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現主義 Nouvelle Expressionism
-
【關鍵字】
新繪畫、德國藝術、巴賽利茲(Georg Baselitz)、Gerhard Richter、Anselm Kiefer
【代表藝術家】
巴賽利茲(Georg Baselitz,1938-):《Adelaar》
呂佩爾茨(Markus Lupertz,1941-)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
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Glaube, Hoffnung, Liebe, emulsion》
【起源】
1970年代,現代藝術發展至觀念藝術和極限藝術,徹底排除具象的圖像和畫面中的虛幻空間感,藝術被簡化到本質層面,在追求最純粹的頂點的同時,亦帶來了「繪畫的死亡」,使現代藝術走向了死胡同。因此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藝術從歐洲開始國際性的復古運動,「繪畫」這個傳統媒介再度被重視,「新繪畫」的風潮由德國、義大利開始,之後英美及歐洲各國,甚至亞洲的一些國家也在1980年代紛紛跟進。
所謂新表現主義,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從德國開始的一個新流派,是以二十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為模範的一個流派,主要發展地區為德國和義大利,是一個對抗極限運動和觀念藝術的主義。
【風格】
做為普普藝術和極限藝術的反動,新表現主義以表現自我為主旨,在畫面、筆法、情調等方面顯示了對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的回歸傾向,但由於兩者發生的年代不同,故在藝術思想、題材選擇、表現手法上並不同。
新表現主義是德國政治危機和恐怖主義下混合而成的產物,在理論方面接受存在主義,在實踐中學習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傳統,講究繪畫過程的情感突發和即興處理,追求一種粗狂的、原始主義的美學風格,竭力主張還繪畫原本的面貌,注重繪畫性、探索內容、色彩、形式的自我語言。他們的作品主要表現的是緬懷民族傳統的抑鬱情境和反思戰敗歷史悲愴心態,有的作品鞭撻社會的醜惡現象,有的作品嘲笑自己的無能。
在這時期的藝術家以巴賽利茲、呂佩爾茨和格哈德‧里希特為主,雖然這些德國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家們各具特點,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變是自覺地將自己的藝術創造與德意志觀念緊密相連。他們抓住德國的創傷,試圖探索德意志文化的根基。
【後續】
在經過藝術家們的努力,年輕一代的藝術家看到了保持德國的民族文化以及個體獨立性特質的重要性,這使得他們重新恢復了對於繪畫及德國繪畫傳統的信心,開始在藝術創作中強調恢復對德國的歷史、神話、現實等與自身文化延續有關的因素的表現。
【延伸閱讀】
書:
王瑞芸(2003)。新表現主義。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朱伯雄(2007)。西方美術史十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網路:
壹讀-6位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
https://read01.com/zh-tw/z0nM3j.html#.WzGwXlUzYdU
巴賽利茲
http://blog.xuite.net/bettydodo/blog/5879051
【圖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Georg_Baselitz#/media/File:Baselitz_Adelaar_2.jpg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Anselm_Kiefer#/media/File:Anselm_Kieffer_-_%27Glaube_,_Hoffnung,_Liebe%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