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觀眾成為展覽的共同演出者? 專訪北美館「社交場」策展人蕭淑文

社交場蕭淑文

2017-08-08|撰文者:陳乃慈

今年夏天,臺北市立美術館推出精彩展覽「社交場」(Arena),參照現場藝術(Live Art,或譯作臨場藝術)的概念,以靜態展示、劇場、舞蹈、影像、參與式計畫等豐富的形式打開觀眾的感知,並呼應台北世大運的揭幕,與韓國光州美術館進行靜態的展覽交流。
觀眾的反應也十分踴躍,在各區域排隊等候、拍照留念,假如你曾逛過這檔展覽,是否發現到,除了豐富的展演,觀眾參與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了呢?非池中專訪策展人蕭淑文,分享她的策展理念,以及新型態的展示為美術館、觀眾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社交場」策展人蕭淑文。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社交場」將真實世界的構成納入美術館
蕭淑文:
我在策劃「社交場」時,並不是去強調互動和參與,而是思考現在、未來的展覽究竟能做到什麼?整檔展覽的能不能把真實世界的構成納進來?
早期所謂的「互動性作品」非常強調參與性,現在的作品則思考如何把觀眾含納進來,參與真實世界的建構。我覺得這是不太一樣的狀態,即「如何用展覽反映社會或是藝術性的議題」,於是藝術家會去設計一套做法,讓觀眾不知不覺參與到作品裡頭。
明日和合製作所《等待果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王德瑜《No.90》,左:觀眾進入作品體驗空間;右:在外頭領取號碼牌的觀眾。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譬如明日和合製作所的作品《等待果陀》,讓觀眾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成為作品共同的演員;觀眾在等候進入王德瑜的作品《No.90》時,也不了解裡頭的人在做什麼,而是去進行想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在等待,在購買演唱會門票時排隊等待、在醫院裡領取號碼牌,等待叫號…有時我們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有時則不了解為何要等待,這兩件作品都在反映真實世界的狀態。
「社交場」為什麼會有活演出(Live Exhibition),或者何者被展示?以往被展示的是成品,但現在展示的可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譬如河床劇團直接邀請觀眾成為藝術品。目前為止,幾乎沒看到觀眾不去換戲服、或是不拿道具的。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當你換上戲服後,好像換了一個身分,台上的人扮演有趣的角色,台下的人在拍照,甚至會有一群人圍在台下,就像在看一齣戲,他們在同一時間成為作品共同的作者。
河床劇團《當我們同在一起》。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現場影音報導「社交場」現場直擊

社交場蕭淑文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