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4|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清末民初幾乎是近代中國美術史所面對國家最混亂、最內憂外患的年代,中國傳統繪畫也面臨是否需要革新、是否該接受西方繪畫的影響等關鍵問題,但也因此出現了多位經典大師,做出不同面向的繪畫改革甚至中西合璧,奠定了往後現代中國美術史的發展基礎。本系列以清末民初美術史的角度依序探討: (1)齊白石、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等人如何以中國傳統繪畫為基礎做出各方面的革新;(2)徐悲鴻、陳澄波、廖繼春等人如何引進西方古典學院派、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等畫法來呈現本土的情感;(3)傅抱石、李可染如何以新的技法延續傳統國畫、以具現代感的光線與色彩將國畫推進;(4)而常玉又如何以最純粹真摯的自我渾然天成地完成了中西方繪畫的融合。
系列專題>近現代經典大師的繪畫改革與中西合璧
資料來源: 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清末民初繪畫大師在中西合壁概念上的相對位置與價格趨勢
本文亦進一步以類似光譜的形式定位上述經典大師在中西合壁概念上的相對位置,並輔以近年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差異,以說明市場價格的趨勢以及未來的投資價值。
如果我們以橫軸概略地代表中西方繪畫風格的偏向,縱軸則呈現最近期的拍賣成交平均價格,或許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收藏趨勢。
資料來源: 雅昌2017年統計數字; 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由此類似橫向光譜的形式,我們除了試圖定位上述近現代經典大師在中西合壁概念上的相對位置,配合近年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差異,可以約略看出下列趨勢:
(1) 常玉的作品實至名歸: 常玉的每平方尺單價遠高於其他畫家,除了可能確實反映了常玉作品的藝術價值之外,常玉的作品總數量相對極少(油畫創作估計僅有300幅左右),常玉其中一部分最好的作品還被收藏在台灣歷史博物館等不會釋出原作到市場的機構,所以市場流通量極少,對藏家來說過於稀有而供不應求也是高單價的可能原因;
(2) 部分國畫價格仍被低估: 總體來說偏向國畫風格的單價還是蠻明顯地低於偏西畫風格的單價,我們相信齊白石以及「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等偏向傳統國畫風格的作品拍賣價格仍是被相對低估的,換句話說,這些國畫大師的作品相對於西畫價格可能還有更高的成長空間;
(3) 中西合璧將成趨勢: 若以繪畫技法中西合璧的程度來看,一定程度中西合璧的畫家作品似乎確實更受到市場的欽睞與追捧,如今網路資訊與各種媒材如此發達的年代,或許未來好的藝術創作會逐漸不分媒材、不分中西,而是以極其自我的風格與文化特色作為核心。
另外,如果我們將縱軸改成拍賣成交總金額,則又呈現出不同意義。
資料來源: 雅昌2016年統計數字; 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從個別畫家2016全年的拍賣成交總金額,我們又可以看出一些趨勢:
(1) 越來越多人發現國畫的收藏價值: 國畫風格的作品每平方尺單價雖然偏低,然而近年的拍賣總成交金額卻表現不俗,以市場活絡的程度來說甚至明顯優於西畫風格的作品,尤其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等看來都是藏家非常積極投資或收藏的作品,就像股市有所謂「量先價行」,最精明的藏家通常都能比較快狠準地抓到畫作的拍賣價格趨勢,或許這些交易量大、成交金額突出的大師作品,其投資潛力在未來幾年可能較快反應在拍賣價格上;
(2) 傅抱石與李可染價量均衡: 相對來說,傅抱石與李可染的作品在拍賣市場的成交單價與成交金額都表現相對均衡,比較像股市裡成交價量均衡的績優股,一直受到中高端藏家的穩定欽睞;
(3) 溥心畬、黃君璧的投資價值仍待發掘: 我們可以看到「渡海三家」當中張大千的成交單價與總金額都表現不凡,然而另兩位溥心畬與黃君璧的作品近年來無論是成交單價或總金額來看似乎都還沒反應其該有的價值,拉長時間來看,或許溥心畬與黃君璧的拍賣價格在未來可能潛藏更大的成長空間。
報導完整版連結
常玉圖片來源/購買連結:2017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藝術微噴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1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的過去與現在 - 臺灣近現代藝術史的發展【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18|撰文者: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3238