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8|撰文者:蔡念栩
「每條魚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感情。」張萬傳愛吃魚也愛畫魚,每天從市場買回的魚在下鍋前總要先讓他描摹一番,時常畫到廚房的油鍋熱了還不肯罷手,惹得老伴急嚷著要把魚給討回去。
張萬傳1909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淡水,早年進入台灣繪畫研究所,跟隨石川欽一郎學習西畫。而後在他前往東京學習藝術期間,正逢野獸派盛行於日本畫壇,野獸派脫離自然模仿、強調內在情感宣洩的主張,深刻的影響了張萬傳一生的繪畫風格。
有別於台灣第一代接觸西洋美術者的學院派、印象派畫風,張萬傳堅持在主流之外走上野獸派的創作道路,成為啟迪台灣野獸派發展的第一人。
「生活中產生的藝術才是真實的。」張萬傳認為,藝術要從生活中出發才有意義,從故鄉的風景到身邊的人物,從盤中雞魚到花卉蔬果,都是他作畫的題材。張萬傳的畫作,反映了他以自身感性為出發的創作價值觀,並帶有濃厚的鄉土情感。
「魚」是張萬傳深具代表性的繪畫主題。喜歡吃魚的他從小生長在產魚地淡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還曾走避金山以捕魚維生,各形各色的魚,從形體到神態,都被張萬傳以簡潔有力的筆觸勾畫出來。曾有藏家說道:「張萬傳畫的魚,好像都能聞得到那股臭腥味似的。」
因受邀前往畫室指導星期日畫家的機緣,張萬傳於1958年起進行「裸女」系列的創作。其筆下的裸女不強調寫實,著重女體結構的捕捉及整體氛圍的掌握,借形而不描形、表現畫者的內心感知。
對故鄉的情感,亦使得張萬傳對淡水的景物有許多豐富的描繪。他從1940年代開始多次為淡水白樓進行寫生,在1990年聽聞白樓將被拆除時還曾捐出畫作,希望能夠呼籲眾人為保留這棟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請命。
2003年,張萬傳以95高齡病逝,但他留下的作品,將會使他的藝術生命繼續流存。
張萬傳, (b) 1909.05.28 ~ (d) 2003.01.12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5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3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