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1|撰文者:李佳蓓
回溯日據時代歷史,「美街」是一條匯集嘉義地區各大書畫裝裱店的街道,畫家林玉山從小便生長在「美」的區域。想知道林玉山的藝術歷程,那得從他的父親─林耳開設的裱畫店「風雅軒」開始談起。
林玉山,本名林英貴,出生於1907年4月1日的台灣嘉義美街,是台灣日據時期膠彩畫與水墨畫的代表性畫家。
身為「風雅軒」的三男,林玉山接觸繪畫的時間相當早,孩童時代便對家中畫師自繪的「萬神圖形」圖錄產生興趣,一有空閒就描摹畫冊內的各種神像造型,反覆練習後,學會如何勾勒線條,也定下紮實的運筆功力。
畫師見他充滿熱誠,便開始指導他如何調色、暈染及顏料的製作等基礎知識。經過數年,才10歲的林玉山已能獨當一面,成為家中的畫師。1922年開始,跟隨陳澄波四處寫生,進一步地接觸到水彩與速寫等西式的表現技法,對林玉山往後的創作及繪畫理念都有深遠的影響。
隔年,年僅16歲的林玉山就以《下山猛虎》入選嘉義美展活動。1926年,進入日本的東京川端畫學校學習,原本選擇西畫科,後轉為日本畫科。從他啟蒙於民間畫師,後在日本接受完整的美術教育,能想見林玉山藝術概念的建立,與日本畫的繪畫精神較為契合。林玉山也曾解釋學習轉變的關鍵在於,「東方繪畫較為含蓄內斂,韻味無窮,比較適合我的個性」。
1927年首次舉辦的「台展」,林玉山以《水牛》、《大南門》兩件作品參賽,雙雙入選東洋畫部。當時入選的二十五人中,僅有陳進、林玉山、郭雪湖三人為台灣畫家,年齡不超過十九歲的三人,因此聲名遠播,被稱為「台展三少年」。
之後林玉山接連入圍台展十次,因為豐富的入圍經歷,參展能夠免除評審審查,成為當時嘉義地區美術重要的領導人,與嘉義地區的文人雅士往來熱絡。因此當1935年,林玉山決定再次前往日本進修,平日友好的仕紳們便聚集起來,購買林玉山的畫作,協力贊助他到日本就學。
林玉山喜愛鑽研漢學經詩,他認為畫家應「藉畫述志」,並且在繪畫中呈現出「詩」的意境。「自然寫生」則是他的作畫信念,他曾說:「寫生是學畫不可不經的一關,也是作畫的基礎,惟寫生的目的不在工整的寫實,而應寫其生態、生命,得其神韻。」。
回顧林玉山一生繪畫創作之過程,可以發現,早在台展時期,林玉山便跳脫出民間畫風格,成功地將日式及西式技巧落實在水墨之中,著眼於台灣風土描繪,並焠煉出結合人文素養的林玉山風格。
林玉山雖少年得志,卻不因此自滿,努力不懈的精神更讓人欽佩。他的一生惜畫,除了年輕時為籌措學費而賣畫外,幾乎不曾賣出畫作,而是將畫作捐給美術館永久典藏。今日,林玉山前輩的真跡在北美館、國美館及高美館裡受到妥善照護,讓人們有機會一親大師芳澤。
林玉山,(b)1907.04.01 ~ 2004.08.20
REFERENCE
REACTIONS
0
1
3
1
2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專刊 今起全通路正式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