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0|撰文者:黃芝晨
「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實的了。」─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
義大利藝術家莫蘭迪,畢生鍾情於靜物畫,特別喜歡繪製日常生活的瓶罐器皿。他希望透過簡單、平凡無奇的造型,消除過多複雜的詮釋,重新定義人們眼中的世界,回到最純粹的視覺感受。
莫蘭迪也藉由那些普通的瓶瓶罐罐,重新思考是什麼定義了空間、瓶子與影子。他質疑人們看到的真是瓶子嗎?還是人們看到的只是幾何圖形?對藝術家來說,他不是要還原生活的樣貌,而是通過物品來創作自己心靈的世界。
只想潛心於創作 莫蘭迪拒絕參展
莫蘭迪生於1890年,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位政府官員。17歲時,他進入波洛尼亞美術學院學畫,原本預計修讀四年人物畫的課程,但父親去世後,家中經濟支柱頓失,他只好提早一年畢業,到小學教授素描與版畫。
父親過世後,莫蘭迪在格里札那(Grizzana)小鎮的山上持續創作,直到1930年,他被聘為波洛尼亞美術學院銅版畫的教授,名聲才開始響亮。從此,不只有學校為他開辦版畫講座,他也受到各類大展參展的邀約。
二次大戰結束後,莫蘭迪獲得威尼斯雙年展繪畫一等獎,也越來越多的畫廊與藏家皆找上他。但他只想潛心於創作,不願平靜的生活被人打擾,常拒絕參加重要的國際展覽。
莫蘭迪一生平淡,他極其謙虛、低調、淡泊名利,以藝術為他人生的依歸,終生未娶,長年待在自己的家鄉作畫,這樣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孤獨的性格,造就了與當時代截然不同的藝術樣態。
「瓶子畫家」莫蘭迪 被譽為最具東方精神的西方畫家
莫蘭迪的繪畫題材脫離不了日常的瓶瓶罐罐,被人們譽為「瓶子畫家」,畫風則受到義大利古典藝術與法國藝術家塞尚的影響。他的畫作不會仔細描繪物品的線條與紋路,而是將色塊堆疊,畫出藝術家自身的心靈世界,在形與色的巧妙安排下,創作出屬於莫蘭迪的靜物畫風格。
歷經古典與現代主義等領域,莫蘭迪持續在傳統與現代中對話與交流,他既不保守於傳統,也不盲目於現代,忠於自己的創作。而莫蘭迪畫作中內省的靜物和風景作品,流露沉鬱靜謐的美感,與東方「禪」的概念類似,因此有人稱他為西方的「逸品」畫家,也有人評論他是最具東方精神的西方藝術家。
2011年月初,倫敦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主義拍賣會上,莫蘭迪於1953年創作的《靜物》(Natura Morta),以220萬美元(140萬英鎊)拍出,突破原本70萬至100萬英鎊的估價。這或許正顯示莫蘭迪的藝術風格,與東方審美觀有著高度的契合。
Giorgio Morandi, (b)1890.07.20 ~ (d) 1964.06.18
REFERENCE
REACTIONS
1
1
1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展開工藝生活領域:「慢點」—2023寶藏巖慢生活節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