子們對於環境的多面向感知。

邱杰森作品〈時光圖景〉。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孩童與劉文琪作品〈我們在森林裡緩緩相遇-跑!跑!大野丘〉互動。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一座以兒童為本位的美術館應如何關照兒童需求,並成為能讓兒童培養美感知能、引發學習興趣的場域?不妨藉著本次「探險未來!」的策畫軸線,來看待兒美館之於兒少、親子群眾的服務中體現出的策略思維與實踐方向。先是呼應建築師山本理顯提出「景觀化建築,遊樂化展館」的設計理念,可以發現兒美館內目前在展呈上多選擇納入具有互動體驗性質的創作,抑或結合操作體驗區域的規劃,期待透過藝術媒介為孩子創造多感官經驗,從而加深其對於展覽之印象,甚至能激發興趣進一步探索展覽本身引介的主題內容。

孩童與段存真作品〈城市軌跡〉互動。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譬如段存真的〈城市軌跡〉便打造一座蜿蜒的巨型軌道裝置,孩子能隨作品設置的軌道推動圓球;而當身體進行彎腰、移動、扭轉、延展等動作,則好似比擬了穿梭於城市空間中,身體感知經驗的流動變化。三明治工團隊的〈種子城市〉設計幼齡兒童適用的軟質遊具,並將臺灣本地與源自泰國、印尼、菲律賓等植物種子融入物件造型設計,提供孩子於臥躺、遊戲、擁抱的過程間,擁有認識不同族群文化背景及人地關係的契機。特別的是,除了主展覽的呈現,兒美館也活用建築師規劃的中介空間,不拘於室內而創造更多元的遊憩空間。這次在美術館四樓半開放式的露臺場所,跨國攜手澳洲科技藝術團隊ENESS推出特展「長出一扇門的石頭」,觀眾可以透過石頭造型的媒體裝置進行互動,並隨著機關觸發,開啟趣味性的學習體驗。

展區中融入〈指尖小旅行〉體驗區,為孩童延伸觸覺感官經驗。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開館期間同步推出特展「長出一扇門的石頭」。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方面,位於兒美館原先所在的八德館,平行展「移居城市一朋友你從哪裡來」則呈現出與青埔展區不同的性格,立基在館舍過往與八德周邊社區積累的交流關係,更體現出側重於聯繫地方社群的特色。此次參展的四位藝術家:王秀茹、Alie Tamapima金陳怡蒨、簡子倫、盧建銘,皆於創作計畫中融入參與式環節。像是王秀茹透過藝術陪伴的形式,帶領桃園市大溪區僑愛國小、復興區義盛國小學童以繪畫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環境的觀察與感受;簡子倫則與東南亞藝文圖書SEAMi望見書間合作,發起工作坊邀請新住民朋友分享故事,並將採集素材轉化為軟雕塑作品呈現。發揮了藝術的感性、創造性力量,跨越美術館的空間藩籬而連結在地社群,大小朋友皆能透過共創參與,探索都會原住民、新住民之當代族群議題。

八德館平行展「移居城市」展場實景。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孩童與Alie Tamapima 金陳怡蒨作品〈一半一半〉互動。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隨著館舍建築正式啟用,兒美館也將面向青埔在地社群,進一步於桃園拓展與社群夥伴的橫向聯繫。對此,館方也與我們分享作為開拓關係的初步行動,此次參展藝術家如何結合前導工作坊之設計,讓與孩童、居民的交流對話進而融入藝術作品的呈現。同時,現階段的兒美館也已與鄰近的青埔國小、青園國小展開館校合作計畫。美術館媒合藝術家與學校教師開發特別課程,帶領學童透過五感體驗探索城市。又例如近期與荒野保護協會的合作,策辦走讀計畫、生態課程之推廣活動,來回應兒美館周邊的生態資源。

鄧文貞〈青埔時間行旅〉,一旁為工作坊學員創作成果。圖 / 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外,不僅從展覽面向提供兒少群體學習資源,館內亦附有兒童藝術圖書空間,蒐藏來自多國的圖書繪本。孩子能在閱讀間自由徜徉於書本開啟的新奇世界,無形中促進視野的認知發展。皆透露著兒美館如何發揮現階段擁有資源,於實踐中融入當前趨勢觀點。其關照兒童與機構之間的互動聯繫,強化導入可親近接觸、可動手操作、具互動性、趣味性的元素,提升孩童於過程經驗中的主動參與程度。也讓博物館不僅是單純傳遞觀念,而是能被轉化為兼具學習、社交、休閒娛樂多功能的靈活場域。這座新生於桃園的「藝術山丘」已然承載著更為寬闊的想像與期待,邀請孩子與家長探索其中,並和美術館一同共創城市的嶄新未來。

兒美館三樓的兒童藝術圖書空間,至6月30日為止亦舉辦「我們的房子:2024世界閱讀日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開館主題書展」。圖 / 吳欣穎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相關展覽資訊】
探險未來!Where the Adventure Begins
⇨展覽日期|2024/4/3-2024/9/1
⇨展覽地點|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1、2、3F
長出一扇門的石頭The Rock That Grew a Door
⇨展覽日期|2024/4/3-2024/9/1
⇨展覽地點|桃園市兒童美術館4F
移居城市一朋友你從哪裡來 Arrival Cities
⇨展覽日期 |2024/4/30-2024/9/8
⇨展覽地點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一八德館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探險未來!桃美館山本理顯移居城市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1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