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衝破逆境激流的林惺嶽

林惺嶽北美館臺灣風土的魅力

2013-02-2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

「唯有對這時代有遼闊的觀察、體認,才能知道自己在這時代舞台上,扮演著什麼角色,發揮何種功能,而當一個藝術家就是要義無反顧、終身奉獻,畫到底」,藝術家林惺嶽娓娓道出對藝術的堅定,神情愉悅、眼神閃閃發光。

中國人的姓名學,帶有決定命運、趨吉避凶的意味,並包含期許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祝福。若說姓名影響一個人,解釋林惺嶽為「對山川百嶽的惺惺相惜」,恰是人如其名。1939年出生的林惺嶽,走過臺灣70個年頭,歷經各個階段,見證了臺灣的歷史,曾有過的艱辛及傷痛沒有迫使他離開家鄉,反而在沉澱之後,對臺灣這塊地土以更熱切的力道擁抱。

解嚴時期的臺灣,於內受到壓抑,而外又有西方現代化的影響,吹起一股超現實主義的風潮。林惺嶽作品畫面中冷調處理的動物枯骨及樹,卻是營造在夢幻的氛圍當中,這是藝術家期許在夢幻世界尋找心靈寄託的投射。

從超現實手法進入寫生的領域,林惺嶽在作畫技巧及表現上自有一番體悟,他認為寫生必須在現場作畫,是無法將臺灣自然的生命力,那種撼動人心的力量完全展現,所以他突破觀景窗式的取景局限,讓畫面成為舞台,透過劇情張力及光線營造,找到寫生新的可能性。

「當你用心去看石頭經過千錘百鍊的痕跡,察覺每塊石頭都有著故事蘊含其中,了解這一點後,會帶著敬畏自然的心情在創作」,觀看林惺嶽的畫作,不自覺會產生身歷情境的錯覺,仰望巍峨的山岳,俯看萬馬奔騰的溪水,當水沖激入海,石頭便顯露出來,燈光打在石頭上,在那一瞬間彷彿被淨化了心靈。

創作題材從自然山水再到水果,林惺嶽分享小時候家境貧困,家中盤中物不曾出現水果,想吃水果必須去偷摘,所以記憶中只看過長在樹上的水果。因著如此,他筆下的水果是自然生長的狀態,且以不合比例的巨大尺寸入畫,逼近觀者,把統治階級的肖像換成木瓜、芒果、蓮霧,使觀者的崇敬對象從人轉移到自然景物。

隱含寓意的超現實主義風格,與寫生畫作中特別比例、富戲劇性的景物,不管表現手法如何轉換,都是在現實中寄託美好理想,也因此林惺嶽的畫總別有風景。對藝術的理念及期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儘管環境有困難,但不要懼怕,因為臺灣正在進步」,這般深刻細膩,溫柔堅毅,深厚的詮釋著屬於他生命中的畫,畫中的生命。

此次在北美館展出的「林惺嶽-臺灣風土的魅力」,是藝術家的回顧大展,展區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選自1960年代晚期至今的油畫、水彩作品137(組),包含4件巨幅畫作、文件資料、歷年展覽畫冊等,及由公視製作的紀錄片「無邊奔流」,精彩的展出一直到5月5日止。

REFERENCE

台北市立美術館:【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

林惺嶽北美館臺灣風土的魅力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林惺嶽:大自然奇幻的光影》展覽開幕 冠蓋雲集

2018-11-12|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 編輯整理13603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

「小世界」圓滿閉幕,北美館公布第14屆台北雙年展策展人

2024-03-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