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美術館推出大型國際藝術家群展《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探尋亞洲當代雕塑的新定義
2024-09-13|撰文者:朱銘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由朱銘美術館主辦的「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已於今(9/13)日盛大開幕,展至2025年1月12日止。本展由臺灣和韓國兩位策展人劉俊蘭(LIU Chu-Lan)和崔泰晚(CHOI Tae Man)共同策展,匯聚來自亞洲各地共20位藝術家,包括臺灣、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印尼、泰國等,聚焦探索「物」的殊異意義,並藉由當代雕塑作品為觀眾開展關於「物」的新視野。
(左)策展人劉俊蘭和(右)策展人崔泰晚。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表示,文化部推動黑潮計畫是希望為國內藝文場館與國際藝術社群建立連結,以傳達臺灣的文化能量並進行經驗交流,而本次朱銘美術館主辦的「方物」展覽就是一個最好的體現,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參與支持,在此也預祝展覽順利。
潘娜潘.尤蔓妮〈禱〉,2024。複合媒材、現成物、鐵、混凝土、漆。尺寸依空間而定。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由臺灣重要雕塑藝術家朱銘所創辦的朱銘美術館,位於新北市金山區,是臺灣最重要的藝術場館之一。自1999年開館以來,便致力於典藏研究及推廣雕塑藝術,定期策劃不同主題之雕塑展覽、論壇、工作坊,以及豐富的兒童藝術教育活動。2023年3月美術館正式成立「臺灣當代雕塑研究中心」,以深化建構臺灣現、當代雕塑藝術發展之主體性。2024年,美術館進一步提出「臺灣當代雕塑」及「國際當代雕塑」兩大年度計畫主軸,並積極拓展國際夥伴關係以創造更多對話與交流。
FX哈索諾〈漫長旅程後遺留下的文化〉,2024。竹子、織品、現成物、LED燈泡、塑膠和木材。320 x 120 x 150 cm。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朱銘美術館表示,「方物」展覽是本館主辦過集結最多國籍藝術家的重要大型群展,無疑是朱銘美術館邁向品牌國際化的一大里程碑。透過來自亞洲各地藝術家的精彩作品,除了為觀眾呈現一場多元文化的藝術盛宴,亦彰顯出本館積極推廣全球藝術交流並打造國際影響力的決心。未來,朱銘美術館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雕塑藝術,為更多優秀的國內外藝術家提供展示舞臺,並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藝術體驗。
鳥光桃代〈總覺得有點不舒服〉,2000-2023。充氣PVC塗層布、鼓風機、軟導管。300 x 300 x 480 cm,共2件。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反思雕塑之「物」 凝視「地方」新觀點
「方物」,原指地方產物,也有描述或識別之意。本展意圖從「地方」出發、以「去中心化」為立足,探索新的物質觀點。藉由「地方」的異質與多元、複雜與變動,不論是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傳統知識、歷史文化或社會生活等,為物質的深入探索與實踐,打開展望潛在新地平線的多方路徑。
傅中望〈大木作〉,2014。木頭。尺寸依空間而定。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中國藝術家傅中望的《大木作》,利用大量傳統木建築碎片,尤其是「榫卯」構件,叩問傳統智慧的承繼和物質文化的今昔。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劉柏村所作的《天地一方》,延伸他與臺灣史前冶鐵文明對話的系列創作,以鐵為媒介、構築隕石風景,表現人類的微渺存在,也融合人類與非人類世界。出身中醫世家的香港藝術家蘇詠寶的《散發》,從藥用植物取材發想,探索人類與植物的互文性,以及萬物存有的相對關係。
劉柏村〈天地一方〉,2024。鋼、LED不鏽鋼馬達、LED燈。尺寸依空間而定。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蘇詠寶〈散發〉,2017-2018。無籽使君子乾、銅管、LED燈管。250 x 84 x 280 cm。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韓國藝術家李受徑的作品《瓷瓶轉譯》以傳統的「金繼」修復手法,用純金熔接、重組瓷器碎片,探討文化傳統可能的起死回生與異變發展。同樣來自韓國的藝術家金維政所作的《滲流的森林》則呈現了蔓延室內牆面的無根植物,暗喻人工與自然之間的碰撞與共生。印尼藝術家赫立.多諾的《基因操弄》,以半人半獸的造型探究生命複製、賽博格和基因改造等科技發展,並反思其可能對人類文明帶來的潛在風險。
李受俓〈瓷瓶轉譯〉,2016-2023。陶瓷碎片、環氧樹脂、24k 金箔。共十一件。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金維政〈滲流的森林〉,2024。松蘿鳳梨。尺寸依空間而定。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赫立.多諾〈基因操弄〉,2017。玻璃纖維、木頭、電力裝置、風扇。82 x 69 x 133 cm,共五件。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劉俊蘭表示,本展重新反思作為雕塑基礎的物質,不但視其為媒介或材料,而是承認其能動性。此觀點回應了新物質主義,亦即對於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發展而來的物質理論。然而,本展不僅在召喚對人類與物質關係的深刻思索,更意圖透過重新審視人類與物質的關係,解構階級支配與從屬邏輯,從而突顯萬物並存共在的相對性、突顯亞洲作為「地方」的獨特性乃至「超地方」的意義,以探尋亞洲當代雕塑的重新定義。
李明學〈沒有關係的關係〉,2024。胡椒、肉豆蔻、丁香、肉桂、鹽、文件櫃、木梯、臺灣原生種昆蟲標本、馬告、電線、燈泡。尺寸依空間而定。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大卷伸嗣,〈漂浮 – 構築之詩〉,絹印、壓克力盒,29.5 x 29.5 x 29.5 cm(L x W x H),共157顆,2022。圖 / 朱銘美術館提供。
「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除了精彩的展出內容,也將於9月13日至2025年1月12日展覽期間,不定期推出一系列針對各個年齡層觀眾特別設計的工作坊、文化體驗營等豐富活動,相關場次資訊及報名方式請關注朱銘美術館臉書粉絲專頁。
方物 – 亞洲當代雕塑展
展期:2024年9月13日至2025年1月12日
時間:10: 00 – 17: 00(16: 00停止售票)每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則照常開放。
地點:朱銘美術館 第一展覽室、本館
參展藝術家|詹士泰(臺灣)、陳淑燕(臺灣)、赫立.多諾(印尼)、傅中望(中國)、FX哈索諾(印尼)、金妲芭(韓國)、金維政(韓國)、岸 かおる(日本)、李明學(臺灣)、劉柏村(LIU Po-Chun,臺灣)、羅懿君(臺灣)、大卷伸嗣(日本)、申美璟(韓國)、蘇詠寶(香港)、成東勳(韓國)、鳥光桃代 (日本)、楊偉林(臺灣)、李受徑(韓國)、潘娜潘.尤蔓妮(泰國)、延伎栢(韓國)。
網站:朱銘美術館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建置雕塑學術研究的平臺-推進臺灣當代雕塑發展的可能」-專訪朱銘美術館館長劉柏村
2024-07-03|撰文者:王襦萱1559
朱銘美術館重磅推出「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拓展當代雕塑藝術新未來
2024-04-02|撰文者:朱銘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738
朱銘美術館新年新氣象:新任館長劉柏村,承先啟後開創新航向
2024-01-02|撰文者:朱銘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58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2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78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