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3|撰文者:林鈺芸
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 Britain)2016年第三屆IK獎(IK Prize)得獎作品出爐!義大利傳播研究中心Fabrica作品「Recognition」,應用人工智慧(AI)辨識圖像技術,結合泰特美術館的館藏,將當今的新聞攝影圖片,利用「Recognition」比對泰特博物館類似的館藏畫作,體驗古今交錯的奇妙感受。
「Recognition」使用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偵測去分析圖像。偵測面部辨識圖面中人物的性別、年紀、情緒狀態;偵測物件可以判別出對象物是桌子、樂器或是水果;還有更細微的偵測包括顏色、形狀、構圖甚至是材質。兩張圖像若有吻合,系統會將使用者上傳的圖片,跟比對相似的畫作並排在一起。
Fabrica團隊成員Angelo Semeraro說,「一般而言,我們會覺得現在所看到的視野是獨一無二的,前所未有的。但透過『Recognition』把現在這一秒你所拍下的畫面比對過去藝術家畫過的風景,你可以清楚發現過去和現在的相似之處,兩者彷彿被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藉由這項設計,人們可以與泰特美術館的作品產生更多連結。
英國泰特美術館每年舉辦的IK獎,鼓勵大眾運用提出新點子、新方法挖掘泰特美術館收藏,連接生活與藝術。舉辦至今,每一屆的得獎作品都令人驚艷不已。
2014年泰特美術館第一屆IK獎得獎作品The Workers的「After Dark」,是一款配備閃光燈的機器人,使用者可以在閉館之後遠程操控機器人,夜間線上欣賞畫作;2015年第二屆得獎作品Flying Object的「Tate Sensorium」,則是用聲音和氣味模擬畫作的氛圍,提供觀者不同於視覺的感官經驗。
本屆得獎團體Fabrica將獲得1萬5千英鎊(約新台幣64萬元)的獎金,以及9萬英鎊(約新台幣387萬元)的生產預算,還可以接受泰特博物館與微軟的技術支援。「Recognition」已在線上展出,並將於今年9月2日到11月27日於泰特美術館展出。
REFERENCE
【creativereview】IK Prize: Fabrica uses AI to match news photos with classic paintings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拿著翕相機和三跤馬,憨憨啊作,憨憨啊行:楊順發的影像縫合和上百個決定性瞬間
帝圖2022春季拍賣會0626盛大登場,齊白石滕王閣與張大千秘藏重量領銜,聚焦寒舍主人珍藏與朱德群、藍蔭鼎專拍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美館首度展出珍貴捐贈作品選粹 今隆重舉辦典藏捐贈感謝儀式 多元藏品為新生美術館再添發展能量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