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0|撰文者:楊柏賢
童年,是什麼口味?往夢裡鑽,只能湧出甜蜜蜜的回憶之泉嗎?今天的壽星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創造出野獸,一個個跑進每個人的童年搗亂。但野獸不會吃人,卻陪孩子玩耍嬉鬧。牠們是你我的好朋友。
被紐約時代雜誌譽為「童書界的畢卡索」的莫里斯‧桑達克,其實有個苦悶的童年。他於1928年出生在一個猶太移民家庭,父母原先住在波蘭,因逃避納粹迫害,而與一些親戚輾轉來到美國紐約。但其他留在歐洲的親戚卻沒如此幸運,遭逢納粹毒手,所以年少的桑達克知道父親總揹著難以割捨的沉痛。
桑達克自小體弱多病,得在家裡休養,過著跟同年紀孩子不同的生活。他曾說:「我小時候非常羨慕別人能夠交朋友、溜冰、在外面玩,而我卻只能夠躺在家裡的床上,一個人畫畫、看書。」鎮日待在房間,桑達克看著窗外世界,開始讓想像力成為雙腳,帶他到意想世界無限探索。
幸好,他有一個很會說故事的父親,及不斷給予關愛的兄姊,陪他走過童年的苦澀。他也喜歡童書與米老鼠卡通,這些故事讓他知道在無趣的學校教育外,有片插畫的天空等待他翱翔。畢業後,桑達克曾在玩具店工作,得以認識更多童書,穿梭在經典插畫家的想像世界。
在60年代,受到童書編輯的賞識與支持,桑達克出版之後風靡全球的《野獸國》(When The Wild Things Are),書中描繪調皮的男孩馬克思(Max),有天房間突然成了森林,他搭著船來到野獸國,甚至當上國王與野獸們狂歡玩耍。但《野獸國》一書當時卻引來評論家或父母的反彈,因為沒人想讓孩子接觸暴力與醜惡。
爾後,他繼續創作如《廚房之夜狂想曲》(In The Night Kitchen)與《在那遙遠的地方》(Outside Over There)等作品,書中腳色依然惹來非議;像是《廚房之夜狂想曲》中小男孩都裸身出現,在當時便遭評論批評,說會誘使孩童產生性的遐想。
然而桑達克深知,醜惡、不安、性或恐懼,本來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隅。透過自身孤單童年的境遇,他了解到孩童所見的不會樣樣甜美,更有苦澀,為此需要想像力。他說,「為了戰勝這股力量,孩子們進入了想像。在想像的世界裡,他們所苦惱的那些情感會慢慢得到紓解,並使他們得到滿足。」
2009年,《野獸國》被搬上大螢幕,改編成電影《野獸冒險樂園》(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這世界有著人生真實的殘缺,而桑達克運用想像力,讓讀者彷彿隨野獸手舞足蹈,在殘缺中歡欣地翩翩起舞。
Maurice Sendak,(b) 1928. 6. 10 ~ (d) 2012. 5. 8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Maurice Sendak)
【圖片資料來源】Flovorwire
【圖片資料來源】feelgrafix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專刊 今起全通路正式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