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築轉生術 藝術獻給天獻給地
2015-03-26|撰文者:王士源
「他(陳順築)常說,生病吃藥反而像是安慰劑,創作才是他的良藥。他不只一次跟我說,癌細胞很喜歡藝術,當我創作的時候,我就沒有疼痛」─傅本君
2014年10月24日,藝術家陳順築大腸癌病逝,得年51歲,人們無限思念。今年1月,台北市立美術館《硓「石古」山 ─ 陳順築個展》開展,陳順築首次大型回顧展,展出藝術家創作生涯中近200組件作品,展期已邁入最後一個月,展至4月26日。
陳順築先以攝影崛起於解嚴後的當代藝壇,而後持續以複合影像裝置思索家族記憶與個人情感,更不斷在拓展攝影語境的可能,並自身與家族情感為基底,與社會集體情感持續對話。他的作品冷冽、理性,雖然寂寞卻隱隱透出濃烈的感情。
這次的回顧展取名為《硓「石古」山》,便是回應陳順築對原鄉的眷戀,以及難以割捨的錯綜家族感情。陳順築的原鄉在澎湖,硓「石古」石是種珊瑚礁岩,是澎湖百年來,用於建造房舍的石材。他離開澎湖,來到台灣,對家鄉與家族的依戀,是心中的殘念,更是他創作中重要的主題。
陳順築曾說,攝影對他而言,是從破碎的生活切片中,去寄託瞬間同意的情緒。這樣快的認同方式,往往祇是收集來不及思索的速度和運氣,而準確的情感釋放,卻是後來沖出底片才發現的事情。
在展覽籌備時,陳順築正與病魔抗戰。陳順築太太傅本君說,生病的時候,只有兩個志業,就是生病和創作,先把創作與展覽開會的時間留下來,再排時間去看醫生。他對死亡永遠沒有妥協過,覺得死亡不就是生的另一種契機,生與死之間就像是場連續劇,一演再演,一演再演。
陳順築生病期間,面對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為這檔展覽所做的最新創作,《轉生術:硓「石古」山》,也於展覽中一併展出。
這系列作品,陳順築結合絹印版畫及壓克力顏料,呈現對他來說意義深遠的原鄉硓「石古」石特有的粗糙質感。陳順築將硓「石古」石堆砌成山,堆砌成一座祭壇,並對它獻花、獻果、獻豆。他用這座硓「石古」石砌成的祭壇,向天地對話,以他全新的創作,獻給天地、獻給藝術、獻給人類,希望在轉了生之後,又是人生又是一個新的境地。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19臺北美術獎首獎今揭曉─楊登棋《父親的錄影帶》榮獲首獎,王耀億、徐瑞謙、森人、蔡宗勳、龔寶稜各獲優選
2019-12-06|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372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與愛有約,傳遞音樂藝術與愛
2019-10-14|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3302
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宣布展覽主題─「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
2019-09-1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783
新書追悼陳順築 影像串連的人生
2015-02-13|撰文者:楊椀茹 攝影/楊椀茹13661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8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