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衛藝術Avant Garde
-
【關鍵字】
亨利‧摩爾、戰後、赫普沃斯
【代表藝術家】
亨利‧摩爾(Henry Moore,1898-1986)《過往》
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1903-1975):《波浪》《兩個人形象》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10-1992):《坐著的人物》《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
包羅茲(Eduardo Plaolozzi,1924-2005):《米開朗基羅的大衛》
【起源】
英國的現代藝術和美國一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基本上沒有什麼國際影響,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具有國際影響和意義的現代藝術家亨利‧摩爾和赫普沃斯。
【風格】
亨利‧摩爾是英國現代藝術最先獲的國際地位的雕塑家,20世紀最富盛名的雕刻巨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摩爾當過戰地藝術家,40年代引起公眾注目,二戰結束後,摩爾逐漸獲得了國際影響,成為譽滿世界的大雕塑家。亨利‧摩爾認為雕塑不應當違背石頭堅硬、緻密的特性,使它失去自身的特點,而加上虛假的肌膚的外貌,於是他直接就材料進行製作,使用起一切材料來都得心應手。
此外,他也做過大量銅雕,研究過用水泥和陶土雕塑。在摩爾的創作中,人的造型貫串始終。他發展了兩種技法,一種是從實體中挖出空洞,以顯露內在形體;另一種是匯集不同的形體來組成一件作品。內容可以分為側臥像、型之內外及母與子(包括家庭群像)三個部分。從2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側臥像一直是亨利‧摩爾經常採用的題材,摩爾的側臥向有很多種變體,從溫和的表現風格到純粹的抽象風格都有。
而芭芭拉‧赫普沃斯維則是英國的傑出女雕塑家,也是一位在二戰後建立其穩固聲望的雕塑家。她擅於巧妙地運用和發揮雕塑材料的特點,也受到了「思考的手發現了材料思想」觀點的啟示,在作品中擅於用一切形體來作為人體的象徵。
她對自然充滿了興趣,並擅於將自然物象做成規整而簡潔的幾何形態的雕塑品,並且為英國一些新的建築製作了建築裝飾雕塑。
戰後英國最重要的畫家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與眾不同的是他大約到35歲作又才開始會畫,而且完全是無師自通。培根早期的作品風格近似晚期立體主義,1930年代後期畫風轉向超現實主義,描繪的都是一些極度痛苦的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畫風再度改變,致力於怪誕的形象畫。50年代初一躍而成為英國最重要的畫家。作品有《坐著的人物》、《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培根透過把人體或動物形體隨意變成各種離奇的形狀,來描繪「一個孤獨、苦惱、恐怖、憤怒、混亂的世界」。
【延伸閱讀】
書:
徐洵蔚譯(1998)。藝術對話:與十五位女性藝術家的訪談。台北:遠流。(Cindy Nemser)
修‧歐納、約翰‧弗萊明合著(2001)。世界藝術史,台北:木馬文化。
網路:
西方藝術的發展http://www.pinkart.com.hk/z%20article/art/art%20map.html
圖博館─《亨利摩爾藝術全集》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