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3|撰文者:王士源
2008年的一場大火,雲門舞集在八里的排練場燬於祝融,演出道具與歷史資料付之一炬。那時,雕塑家朱銘在雲門排練場失火後第三天,便請他的媳婦到八里,給了林懷民一張兩百萬的支票,要幫他度過難關。
朱銘與林懷民的深厚交情已歷40餘年,今年雲門舞集在經7年的籌備後,終於有了新家,擁有自己的劇場與排練場。4月,雲門劇場在淡水新開幕。朱銘聽到雲門劇場新落成時,立刻慷慨地說:「拿出10件作品排一排」。
這「十」件作品,最後以「朱銘在雲門 白彩人間系列雕塑展」為題,在雲門劇場室外空間展出,一共展出8組17件朱銘「白彩人間系列」雕塑作品,展覽展至10月4日。
白彩人間系列 一場無聲的表演
在雲門劇場裡,上演的舞蹈是連續不斷的肢體動態;走出劇場外,朱銘的「白彩人間」雕塑作品,則像是將人世間的動作凝結,凝結住一場無聲的表演。朱銘說,作品到了雲門劇場,這些雕塑全都變成舞者一般。
在1980年代起,朱銘便以人間百態為主題,開始繼知名「太極系列」之後,發展「人間系列」雕塑作品。在「人間系列」裡,朱銘關懷人的百態與生活憂苦,運動員、軍旅、三姑六婆、僧眾、模特兒,全都成為他的創作題材。
2007年開展的「白彩人間系列」,更將人間系列主題下的作品顏色抽離,不再以顏色來敘事,要人們看著被雕塑出的生活剪影,欣賞這些雕塑的表情與動態。
此次「朱銘在雲門 白彩人間系列雕塑展」展出作品,有推著嬰兒推車的年輕夫婦、坐在階梯上休憩的男子、歡聚一桌的人們、向著淡水海邊遠眺的女人。朱銘美術館展覽部經理李宇涵說明,「人間系列」本來講得便是人的生活,這檔展覽則是用這八組作品,來演繹遊客在參觀雲門劇場時的種種行為與活動。
而唯一不是白彩系列,上了繽紛顏色的作品《人間系列─降落傘》,則懸掛在雲門劇場的屋簷。雲門劇場的外觀設計有許多線條結構,與降落傘的線條遙相呼應,人們在欣賞朱銘刻劃降落傘員肌肉的動感之際,更能再往後欣賞整座雲門劇場的建築設計。
REACTIONS
0
2
3
0
3
熱門新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