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于傳騏1961年出生於台灣,自幼跟隨父親導讀古文研書法,並曾經受教於李大木、曾紹杰及史紫忱等人,研究金石書法,臨摹古帖名碑之神韻。在台北文化大學求學階段,更接受江兆申、吳學讓、黃磊生、歐豪年等水墨名家薰陶,同時在旅居法國八年的時間,也受到了西方藝術的影響,因此其藝術表現是兼具傳統與多元的。
于傳騏,春興入懷,彩墨,2017。圖/ 華瀛藝術中心提供
如其《春興入懷》,作品在構圖上以河川為界,透過色彩上面的暈染,以及筆觸上的堆疊,明顯地將作品為前景與近景,讓觀者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畫作的意境,並讓人有置身其中之感,完整的表現了中國繪畫的氣韻,人與自然相互交融之意。
于傳騏,金秋家日,彩墨,2017。圖/ 華瀛藝術中心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于氏作品雖然是根基於水墨山水傳統的基礎上,但卻透過繽紛色彩的運用及顏料上的延展、交疊,讓觀者可以更明顯的感受到了畫中山水的擺動以及流動。因此,當觀者佇足於畫作之前,停留越久,越會感受到山中雲霧的多變性,甚至會覺得山中的清風徐徐吹來,四處之間皆藏有生命力。而這樣兼具東方的婉轉柔美與西方的配景富麗的藝術表現,充分體現了于氏所強調的「性靈山水」,突破傳統水墨畫的情感表現。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