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2|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 編輯整理
生命(Life),1972,油彩/畫布,70x90cm,此福「生命」為林惺嶽藝術家特別贈與余光中夫婦,感謝倆人在自己對生命失去希望時,給予溫暖話語的撫慰,讓自己重燃對生命的熱情。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惺嶽:大自然奇幻的光影》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國立台灣美術館聯合策劃,將先後於高美館與國美館展出。藝術家林惺嶽的作品始終從台灣的風土與人文出發,深刻地刻劃專屬於台灣的風土氣息與人文故事,在魔幻的奇幻光影下,展現山林水石豐沛的原生力量。本次展覽薈萃藝術家縱貫七〇年代迄今各階段的精彩作品,以及近年來創作,十餘幅如史詩般的巨幅畫作。其中《一條清水溪的故事》高達3米,長達18米,是林惺嶽2018年甫完成的最新力作,彙編了藝術家長期佈局的台灣溪流與山石全集。罹患帕金森症的林惺嶽老師擎著抖動的手堅定地說:「畫家是做到生命終結,筆從手上掉下來才結束。」籌展期間,忽聞詩人余光中90高齡逝於高雄,與余光中私交甚篤的林惺嶽遂將此展獻給老友,紀念兩人雖然擁有不同身分背景與政治理念,卻在文學藝術裡惺惺相惜的情誼。
高美館與國美館攜手策劃 林惺嶽八十回顧暨新作展
抱貓的歐瑪(Cat-holding Oma),2016,油彩/畫布,258.8x162cm,歐瑪,是一個勇敢的女性理想意象,身後背景的層層山巒,映射紫光瑞氣,充滿人性不畏艱難、勇往向前的神聖光輝。圖/高雄美術館提供
此次展覽由高美館與國美館共同策劃舉辦,是藝術家林惺嶽繼2007年國美館、2013年北美館,2015年巡迴台灣創價學會全台四座藝文中心的三次大型回顧展後,再一次的大型回顧展暨新作發表。年屆80,長期承受病痛與老化而體力衰落的狀態下,藝術家仍以驚人的意志力在三年間完成多件超大尺幅的畫作。此次展覽匯集藝術家64件、各時期的經典代表作與近三年新作,完整呈現藝術家長期以來對台灣風土人文的潛心觀察與描繪詮釋。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表示,林惺嶽在藝術創作上對寫實技法的掌握與其幻化自大自然的超現實風格,已在台灣美術史上自成一家,自不待言;而他對台灣美術發展的影響與貢獻,則與其藝術成就等量齊觀。林惺嶽早自解嚴前就自覺地開始踏查台灣自然風土,並從創作與論述兩方面投入台灣美術的本土化運動,致力發掘並捍衛台灣藝術主體性。國美館館長林志明也表示,林惺嶽筆下的自然風土,一向具有豐饒且渾厚的生命氣象,此展深刻呈現了藝術家畢生對「自然」這主題所傾注的潛心觀察與詮釋演繹,以一種專屬於個人的特殊視角,反映台灣的在地真實與人文脈動。
重生之旅 向余光中致敬
台灣神木的風雲歲月(Glory of the God Tree Forest),2012,油彩/畫布,334x654cm。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1974年初,林惺嶽在情緒非常低落,自覺了無生趣的情況下,在台北西門町巧遇詩人余光中伉儷,在他們夫婦倆人溫暖話語的撫慰下,心境豁然開朗,宛如重生。數日後,林惺嶽帶著自己創作的一幅小品贈與余氏夫婦,感謝倆人在他對生命失去希望時,重燃自己對生命的熱情。此次特別情商范我存女士(余師母)讓這件未曾公開展出的作品於本展展出,並為其命名為《生命》。籌展期間,忽聞詩人余光中90高齡逝於高雄,與余光中私交甚篤的林惺嶽語帶不捨的表示,要將這個展覽獻給老友余光中。一位詩人、一位藝術家,分別在藝術、史學、文學上著作等身,共同經歷了戰後台灣的社會變遷、民主歷程及政黨輪替。兩人擁有不同的身分背景,不同的政治理念,各自在文學、藝術裡引發論戰,卻在文學與藝術裡惺惺相惜。他們以個人的才情,譯寫生命的轉折及逆境風華,惟觀中展現他們對家國社會的深情大愛。
———————————————————————————————————
藝術家簡介
林惺嶽1939年出生於台中,父母早逝促成林惺嶽早熟的性格,也較他人孤獨易感。林惺嶽老師曾言他人生面對孤獨的三個境界:被迫孤獨,接受孤獨,享受孤獨!因為孤獨,才能靜靜享有大自然奇幻的光影;因為孤獨,在本土論戰的路途上,即便孤單也始終懷抱「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傻勁踽踽而行。
早年受楊啟東先生的啟蒙,開始風景寫生,1961年進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接受完整學院訓練,1975至78年赴西班牙遊學,進一步浸淫於西方古典繪畫與建築中,同時在親炙獨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過世後的民主化過程以及澎湃民情,開啟了其對「本土關懷」的思考。1982年林惺嶽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將所見所感帶入繪畫,以其編導式構圖,建構心中對台灣桃花源的想像,開創如魔幻般的創作風格。五十餘年的創作歷程中,「自然」始終是林惺嶽鍾愛的繪畫主題,由此映射個人對社會、政治、文化……的思辨。
一條清水溪的故事
一條清水溪的故事(The Story of Qingshui River),2018,油彩、/畫布,320x1773cm,長達約18米大尺幅的作品〈一條清水溪的故事〉,彙編了林老師長期佈局的台灣溪流與山石全集。渾然天成的岩石及自然景觀成為林老師這次創作的主要基調。圖/高雄美術館提供這次展出長達約18米大尺幅的作品《一條清水溪的故事》,是林老師最新力作,彙編了林老師長期佈局的台灣溪流與山石全集。這條源於中央山脈能高南山與知亞干山的清水溪,沿途有曲流、深潭、飛瀑等多樣的峽谷地形,因為是大理石組成的河床,清水溪溪水翠綠透明,渾然天成的岩石及自然景觀成為林老師這次創作的主要基調。
*本展覽感謝林惺嶽老師、林炎輝先生、范我存女士、黃顯陽先生、張文能先生、蔡裕孔先生、蔡詩萍先生、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台灣英文雜誌社的慷慨借展,本展覽才得以順利圓滿。
南國芭蕉王(The King of Formosan Plantains),2015,油彩/畫布。圖/高雄美術館提供
展覽名稱:《林惺嶽:大自然奇幻的光影》
展覽時間:107年11月3日至108年2月10日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03、301展覽室
REACTIONS
11
12
1
2
1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專刊 今起全通路正式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特展現代藝術「島嶼溯遊『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首站國美館將於626結束 第二站彰化縣立美術館接棒、終站高雄市立美術館
2022-06-22|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