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4-08-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王襦萱編輯整理

臺灣的暑期氣候極具挑戰性,時而炎熱難耐,時而被來勢洶洶的午後雷陣雨所打亂計劃,令戶外活動的安排徒增無奈。尤其是在七、八月間,這種氣候變化最為明顯。然則,於此時節在家享受片刻寧靜,置身於空調房中,沉浸於書籍閱讀或將平日因繁忙而無暇追完的影集逐一補完,無疑是勞碌之餘的一大享受。為此,非池中藝術網精心為讀者整理了一份適合在家休憩、同時亦能豐富藝術知識的推薦清單,其中涵蓋了紀錄片、電影、線上資源及線上小遊戲等多元內容,陪伴你度過這個濕熱難耐的夏季,並在其中獲得藝術靈感的滋養。

▐ 影集

▪ 《安迪·沃荷:時代日記》
預告片連結點此

《安迪·沃荷:時代日記》是Netflix推出的一部紀錄片系列,共計六集,聚焦美國普普藝術巨擘安迪·沃荷(1928-1987)在1968年遭遇槍擊事件後,藉由透過日記詳盡記錄其生活軌跡與內心世界的歷程。該紀錄片不僅收錄了與沃荷關係密切人士的專訪與從未公開的家庭影片,更以創新的方式再現了沃荷的聲音作為口述旁白,但是這並非取自藝術家本人的錄音,而是透過人工智慧技術生成,旨在模擬他冷靜、機械化的語調。導演安德魯·羅西(Andrew Rossi)解釋,此技術手法正是為了呼應沃荷對於如機器般無情感存在的嚮往。

儘管沃荷在當時的藝術環境享有崇高地位,他卻一貫保持對個人隱私有著高度戒備。在這部紀錄片問世之前,有關沃荷的私人生活,無論是其情感關係、性取向抑或宗教信仰,皆鮮有詳實記載。然而,沃荷在其生命最後十年中留下了約兩萬頁的日記,這部紀錄片精心挑選並濃縮了其中的精華,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以深度探究這位藝術家不為人知的私密生活和複雜的內心世界,從而揭示他在公眾形象背後的真實面貌。
「安迪·沃荷:時代日記」主視覺。©Netflix
「安迪·沃荷:時代日記」第四集,講述1980年代渥荷和尚米榭·巴斯奇亞結識後,在創作上兩人迸出許多新火花。©Netflix

▐ 紀錄片

▪ 「Fluxus:激浪派藝術宣言」

▪  影片連結點此

立陶宛裔美國藝術家喬治・馬修納斯(George Maciunas)於1960年代創立了「激浪派」(Fluxus),並且被認為是該運動的其核心奠基者之一。他堅信激浪派應當追求簡單且易於實現的創作形式,然而這絕非「反藝術」,而是對矯揉造作與高雅文化的有力抗衡,旨在讓藝術不再侷限於精英階層,而能真正服務於大眾。激浪派迄今仍然難以被嚴格定義,這是一場藝術運動,亦為打破音樂、視覺等藝術界線的流派。本紀錄片透過大量的圖文資料及激浪派的代表作品,深入探討這一激進運動的發展歷程。此外,影片還特別訪談了馬修納斯的親友及激浪派的重要夥伴,包括約拿斯・梅卡斯(Jonas Mekas)、小野洋子(Yoko Ono)等藝術界的顯赫人物,為觀眾呈現出這位充滿遠見的革命藝術家的立體形象。透過這些訪談與作品,影片帶領觀者深入了解激浪派的本質及其對當代藝術的深遠影響。
「Fluxus:激浪派藝術宣言」主視覺。圖 / 取自Experimental Cinema
「Fluxus:激浪派藝術宣言」預告片截圖。圖 / 擷取自Youtube。
「Fluxus:激浪派藝術宣言」預告片截圖。圖 / 擷取自Youtube。

▐ 電影

▪ 《抓狂美術館》

▪  預告片連結點此

《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是一部2017年由魯本奧斯倫執導的瑞典諷刺電影,劇情以斯德哥爾摩王宮(Stockholms slott)為背景,講述了一位當代美術館館長克里斯蒂安在策劃一場展覽期間,因手機失竊而引發一連串的騷亂。電影透過主角在手機遺失後的一連串反應與作為,間接的帶到美術館、當代藝術作品、人性之間的討論。

在劇情設定中,不難看出館長克里斯蒂安作為片中當代藝術的象徵代表,片頭記者會在麥克風前的咬文嚼字、艱深晦澀,甚至把藝術說的令自己一知半解;以及籌備展覽時的行銷企畫,強加作品哲思討論,整部電影將藝術潛伏在精英主義的優越下,替觀眾帶來的是莞爾一笑的黑色幽默。當代藝術與觀眾之間那條理解上的界線也在電影探討人性的同時被不斷放大。與片名同稱的藝術作品「The Square」(中譯:廣場)恰好的捕捉了電影所揭示的主題。暗示了居高位者透過藝術,表露對貧窮與弱勢群體的「關懷」,卻缺乏真正的同理心,反而充滿了施捨意味。導演透過極端的寓意手法,將當代藝術過剩的觀念轉譯成了電影中傳達的社會批判。
《抓狂美術館》主視覺。圖 / 取自IMDb。
《抓狂美術館》預告片截圖。取自youyube。

▐ 電影

▪ 《藝術學院1994》

▪  預告片連結點此

《藝術學院1994》(Art College 1994)為中國導演劉健所執導的動畫長片,片中描述了1994年的南方藝術學院,主角一行人在學院中經歷青春的同時,面對藝術的追求與世俗妥協使他們迎來困惑、迷惘。電影內的時代背景設定在中國當代藝術起步初期,且經濟開始加速自由化,西方文化的衝擊也洶湧而至,因此我們非但可以透過電影感受到藝術學院的生態轉變,同儕間的關係也逐漸產生微妙變化,同時也能夠間接的見證在時代轉折處,不同文化是如何直面傳統價值觀備受衝擊的處境。

