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撰文者:陳芊宇
「藝術是個謊言,卻是個說真話的謊言。」──畢卡索(Pablo Ruizy Picasso)
在畢卡索作品中有許多變形的人臉和不規則的形狀,呈現了不存在的不真實樣貌,但是在被破壞的結構中,卻呈現了不同外在看到的真實內心。
畢卡索1881年10月25日生於西班牙南部馬拉加,終其一生致力於藝術創作,被稱作20世紀最優秀的天才藝術家。他的作品風格大致分為:早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派時期、晚期。造成這些風格的差異來自於他對生活的不同體悟與感觸,像是與朋友的生離死別、談戀愛、接觸非洲的雕塑帶來的刺激,和經歷世界大戰等。
畢卡索《年老的吉他演奏者》。圖/取自Wikiart。
這幅《年老的吉他演奏者》(The Old Guitarist)創作於 1903年 ,畫中老人彎曲著腰,身著破碎的衣裳,眼神空洞。這是畢卡索的藍色時期,主要受好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自殺的影響,這個時期主題以妓女、乞丐、失明等為題材,畫面多呈現灰藍的色調。
畢卡索《拿著菸斗的男孩》。圖/取自Wikiart。
畢卡索24歲的時候(1905年)創作的一幅作品《拿著菸斗的男孩》(Boy with a Pipe),當時他住在法國巴黎,當地有很多小丑和雜技演員等等,也是他在玫瑰時期主要的創作主題。畢卡索《亞維農的少女》。圖/取自Wikiart。
在非洲時期,他著名的作品之一《亞維農的少女》(The girls of Avignon)是他在1907年描繪西班牙妓院中的5位少女。畫面不講究透視,而是呈現半抽象;結合非洲面具,展現出一種野性的力量。
努力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風格,他還在持續變化以及創新,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尖端,不自我拘束,他帶領著藝術的風格變遷,和朋友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一起創立了立體派。晚期的時候,還玩了當時非常前衛的光筆繪畫(light painting)。
1949年的時候,LIFE magzine的攝影師約翰.米里 (Gjon Mili)到法國南部探訪畢卡索,並且展示自己一系列的攝影作品──溜冰選手,在黑暗的空間拍攝,並且在溜冰選手的鞋子上裝置燈。於是畢卡索也想到了新奇的點子,用光筆在黑暗的空間中作畫。他睜大他的雙眼,彷彿對新穎的事物抱著極大的好奇心,配合著快速流動的光筆線條,一筆成型的圖畫在照片中顯現出來。掌握新時代的媒材,他也得心應手。
畢卡索的父親是一位繪畫老師,從小便極力培養他的繪畫才能。畢卡索的寫實功力很快達到很高的境界,十三歲的時候,父親看了他的作品,明白兒子已經超越自己,便不再提筆畫畫。
畢卡索畫得快也學得快,早期,有很多模仿賽尚、高更等畫家的作品,可見他不避諱模仿,並透過模仿的過程吸收、變換出獨有的創作風格。他甚至說:「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我們從來不覺得偷別人的點子有什麼好可恥的」。
在這幅靜物中,帶了點塞尚的風格。畢卡索如此表示:「塞尚是我唯一的導師!我花了許多年研究他,塞尚就好像是我們大家的父親」。
「我曾經像拉斐爾那樣作畫,但是我卻花費了終身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畢卡索說。並不是兒童的畫才是藝術,而是追求不受塵世干擾,用純淨的赤子之心來表達自己心中認定的美;重要的是,作品的好壞也絕對不是由別人判斷。畢卡索堅定自己的信仰並且持續的創作,使他創造出的作品極具特色也廣為流傳。
Pablo Ruizy Picasso (b)1881.10.25 ~(d)1973.04.08
REFERENCE
REACTIONS
3
0
2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