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8|撰文者:張軒銘
「作畫,是為了表現某種東西的美或浪漫而產生的夢,它不曾在現實中,只存在於那些從未出現的光裡面,在那些只有慾望能夠辨識的地方,它的形狀,具有神性的美。」-愛德華‧伯恩-瓊斯(Edward Burne-Jones)
雖然伯恩-瓊斯是前拉斐爾派後期最重要的畫家之一,還擁有圖書插畫家、彩繪玻璃師、馬賽克與工藝品設計師的多重身分,但他在三十歲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一名藝術家。
1833年出生於英國伯明罕,小時候對藝術並不感興趣,選擇進入牛津神學院就讀。但他在學校裡結識英國新工藝運動的領導者莫里斯(William Morris)後,開始喜歡藝術,兩人不只成了一生的摯友,也深深影響彼此的創作。
後來,伯恩-瓊斯在前拉斐爾派的領導畫家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勸說下,放棄了成為神職人員的機會,拿起畫筆,踏上藝術家之路。
創作初期,伯恩-瓊斯師從領他入門的羅塞蒂,與老師的畫作風格相似,反對當時充滿陳規的學院派畫風,專注研究自然狀態,真誠表達畫家的自身感受,強調作品至高的「美」。除了繪畫外,他透過友人引薦,開始從事玻璃彩繪的工作,美國波士頓著名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中便有許多他的彩繪玻璃作品。
1859年,他受僱於當時重要的藝術家兼藝評家·拉斯金(John Ruskin),前往義大利見習許多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還有許多雕像遺跡,內心與創作視野受到衝擊,開始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
伯恩-瓊斯的畫,在線條的運用上融合了前拉斐爾派的中世紀風格,他筆下的人物描繪細緻,畫面呈現平實,又有古典主義的嚴謹構圖和唯美主義的柔和感,靈感則多汲取自文學題材。
一代精神景觀大師 影響唯美主義與頹廢主義
高貴的女人、天使、神和英雄是他最常描繪的主題。他筆下的人物表情常猶豫,或沒有表情,她們優雅而倦怠,極少有快速的動作,因此,畫面常散發出遠離人間煙火的氣氛。
《Sidonia von Bork》這幅畫就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畫中的女人叫做斯朵尼亞,是一位邪惡又美麗的女巫,在德國原著小說中她摧毀了歐洲各國,在80歲時遭到了行刑處死。
在伯恩-瓊斯筆下的斯朵尼亞既美麗又神秘,她好像正在策畫下一場災難陰謀,頭髮上的金色編織代表她陰謀的縝密與完備,長裙上搶眼的黑色圈狀線條則是錯綜複雜的邪惡計畫。整個畫面構圖嚴謹,人物也沒有特別的表情,呈現出一種距離感與唯美情調。
伯恩-瓊斯十分講究色彩的運用,也喜歡雕琢袍衣和衣褶的細節,他在這兩方面的繪畫技巧,從未歸屬于一個特別流派中。他的作品構圖細致,並著重描繪人物精神中的樣子,使他成為當時少數聞名全歐的英國畫家,1894年他甚至被授予男爵稱號。
他的畫風大大影響之後的唯美主義與頹廢主義,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對現實生活、物質主義的反感,加上他在神學院宗教靈性的研習經驗,使他成為「精神景觀」的大師。
伯恩-瓊斯一生完成了200幅油畫,並為好友莫里斯的公司設計了大量裝飾作品,例如書籍插圖、地毯、彩繪玻璃等。同時,伯恩-瓊斯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他回頭去改做了很多他早期的作品,甚至多次想要將自己的作品毀棄。也因為這樣,他作品風格上的轉變很多時候是看不出來的,但也因為他那種完美主義的態度,他每一幅作品中的細膩與用心才得以體現。
Edward Burne-Jones, (b) 1833.08.28 ~ (d) 1898.06.17
REFERENCE
【圖片來源】Wikipedia(Sidonia von Borcke)
【圖片來源】Wikipedia(The Beguiling of Merlin)
【圖片來源】Wikipedia(Edward Burne-Jones)
【圖片來源】Wikiart(The Merciful Knight)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全國總獎金最高,徵件數最多!大墩美展邁入第30屆,4/1起開放徵件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