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1|撰文者:王士源
12月9日台灣館討論會上,黃海鳴說明,威尼斯雙年展12月10日截止收件,原提案已批示通過。本屆台灣館兩位國外藝術家參展,就此定案。「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簡直是藝術界奧斯卡金像獎」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曹育維對此批評道,藝術圈對台灣館抱這麼大的期待,高度關切,「怎可以這樣呼嚨過去?」。
曹育維表示,工會將號召藝術家,於明年威尼斯台灣館外,做一個「這才是他媽的威尼斯台灣館」展覽。藝術家要向企業募款、自掏腰包,展出真正代表台灣的國際展覽。曹育維調侃說,如果北美館願意出資贊助,既有官方資金、又有道地台灣藝術家,這個策展就能完整呈現台灣主體,是堂堂正正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針對台灣館爭議,曹育維說明,重點不在參展藝術家的國籍,而在參展藝術家與台灣的連結是否密切。他舉蔡明亮為例說,5年前蔡明亮參展台灣館,即便蔡明亮是馬來西亞籍,但與台灣的連結早無庸置疑,因此沒引發爭議。他表示,本屆兩位外籍藝術家,藝界人士卻很陌生,與台灣的連結究竟是什麼?竟沒人解釋清楚。
「這根本就是策展人的作品。」曹育維表示,從北美館公開的有限資料分析,本屆台灣館應是策展人為主體,這三位藝術家,感覺隨時可以被替換掉。他針對策展人做出質疑道,策展人最基本的角色,應當是彰顯藝術家與展覽的價值,而非把展覽當成舞台、藝術家變成道具來思考。
此次台灣館爭議不斷,曹育維提出一個藝術圈的想像。他說明,所有國外展覽包含年展、雙年展、三年展,均可由一個共同單位負責籌辦,這個單位也許是畫廊協會、視覺藝術聯盟、藝術家工會,或是輪流主辦,而政府負責挹注資金運作,交由公正的第三方來執行。曹育維表示,此次台灣館爭議,是危機也是轉機,這個新方向,未來或許能考慮及討論。
REFERENCE
快訊:雙年展辦公室怎麼辦?
快訊: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快訊:雙年展怎麼做 才能公有化?
張芳薇:不是小圈圈 是評審難栽培
黃建宏:徵件辦法含糊 埋爭議伏筆
陳浚豪:北美館必須重新評審
徐文瑞:脫離國家定位 是國際趨勢
黃海鳴:台灣館要走出國家定位
龍應台:要釐清定位 檢討機制中
北美館:討論四小時 將重組雙展辦
曹育維:工會自籌台灣館 拼主體性
陳建北:從行政程序 找出問題關鍵
湯皇珍:釐清好責任 才能打破僵局
廖新田:增加台灣人 別讓信任崩盤
熱門新聞
1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 呈現藝術家多幅從未公開鉅作與最後遺作〈天馬〉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