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陳湘汶
如何在一個橫跨四縣市、幅員逾150公里的展場執行藝術季策展?曾參與2019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林怡華,這次與港千尋、鄒婷、馮馨共組團隊,與藝術家和地方社群在淺山地帶共同尋找當代客家性。
策畫藝術季是許多策展人或企劃團隊既愛又恨的事,恨的是必須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多向溝通、面對過程中不斷地冒出的新挑戰,愛的是讓藝術走出傳統展示場域,直接在地方發生,過程裡的突發與偶然有時也會為作品增添色彩。首次策畫戶外藝術季的馮馨說道:「加入團隊的原因是我很好奇這類型場域外的藝術到底是怎樣的狀態,跟美術館內的展覽有什麼不同。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藝術季,不過那些活動裡的作品是不是因那個場域而生?作品不應該是脫離脈絡的,應該要跟那個場域發生關係,我們這個團隊很在意件事,並且貫徹這樣的想法。」
協同策展馮馨、總策展人林怡華、協同策展鄒婷|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走進/近淺山
「淺山」是與平原接壤的低海拔環境,泛指海拔800公尺以下人類相對易抵達的區域,因而由多種自然、半自然與人工棲地鑲嵌而成,其特有的生態環境孕育著不可取代的生物與文化多樣性。「淺山行路人」將「淺山」做為ㄧ種概念,強調其間人、自然、歷史、文化流動邊界的能動力。
這個計畫不斷強調將一條扁平的路,拉出一個對台三線的立體的認識論。在台三線上,透過藝術創作想像客家當代性的可能性,脫離過去藉由族譜、血緣作為建構基礎,「是客家,也不只是客家」的文化多元、族群互構與反思傳統歷史的思維,呼喚出另一種新客家性。
林怡華談到:「場外的藝術創作,尤其是進到人民生活場域的展覽,非常重要的是如何將地方居民拉出一個共構關係,雖然是由策展人來提出論述,但實際上更為深刻的關係、地方的認識論都應由地方引路,從在地視角出發,更有機會去尋回那些被忽略 的人事物以及逝去中的文化風景。」
展覽離開美術館的價值與差異性,在於此類藝術展演強調與居民關係的建立,鄒婷分享到她曾參與前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台灣藝術家張恩滿的展出計畫,該屆策展團隊r uangrupa以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把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團隊放到一座城市裡去發展各自的作品,而「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在概念上也是同樣想討論藝術如何走進大眾,以及大眾如何把藝術變成生活的一部份。
走回/迴淺山
針對這次有意識地反轉過去以族裔劃界文化印象的方法,這次藝術季特別強調的是多元性與立體化的想像,並邀請多位具有複合身份的藝術家參展,林怡華說道:「例如同時具有原住民與客家身份的藝術家,以及海外如澳洲裔與馬來西亞裔的客籍藝術家,也有長期反思漢人中心主義的閩南或客家藝術家等,他們的生命經驗已經跨越單一族群或跨族群界線,而具備複合性文化認同的特質。我很期待能透過複合文化認同的尋路過程,去勾勒出臺三線上人們不斷地離散聚合,衝突又共生的複雜多元的歷史,這有助於我們從固定單一文化認同想像與斷片的歷史中解放。『台三線』逐步轉變為流動性、多樣化與複合性與仍舊持續在建構中的史觀。」
這次展出的藝術家中,有在過往創作裡鮮少回應自己客家身份的藝術家,在這次藝術季裡擔任引路人,與策展人一起回到原鄉創作,「這類作品更為細膩地帶出對身份認同的再詮釋,似乎也可以嗅出某些當代的客家性; 展覽同時也邀請了原住民與不同族群與國籍的創作者,這都有助於讓主/客關係去邊界化,重新思考異質文化所代表的當代意義與困境,並進一步在差異中找到得以彼此相連的契機。」
如果一件作品能讓在地居民認同,並且自主地愛護、在展覽結束後繼續延續作品的精神,也許就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最後策展人們分享湯雅雯位在東勢大茅埔的作品《透與透明》設置在當地每年祭典「龍神山水祭」神明停轎、給予地方祝福的最後一個地點,作品以強化玻璃及不鏽鋼做成造型裝置,藉此回應當地豐富的水圳文化,而當藝術季結束後,這件作品仍為往後山水祭活動與地方的慶典共組美麗的舞台。「藝術季是一個發生得很快、時間很短的事,總是覺得有未竟之處。所以藝術季應該是一個讓人們來認識台三線的起點,也可能是地方因為某些事情而建立起交流對話的起點。」馮馨說。
製作團隊/策展團隊
總策展人|林怡華
協同策展|港千尋、鄒婷、馮馨
專案統籌|蔡欣懿
國際藝術家展覽製作|黃盈
技術團隊|歷險創意有限公司
國際事務協調|呂孟恂、伊藤佐紀
展務協力|李潔欣、吳宇軒、鞠晴、蔡昊恩
視覺設計|賴依靖
文宣設計|賴婉靖
攝影團隊|狐色影像工作室
錄影團隊|凹焦工作室
客語指導|王湘仁
日語翻譯|小栗山智
英文翻譯|黃亮融
參展藝術家
Aya RODRIGUEZ-IZUMI 伊豆見彩、Candice JEE 余曉冰、Cody COBB 柯迪.科布、Hidemi NISHIDA 西田秀己、Hiroko KUBO 久保寛子、Juan FORD 胡安.福得、Julio GOYA 胡立歐.哥亞、Kawayan de GUIA 卡瓦揚.德居亞、kugenuma 鵠沼、Masao OKABE 岡部昌生、Zhanna KADYROVA 詹娜.卡德羅娃、大聲光電、太認真、伊命.瑪法琉、安魂工作隊、佐京、李佳泓、李若玫、豆宜臻、叁式、林傳凱、侯怡亭、施昀佑、洪梓倪、洪瑋伶、 致穎、 徐景亭、區秀詒、 康雅筑、 張幼欣、 張迪皓、 張家翎、 張博傑、 張綺君、 梁廷毓、 許家禎、 陳侑汝、 陳為榛、 陳湘馥、 彭啟原、 湯雅雯、 楊登棋(登曼波)、 葉裁、 廖建忠、 劉千瑋、 劉致宏、 雜草稍慢、 羅元鴻、 羅智信、 饒愛琴 (按姓名筆畫排序)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新竹縣政府、苗栗縣政府、臺中市政府
協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台灣設計研究院
在地協力|龍潭區公所、關西鎮公所、橫山鄉公所、竹東鎮公所、北埔鎮公所、峨眉鄉公所、三灣鄉公所、南庄鄉公所、獅潭鄉公所、公館鄉公所、大湖鄉公所、卓蘭鎮公所、東勢區公所
總策劃|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左腦創意
企業夥伴|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華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金色三麥餐酒集團、SESN 夏樹沐石
特別感謝|中華文化總會、台灣觀光協會、LINE
地方夥伴|台三線藝術季學校
公益夥伴|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媒體協力|靛花、客新聞、講客廣播電台
策展團隊|藤木植人、擷果創意、鴻梅文創
旅遊及交通服務統籌|傑森整合行銷
志工統籌|洄游創生
視覺統籌|Bito
專刊製作|The Affairs 編集者新聞
網站製作|山川久也設計有限公司
本文轉載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藝術獎訪談 https://www.taishinart.org.tw/art-award-year-detail/2023/670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