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西洋藝術史

包浩斯(1919~1933) Bauhaus

  • 【關鍵字】
    美術設計學校、設計中心、新藝術運動

    【代表藝術家】
    華德‧格羅畢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保羅‧克利(P. Klee,1879-1940):《花床》
    伊登( Johannes Itten,1888 –1967):《鐵路》

    【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格羅畢斯(Walter Gropius)著手創辦一所造形的建築與設計學校,並與魏瑪政府進行了聯繫。1919年3月20日成立一所綜合造形學院「國立包浩斯學院」。同月下旬,格羅畢斯發表了由他起草的《包浩斯宣言》。

    【風格】
    包浩斯學院是一所造型與實用美術學校,也是德國現代設計中心。1919年格羅畢斯發表了由他起草的《包浩斯宣言》,代表了包浩斯的教育思想,體現了包浩斯的基本美學和藝術主張:創造出一種將建築、雕刻和繪畫結合成三位一體的新未來殿堂,並用千百萬藝術工作者的雙手將之矗立在雲霄高處,變成一種新信念的鮮明標誌。

    包浩斯在教學上,採取知識和技術並重的教育方式。他的教育制度也可以稱為「工廠學徒制」,即新生入學後先接受「基本造形」、「材料研究」或「工廠原理與實習」等基礎課程的教學,為期半年之後再到實習工廠接受三年「學徒制」教育。由此可知包浩斯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教育單位,同時是一倡導新藝術運動的中心,它試圖打破純造形藝術和工藝技術之間的界限,使造型藝術和工藝合而為一,這是工藝設計領域的一場巨大革命。

    包浩斯有三個發展階段:1919年到1925年的魏瑪時期、1925年到1932年的狄索時期、和1932年到1933年的柏林時期。包浩斯的魏瑪時期是它初創和奠定基礎的時期,並建設自己陣容強大的師資隊伍,如抽象藝術的康丁斯基、克利,表現主義繪畫大師孟克等等。包浩斯在狄索時期在現代工藝設計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績,達到了包浩斯的頂峰。而在1932年,包浩斯在柏林重新建立,企圖在納粹的統治下爭取獲得新的發展,但這最後的努力以失敗而告終。

    【後續】
    包浩斯從1919年到1933年歷經14年,它存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它為現代工業設計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對現代工業設計的發展乃至藝術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些推動包浩斯運動的藝術份子所提倡的藝術教育,就是從各種角度去研究建築、繪畫、工藝和商業美術、攝影印刷等之間相互的關係,消除大家對於藝術一貫以來的陳腐觀念,促使現代藝術走向統一的研究與創作。但站在會畫的觀點而論,包浩斯藝術運動最大的貢獻懷是在於融合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而開拓了現代的造形。

    【延伸閱讀】
    書:
    王建柱等著(2003)。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台北:藝風堂。
    陳品秀譯(2007)。設計小史。台北:三言社。(湯馬士‧豪菲原著)
    網路:
    包浩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85%E8%B1%AA%E6%96%AF

    【圖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Klee#/media/File:Paul_Klee,_1922,_Red_Balloon,_oil_on_chalk-primed_gauze,_mounted_on_board,_31.7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