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30|撰文者:邱家琳
藝術品在展出期間搞失蹤,不見得是遭人竊取,也很有可能被當成垃圾扔掉。今年6月,美國發生一起烏龍事件,裝置藝術被清潔人員誤認是廢棄物,遭到拆毀與丟棄。
美國麥迪遜城一年一度的「雕塑大道藝術節」(Sculpture Mile)於15日開展,在當地廣場共展示22件作品。但紐約藝術家吉姆•奧斯曼(Jim Osman)的裝置藝術《Corbu Bench》展出不到一周,竟不翼而飛。
《Corbu Bench》是一張木材製成的躺椅,重達90公斤,上方覆蓋人工綠色草皮,側面則漆上橘色油漆,供人們坐著休息或曬日光浴,但清潔人員認為這張躺椅像滑板道。一位匿名的清潔人員表示,由於廣場規定不能進行滑板運動,所以他用鐵槌拆卸《Corbu Bench》,並用大型垃圾車收運。
吉姆.奧斯曼得知作品被拆解後,心情相當低落。清潔公司決定賠償吉姆.奧斯曼1萬美金(約30.9萬台幣),但吉姆.奧斯曼婉拒賠償金,只希望清潔人員可以幫他找回《Corbu Bench》,讓他進行修復。吉姆.奧斯曼表示,《Corbu Bench》兩年前在紐約展出時,許多人會躺在上面休息,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再次聚集人群。
保羅.布蘭卡:把藝術品當垃圾 也是很棒的觀點
去年2月,義大利薩拉穆拉特畫廊(Sala Murat Gallery)展示60餘件裝置藝術,結果一名清潔工將價值約1萬歐元(約34.3萬台幣)的藝術品《間接的風景》(Mediating Landscape),當成沒吃完的食物與廢棄紙箱丟掉。
《間接的風景》由紐約藝術家保羅.布蘭卡(Paul Branca)創作,將硬紙板、報紙鋪在地面,或拼裝成簡易的桌椅,地板則灑上餅乾。清潔人員認為這是策展時留下的紙箱與食物,於是都送上垃圾車。
Chiarissima清潔公司發言人洛卡(Lorenzo Roca)表示,他們感到相當抱歉,但這名清潔工只是盡份內職責,由公司支付賠償金1萬歐元(約34.3萬台幣)。但保羅.布蘭卡沒有責怪這名清潔人員,也沒有要求賠償。他認為,當代藝術的本質就是與環境、人們發生互動,所以清潔人員將藝術品視為垃圾也是很棒的觀點。
達米安.赫斯特:藝術品被丟 是有趣的誤會
就連英國當代藝術家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也曾被當成垃圾丟棄。2001年,達米安.赫斯特於倫敦藝術平台「眼球風暴」(Eyestorm)展出一項即興創作,他展出版畫時,臨時起意,運用身旁的煙灰缸、空酒瓶、皺報紙、調色板、顏料等物品組成裝置藝術。
但隔天一早,這項即興創作就被清潔工阿薩爾(Emmanuel Asare)丟入垃圾袋。達米安.赫斯特不僅沒有要求阿薩爾賠償,也沒有因為作品被當成垃圾,感到氣餒,反而認為這個「誤會」非常有趣。他說,「我的創作就是在探索生活與藝術的關聯。」
最後,「眼球風暴」的工作人員在垃圾堆中尋獲藝術品,再依據照片復原。但當時人們對這件藝術品評價不一,「眼球風暴」的公關艾利森•史密斯(Alison Smith)表示,鼓勵人們辯論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有益當代藝術的發展。
反對觀念藝術的藝評家查爾斯•威爾森(Charles Thomson)則認為,阿薩爾就像童話中真誠的孩子,指出國王沒有穿衣服的事實,而他的眼光也好到可以擔任藝術評論家。
REFERENCE
【BBC】Cleaner throws out 'rubbish' Sala Murat artwork
【The Guardian】Cleaner clears up Hirst's ashtray art
【New York Times】Art Imitates Life, Perhaps Too Closel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Modern Art is Rubbish: Sala Murat Gallery in Italy Throws Installation in Bin
【Times Union】Grounds worker trashes piece at contemporary art show
【Scallywag and Vagabond】Oops! Cleaning lady throws away expensive modern art she mistook for trash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