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4|撰文者:陳乃慈
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失重樂園」展出日本前衛電腦藝術家河口洋一郎的創作,呈現電腦藝術的多元可能性,展期將在6月18日結束。
河口洋一郎比喻:「當我到亞馬遜叢林時,為了生存不得不抓魚來吃,我可能一手拿著最先進的手機,另一手拿著竹叉。這樣兼具前衛與原始的生活方式,是非常美麗的結合。」他的創作以科學的邏輯性出發,融入藝術的飛躍性思考,以及對自然萬物的想像。
河口洋一郎將《蛋寶寶》放在展場入口,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代館入口處的《成長模型》雕塑。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河口洋一郎今年65歲,是東京大學研究所情報學環博士。他說:「我從小就希望飽覽自然界的動植物,進而對宇宙產生興趣,希望帶著作品到宇宙旅行。」為了達成夢想,他從1970年代開始撰寫程式、繪製電腦動畫,繪製模擬生物繁衍的「成長模型」,可以從最小的分子成長為大型物體,以及各式各樣的生物體。
河口洋一郎《電腦和服誌》。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河口洋一郎《成長卷鬚》。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時電腦尚未普及,也缺乏相關的參考資料,在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河口洋一郎1982年於國際盛會「SICGRAPH」發表創作,讓人們大為驚豔,沒想到電腦運算程式也能創作出藝術品。
展覽中的投影作品裡,色彩斑斕的3D動畫不停成長、跳動,搭配和樂、聲樂甚至是模擬自然界的躁動聲響,觀眾置身其中,產生在異次元宇宙般的感受。為了讓大小朋友都認識成長模型,河口洋一郎賦予它們臉孔乃至手腳,製作「蛋寶寶」(Eggy Boy)模型,意思是「宇宙中的一顆蛋」。
「蛋寶寶」從1986年發展至今,產生豐富的運用形式,展場入口處小型的蛋寶寶可以讓孩童開心合照;二樓則有好幾座大型的蛋寶寶氣球,彷彿在展間裡開會議論,模樣逗趣。
二樓的《蛋寶寶》大型氣球。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河口洋一郎《手稿屏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除了視覺的展出形式,他也將成長模型印在和服上,讓舞者穿上絲質和服,後方則設有色彩繽紛的動畫,舞者的動作會產生改變。「我希望,在未來的宇宙船中,能搭乘做各式各樣表演的人,因此想用藝術整合不同的演出形式;跨界展演也能讓小朋友認識傳統文化、產生保存文化的想法。」河口洋一郎這麼說。
河口洋一郎個性率真,拍照時還會比出勝利手勢,像個開朗的大孩子。他也在展場保留親子互動空間,「五億年的未來工作坊」設有桌椅,觀眾可以幫特殊生物「宇宙蟹」彩繪顏色,將作品貼在牆上紀念。
河口洋一郎《五億年的電腦工作坊》。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身為電腦藝術家,閒暇時的興趣是什麼呢?他如數家珍般,道出過去的冒險經歷:「我喜歡前往無人探索的秘境旅行,曾走訪沙漠、叢林、亞馬遜河流域等環境,甚至在洛磯山脈遇到野熊,面臨被追殺的窘境…」
河口洋一郎認為:「生活如果太過乏味,對創作是沒有幫助的。不去這些獨特的地方旅行,可能就無法成為獨特的藝術家了。」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聯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