預告片中主角二人面對展場中凌亂的床鋪,因應時代氛圍而接受這種全新的藝術觀看方式時所引發的對話內容,幽默的對話之餘,也恰似凸顯了藝術在轉瞬即逝的時間脈動下,始終推動著大眾的視覺經驗改變。
《藝術學院1994》國際版海報。圖 / 取自豆瓣電影。
《藝術學院1994》預告片截圖。取自youyube。

▐ 電影

▪ 《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

▪  電影片段點此

與畢卡索有關的電影與紀錄片數量十分龐大,而《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這部虛實並置的傳記電影則是以莫迪利亞尼為主角,講述他與妻子珍妮的愛情故事,然後輔佐與畢卡索的競爭關係,藉此鋪陳出當時藝術家們的經歷,片中刻畫出當時畫家在創作脈絡中的細膩思維與在世俗中糾葛的感觸,以及莫迪利亞尼的悲劇性格和命運。

畢卡索的名諱人盡皆知,但莫迪利亞尼這一名字卻鮮少人聽聞,只不過就算不認得這位藝術家的姓名,卻多少一定看過他的經典作品,他總是描繪修長、嬌弱而蒼白的女子肖像,這正是電影中他替妻子珍妮所畫的肖像。莫迪利亞尼一生波瀾且英年早逝年僅36歲,一生全心投入創作之中,卻也毒癮、酒癮纏身。這部電影除了描述了這位藝術家驚人的藝術歷程,也將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以及其他藝術家的繪畫狀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電影《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主視覺。圖 / 取自網路
《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電影截圖。取自Youtube。

▐ 線上資源

▪ 北藝大-開放式課程平台「臺灣美術史研究」

▪ 課程連結點此

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起源於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於教育科技會議上提出的知識共享計畫,其核心目標在於透過數位化的教材組織,將高品質的教育資源以免費開放授權的方式,無償提供給廣大社群,以促進全球學術資源的普及與共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自2012年9月起推出的開放式課程平台,秉持「推廣本校卓越藝術專業與通識課程,達成學習資源共享」的理念,旨在打破傳統學習的時空限制,讓學習者得以依個人進度,隨時隨地進行線上學習。而本次挑選了由前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已退休)廖仁義提供的《臺灣美術史研究》課程系統性地涵蓋從史前時期、大清帝國時代、二戰及至解嚴後的當代藝術發展,為學習者提供了一條清晰且詳實的脈絡,以深入理解臺灣美術史的演變。

北藝大開放式課程平台推出不同的藝術課程。圖 / 擷取自北藝大開放式課程平台。


▐ 線上資源

▪  Google藝術與文化-走進世界各地必看的博物館

▪  經由此去探索

當你無法親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時,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提供了一個虛擬之旅的完美解決方案,讓你可以在家中輕鬆地探索全球最著名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開啟一段視覺和知識的旅程。其中像是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紐約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巴黎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等世界知名的藝術殿堂。除此之外,Google 藝術與文化亦結合Google街景技術,精選展示了若干知名的公共藝術裝置及塗鴉藝術,提供全新的藝術欣賞方式,將戶外空間中的創作以數位形式呈現在全世界的觀眾眼前。

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上提供巴黎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的場館一景。圖 / 擷取自Google 藝術與文化


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上提供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一景。圖 / 擷取自Google 藝術與文化

▐ 遊戲

▪ Daily Gallery 建造屬於自己的畫廊

▪ 遊戲連結點此

同樣由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推出的小遊戲「Daily Gallery」,讓使用者得以設計並佈置屬於自己的虛擬畫廊或展示空間。使用者在進入該網站後,首先需選擇虛擬卡車上的紙箱,這些紙箱內含當日提供的家居裝飾品及藝術作品。領取完之後,即可開始設計和佈置個人化的藝文空間。每日登入系統,卡車會提供當日新的物件,使用者可以利用這些新增的資源來擴充和完善自己的展示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該遊戲允許使用者僅在當日完成佈置,過去的佈置無法進行更改,因此每日的設計機會是具時效性的,這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

由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推出的小遊戲「Daily Gallery」。圖 / 取自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

Daily Gallery每日提供不同主題的藝術作品,讓玩家可以自行打造屬於自己的藝文空間。圖 / 擷取自Google 藝術與文化

進入網站之後,首先點選卡車上的紙箱,裡面會有今天要提供給你的家飾和藝術作品。圖 / 擷取自Google 藝術與文化

▐ 遊戲

▪人人都是大畫家 「Draw to Art」

遊戲連結點此

「Draw to Art」是一項由 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推出的一項創新互動服務,利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將用戶的繪畫作品與系統建立的藝術圖庫進行比對。用戶只需在網站上繪製簡單的圖形,該系統的操作過程直觀而富有趣味,不僅能夠提供多個匹配結果,還會展示與所選藝術作品相關的其他作品。

「Draw to Art」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與圖庫中的藝術作品進行比對。筆者嘗試描繪了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只不過辨識出來的是十七世紀畫家Alexander Cooper畫的伊莉莎白·斯圖亞特(Elizabeth Stuart)。圖 / 擷取自Google 藝術與文化
「Draw to Art」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與圖庫中的藝術作品進行比對。筆者嘗試描繪蘋果,確實辨識出來的大多都與蘋果或水果有關。圖 / 擷取自Google 藝術與文化

安迪·沃荷:時代日記激浪派抓狂美術館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藝術遊戲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1

0

1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