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8|撰文者:王士源
「藝術家的作品從進入市場到被收藏家典藏,需要有許多認證。」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老師楊北辰表示,年輕藝術家剛畢業時知名度不夠,需要逐年累積認證點數,用「認證」向藏家證明自己的實力。
藝術這個行業,沒有國家考試,所謂「認證」指得並不是考取證照,而是累積能證明藝術實力的「指標」。這些「指標」可以是參加比賽得獎、就讀研究所、到國外留學或是參加重要聯展的經歷。
種種「認證」,對學生與剛畢業的年輕藝術家而言,「參加聯展」與「比賽得獎」其實是最有效用的。楊北辰解釋道,在許多藝術專業人士眼中,學歷高低,與藝術水準優劣間,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比賽得獎則不同,參加比賽勝出不僅代表作品優於其他參賽者,更表示藝術專業受到評審肯定。
楊北辰表示,站在畫廊與收藏家的角度而言,剛畢業的學生一幅油畫假使 1號1000元,常見的30號(91.0*72.5cm)畫作,也得要價3萬元。這3萬元,藏家大可購買號數較小,但由知名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如果藏家要購買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也會挑選得過獎項,或是參加許多重要聯展的藝術家。
放在市場的比較天平下,學生便必須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藝術品,能說服藏家收藏。「學生當然會知道要參加比賽,也知道作品將經歷重重考驗」但是楊北辰認為,學生常常會忽略取得「認證」的概念,甚至去排斥參加比賽。
楊北辰說明,部分有才華的學生,他們會排斥學校說「一定要參加系展」、「一定要參加比賽」;常有誤解認為,參加比賽得獎是在幫老師衝「教學業績」讓老師的教學成果比較漂亮,「好像得了獎,老師很有面子」。楊北辰表示,老師們大可不必做這種建議,而是希望學生能趁早累積「認證點數」,好讓畢業後的業界生涯走得順遂些。
REFERENCE
影音專題:準備好了 就跳進社會攪和吧
藝術高教:藝術科系的另一條路
葉俊顯:想當藝術家?供需有落差
黃建宏:做二次學習 刺激產業發展
李足新:設限?念美術有無限可能
劉錫權:創作精通了 跨行不困難
楊北辰:在所學裡 找出有力的武器
吳岱融:進社會攪和 努力認清自己
影音專題:闖蕩藝壇 先學會幾招心法
藝術高教:畢業後的第一哩路
黃海鳴:大藝術家 不會被領域框住
陳擎耀:想見世面 國外駐村收穫多
葉俊顯:想當藝術家 不可能有捷徑
李足新:跨校辦畢展 突破媒合僵局
楊北辰:大學畢業後 還得奮鬥20年
黃海鳴:找幾個戰友 維繫創作熱情
楊北辰:江湖一點訣 找機會被栽培
影音專題:要畢業 問題一籮筐
藝術高教:邁向業界的最後一哩路
李足新:要走出校園 體驗業界標準
陳擎耀:要做藝術家 就不要「哀」
葉俊顯:沒管好錢 藝術生涯走不長
楊北辰:比賽得獎 早點累積認證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藝博會采泥藝術☓2020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Booth H01:霍剛、李光裕、陸先銘、楊北辰、宋曉明│公共藝術PA3:蔡志松
2020-10-22|撰文者:采泥藝術223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