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12月12日 Edvard Munch 生日快樂!

生日快樂Edvard Munch

2015-12-12|撰文者:斯彥鈞

生命的歷程有痛苦有歡樂,但往往痛苦的記憶難以揮之而去,與其接受血淋淋的現實,不如忽略現實,不去面對它來的輕鬆自在。在愛德華 ‧ 孟克(Edvard Munch)的作品中看見的盡是痛苦、孤寂,將現實攤開在人們眼中,告訴世人不願面對的現實。
今天是表現主義的先驅─愛德華 ‧ 孟克(Edvard Munch)的生日讓我們在這裡祝他生日快樂。
孟克出生於挪威雷登,在奧斯陸長大,母親在他五歲時死於肺結核,由他的父親單獨扶養。他父親患有精神疾病,父親也在他青年時期就早逝,他的兄弟姊妹也在他眼前相繼過世,在這些種種環境下,對孟克的童年有很大的精神壓迫。
死亡在他成長的過程一直伴隨著他,接踵而來的悲傷情緒不斷折磨著他,這或許也是他的作品總是帶著抑鬱與悲觀的原因。孟克在晚年曾說:「病魔、瘋狂、死亡是圍繞我搖籃的天使,且持續的伴隨我一生。」
在他十七歲的時候他開始學習藝術創作,受雕刻家朱利厄斯 ‧ 米德爾頓(Julius 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義畫家克里斯蒂安 ‧ 克羅格(Christian Krohg)的教育。他的作品風格以後印象畫派為主,在許多表現方式有些梵谷的味道,但繪畫主題卻是象徵派,繪畫內容主要都是刻畫內心世界,而非外在現實。
他的創作多以生命、死外、戀愛、恐怖、寂寞為題材,用強烈對比的色彩、色塊,筆觸抖動,帶有不安定的感覺,這種處理畫面的方式影響了德國和中歐,成為表現主義的開始。
《吶喊》(Skrik)是孟克最著名的代表作,畫中人物掩耳尖叫著,這種躁動的情緒強烈的環繞在都為,血紅色的天空,暗潮洶湧的河流,刻畫著苦悶的象徵。這幅畫屬於他的《生命的飾帶》系列中的一作。
《生命的飾帶》是在他感情世界受創與受到的保守藝術界的打壓下,驅使他將憤怒、不安、悲傷等情緒在畫作上釋放,產生了《絕望》、《吶喊》及《焦慮》等名作這些畫作可以連在一起觀看,是他當時生命的寫照。
在看孟克的作品總有種利刃往內心深處割下去的感覺,勾起我們不想面對的痛苦,但只有正視這些血淋淋的現實,找到那道傷口,才能被治癒。這就像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方式重複的刺激我們的極限,讓我們無法否定及逃避,進而面對心裡的恐懼。
Edvard Munch(b)1863.12.12~(d)1944.1.23

 

REFERENCE

【圖片來源】Inspiration Log
【圖片來源】All Paintings
【圖片來源】trip advisor

生日快樂Edvard Munch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藝術評論

08月08日 石川欽一郎生日快樂!

2018-08-08|撰文者:莊瑋容17166

藝術評論

08月04日 郎靜山生日快樂!

2018-08-0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45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2024-11-01|撰文者:彰化縣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