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藝術(1962~1965)Pop Art
-
【關鍵字】
普普藝術、後現代藝術、安迪.沃霍爾、李察.漢彌頓
【代表藝術家】
李察.漢彌頓(Richard Hamilton,1922~):《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動人?》
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床》《可口可樂計畫1958》
賈斯伯.瓊斯(Jasper Johns,1930~):《美國大裸女》系列《吸菸者17號》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綠色的可口可樂瓶子》《瑪麗蓮夢露》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 改作卡拉《未來主義的騎手》馬諦斯《舞》
維塞爾曼(TomWesselmann):《浴室》
奧登堡(Claes oldenburg):《立著的棒球手套和球》
【起源】
50年代一般被認為是現代藝術的極致展現,延續藝術求新求異的精神,到了60年代短短的10年之間,各種藝術型態百花齊放,從60年代初的普普藝術開始,新寫實主義、色域繪畫、硬邊藝術、低限主義、歐普藝術、行為藝術…相繼亮眼呈現。近年來的藝術研究將60年代的藝術流派定為「後現代主義」,因為他們已經超越追求繪畫上的形式表現。但部分評論家認為60年代是現代藝術的終結及過渡,70年代開始才真正進入後現代主義藝術。
普普藝術是1962~1965年間盛行國際的新藝術,同時也是這60年代現代派新藝術潮流中位居前緣的藝術運動。「超越」與「革命」是現代派藝術的特色,普普藝術反對抽象表現主義,它將抽象表現主義所鄙棄的形象重新找回來,並且以抽象表現主義所厭惡的「俗文化」為主題描繪。
這個運動的思想根源,來自於美國的大眾文化。當時英國受到美國大眾文化的啟發,包括好萊塢電影、搖滾樂、消費文化等。1956年,李察.漢彌頓在一個名為《這就是明天》的展覽中展出自己的作品,拼貼《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動人?》,這標誌著英國普普藝術的誕生。爾後普普藝術1962年時傳到美國。它在傳到美國後迅速發展,且正式成為一種藝術運動。
【風格】
普普原意為「Popular」,是大眾的、流行的意思。藝術家抱持著藝術生活化、藝術世俗化的觀念。普普藝術所表現的內容就是大眾文化,它對現代文明抱持著樂觀肯定的態度,以平時大家所見、所觸及的生活環境,或大家所熟悉的大眾傳播影像,作為藝術表現的題材,於是將達達主義的概念更進一步向前推展。
普普藝術向抽象挑戰,它反對抽象表現主義情緒化的、個性化的創作傾向,在表現手法上,它把抽象表現主義所鄙棄的形象重新請回純藝術表現,專挑抽象表現主義厭惡的俗文化的形象,如商品、商標、海報和新聞照片等主題來反覆描繪。普普藝術有三個重要表現特徵:首先,它是具象的、現實主義的。其次,普普藝術根植於城市環境當中。藝術家觀察到的是城市環境中非常特殊的面向,包括連環畫、廣告、商品包裝、通俗娛樂活動。再次,普普藝術家以特殊的陳列式複製,如連環畫、肥皂劇等方式呈現作品,因而引起了消費者的極大注意。代表藝術家為勞申伯格、安迪.沃霍爾、李奇登斯坦等人。
【後續】
普普藝術產生於50年代末,在60年代形成一種國際性的文化潮流。普普文化和生活方式貫穿了整個60年代,滲透進公眾與個人生活的每個面向,也侵入了藝術中的每個篇章。普普藝術的題材、形式、所使用的媒介,廣泛反映了60年代的文化主題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普普藝術完全是西方文化現象,誕生於戰後的西方文化新中心紐約和倫敦,之後隨著地域的傳播,歐洲也出現了不少新的普普藝術中心。
【延伸閱讀】
書:
張正仁(譯)(1994)。普普藝術。台北:遠流。(Lucy R. Lippard)
傅嘉琿(譯)(1994)。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遠流。(Eddie Wolfram)
網路:
Modernism & Postmodernismhttp://witcombe.sbc.edu/modernism-b/modpostmod.html
百度 安迪•沃霍爾http://baike.baidu.com/view/1300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